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错配,长期融资切割成短期融资。当信用宽松,经济环境向好,这叫金融创新;经济下行,这就是风险的黑洞。
很多企业破产倒闭,和早期期限错配盲目扩张不无关系。
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存在期限错配:
融资端:
1、融资成本更低。期限短,风险小,因此融资成本更低,长期拆成短期,如果能够持续获得融资,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短期资金更容易获批。期限短,银行审批权限下放,分支行有业绩冲动,因此往往一拍即合。
银行端:
1、冲规模。银行秉持“得规模者得天下”,短期绩效压力迫使银行放款。
2、短期贷款风险相对可控。理解短期贷款银行主动性较强,但是实际上做扎实投后管理的金融机构凤毛菱角,只是想当然。
如果经济环境向好,企业投资资产能够增值并且产生现金流来覆盖融资的本息,皆大欢喜。但是一旦宏观环境向下,一切都将推倒重来,像不像之前美国次贷危机的起源。
一旦信用紧缩,银行锁紧银根,经济环境恶化,问题接踵而来。
企业端:
1、现金流难以覆盖。消费端疲软,拖累上游产业链条,现金流不及预期,资产价格下降。
2、资金链条断裂。后续由于银行的各种问题导致下次借款难以获得审批,资金链条断裂。
银行端:
1、监管力度加强。 之前短期贷款通过各种擦边球的结构设计输血到房地产公司,后续政策收紧,难以为继,包括审批权限上收及不良贷款集中爆发,导致银行审批收紧。
2、银根收紧,无款可放。虽然流动性貌似充裕但是能够流下去的钱还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