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先生久矣。
最早读鲁迅先生,大概是小学时候读他的《少年闰土》,心里刻下了那个手拿钢叉,刺向猹的少年形象。记得还学过一篇关于他在课桌上刻“早”字,激励自己不迟到的故事,于是效而仿之,在学校的课桌上刻下“勤奋”,挨了老师一顿骂。
然后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一路读去,先后阅读了先生的好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和所有的中学生一样,我只感觉先生的文章真是难懂,让人费尽心思也难以详猜。总感觉这老头说话怪怪的,阴阳怪气不说,还是一个极端的好战分子,不管是谁都要骂,都敢骂。梁实秋,林语堂,胡适,这些文人他是骂过的,就连当时的教育部长,大学校长也敢骂,拿着自己的饭碗开玩笑,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
我也曾年轻气盛,附和别人的言论,说先生如同疯狗,胡乱咬人。现在想来,当真是年少无知,出言无状,深感惭愧而自责!
真正读懂鲁迅先生,是我走上工作岗位,从事语文教学,在一遍遍研读课文,一遍遍解读课文的过程中。
鲁迅先生,不是没有温情没有大爱的人。
他关心人力车夫,关心售票员,关心青年作家,关心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闰土,长妈妈,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等人的悲欢离合,用冷峻的文字表现出来,把他们无法言说的痛苦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作家,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悲悯情怀的具体表现。比起那些只会为社会涂脂抹粉,为政治歌功颂德,为自己无病呻吟的所谓作家们,先生绝对当得起“民族魂”这个赞誉!
因为有大爱,才会有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恨。
先生目光如炬,洞若观火,对我们民族的劣根性深以为恨,所以他才会毅然弃医从文,用文艺这种艺术形式,向那个黑暗的时代发起猛攻,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总是无情地刺向敌人的要害,赤裸裸地揭开文明下的野蛮,温情下的残忍,深刻剖析我们民族文化深处的痼疾,为我们民族发展开出一剂良方,为民族的进步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才是鲁迅先生对中华民族的无疆大爱!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八十二年了,而他的不屈不挠,无所畏惧,义无反顾的精神,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每个人,特别是从事文艺工作的人,要担当起历史使命,以一个作家的良知,去关注生活中最需要关心的那些人,去关心民族的发展和复兴。
读懂鲁迅先生,犹未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