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的价值观,孩子要么接受,要么否认,很少保持中立。这一点我深感认同。
<对于人情世故>
父母都认为亲戚之间应该互相帮忙,你的事、我的事、大家的事都是一体的,各种掺杂和算不清。同时我们自己家里的事情也老是去找别人商量,要所有人都觉得好、认可才行。我长大之后最烦这种人情往来。我觉得每个人都只能顾好自己的事情;同时每个人也都只能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每当妈妈要我帮忙留意亲戚家小孩的工作、对象等等,我就很不乐意,直截了当跟妈妈说:你要是答应帮他们找工作,那你就去找;我不会去帮忙,我也办不到。
<父母>
我的爸爸妈妈对我和弟弟尽心尽力;为了我们两个人几乎可以牺牲一切。他们长年累月辛苦工作,不愿意享受。他们认为,既然生了孩子,就应该尽一切努力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两个农民+工人,培养出了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
我做妈妈之后也有这种想法,认为应该把最好的都给孩子,也正是这种价值观让我慢慢意识到妈妈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比任何物质、环境都重要。这才走上自我探索与突破的历程。
<男人、女人>
父母对男女分工的认识都很一致:他们认为男人应该有担当、敢承担,苦活累活都应该男人来干;而女人应该操持家务、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所以家里重活累活基本都是爸爸承担;而所有的家务活也都是妈妈一手包办。成年后经常听到妈妈一边抱怨说爸爸"有时间了也不帮忙洗个碗,收拾一下家里",一边又不自觉的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
我认同男人应该承担苦活累活,但不认同家务应该有女人承担。老公成长环境宽松且优越,才不来做什么苦活累活呢。一开始会经常抱怨老公没担当、不肯吃苦。后来慢慢接受了现实,所以现在家庭的情况是我跟老公两个人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也一起做家务。这样也挺好。
<金钱>
父母对金钱的概念是极度匮乏的。钱来的很不容易,用完了就没啦,得省着点花。有钱生活就幸福,没钱就不幸福。花钱是罪恶的,节约是美德。
到现在为止这些价值观仍旧在很大一部分影响着我。
我购物时会在心里衡量:这个划算么?需要买吗?这个钱有必要花吗?
有时候去外地上很贵的课程时,下决心很难。我尚未有“赚钱可以很轻松”的经历,有觉察就会慢慢改变吧。
<性>
这一点父母都是非常隐晦的,从来没有公开谈及。我读研时偶尔一次妈妈很隐晦地提醒我:你知道对女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么?
我也一度不好意思、不敢谈论性,以前会被老公“嫌弃”。有了孩子之后跟孩子一起读绘本《小鸡鸡的故事》都会觉得不自在。
意识到这些之后会自己主动调整心态,慢慢改变这些不必要的精神行李箱。
放下那些条条框框,会发现有更大的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