文|王小东
“手续”,陕西渭南地区老百姓常讲的土话,属当地方言,指父母帮助儿女顺利度过成婚、安家等人生大事,做完了就会说“手续”了了,相反就说“手续”未了。
立冬那天,因加班回到家已是深夜,这时感到饥肠辘辘,打开冰箱,里面空空如也,于是就点开外卖软件,软件上大多商铺打了烊,仅有卖夜宵可以送外卖,为填饱肚子,就随便点了份便饭。半小时后,突然有人敲门,心里犯起了嘀咕,开门后看到外卖员,才意识到竟把点外卖忘得一干二净。当我接过东西时,我看到这个外卖员满头白发,和平日的外卖小哥相差甚远。他说这是今天最后一单,如果我刚不点的话他就回家了,听后我连声道谢,交谈中觉得他是个老实人,自己在家吃饭也无聊,于是邀他来家来我家歇歇脚。
递了杯热水,我看到他满头白发,粗糙的皮肤黑的发亮,脖子上的皮肤松弛褶皱,或长或短的胡茬灵星布满了下颌,我猜他年龄已过花甲。于是,我打趣的说“您这年纪咋还这么拼?”听后他低沉地笑了,伸出五个手指,说“今年才这个数,69年,属鸡”。听后我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致歉,他倒豁达,说没事,农村人没这么多讲究。喝了一口水,他突然感慨的说“手续没完呢,没给娃买房也没帮娃成家,不敢歇啊”。
“手续”?在农村老家时,从小到大就从长辈那里听到这个词汇,过了五十岁,他们除了关注身体外,聚在一起,交流最多的就是儿女,那些已帮儿女成了家、立了业甚至诞下第三代的人,其他没完成的,往往会在羡慕中带些感慨,临了会说一上句“你手续了了”。这个“手续”似乎已融入到为人父母的血液里,甚至说成了他们的“使命”。
这位外卖大叔是陕西渭北的农民,小时发高烧导致走路时腿脚有些不便,落下残疾,平日在家种地搞养殖,农闲时就来到城里打零工。他讲他是“鸡”命,一辈子不停地刨,努力攒钱只为孩子买房时出点力,成婚时添把火,“手续”已占据了他的全部,“手续”啥时能完,心气啥时才能顺。
饭快吃完时,外卖大叔也将结束一天奔忙准备回家,临行时,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叔,您也是个残疾人,这么拼命为孩子,那谁为你呢?”。
再过上几年就能领“工资”了,他令人意外的说了这一句。
“工资”?农民现在也有工资吗。
他说,精准扶贫第一年,家里就被识别为“贫困户”,纳入了低保统筹,家人免交合疗和大病保险费用,县上为他重新鉴定了伤残,发了残疾证,每月可领伤残补助,村上每年都为他家代缴养老金,60岁后,他就能领养老补助了,这几年治腿病报销比率大,几乎没花什么钱……这些事掰十个手指头都说不完。喝了口热水,他接着说,国家帮他度过生病、住院、孩子上学这些最难熬的光景,这几年他也不敢闲着,种地,种中药,养羊,打短工,做外卖员,就在去年八月,家里摘了贫困户的帽子,帽子一摘,他就开始筹划自己心中的“手续”了。
送他出门时,看到他一高一低的背影,电梯关闭那刻,我又想起刚才和他的对话。顿时,我番悟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站在国家角度,他是国家的“手续”, 站在他的角度,孩子是他的“手续”,为何他能全身心奔跑在实现“手续”梦的路上,因为国家已了了对他的“手续”。
原来,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