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篇着重讲了父母的自我修养,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和孩子品格能力的培养。这一章则重点讲到了学习。
人存在于社会,必然要遵守社会的规则,而学习也是社会的规则之一,如何兼顾呢?
其实完全不冲突!首先得了解学习的定义,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家长把学习定义在狭义的学校学习,那么,就会纠结于分数;而如果家长把学习定义为广义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将格局放宽,孩子终将因学习习惯的养成而获益良多!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先培养八素养:兴趣优先于学习结果;负责任的精神优先于完成作业;提高能力,承担后果,诚实做人优先于完成作业;责任明确优先于学习,自信优先于学习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优先于技能。
这里面有几点非常重要,比如说,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做任何决定都要自己承担后果,并且自己想办法解决。之所以这里讲了很多关于作业的,可能也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作业重视过度的原因吧!当然,这里也讲了很多关于吕卓颖的事例,效果很好。
接着又讲了用新角度看学习,这里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新角度哦,有时候,换个角度,真的会耳目一新:布置作业须因材施教;解决问题才是真本事;认真不是只图形式;最刻苦不代表最有效率;学作业不等同于学习;困难是免费的锻炼和考验;分数不是评优的唯一标准;假期真正该做的“作业”。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学习,也是缓解家长紧张情绪的良药。
建立热爱学习的观念:你能一心两用;你能又快又好;你心灵手巧;不会的题你能自动会;谁说你不喜欢语文;这不是马虎,你认真,细心;你考的很好,还能更好;你什么条件下都能学好。看标题就好像是变着法的夸。可别小看夸,你想孩子哪里好,就在哪里发现成长夸,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自然劲就往好的地方使,不信,你就试试看!
学习语文的科学方式,这里讲了两种学习方法:诵读经典文章和配乐学习。经典诵读,现在很多家长都开始重视了,毕竟据说将来的高考改革是趋向于语文提分的,而经典,又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即使不为了考试,作为中国人,多知道一些也是有利无弊的。这里讲到的配乐学习,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方法了,只是可能关注的家长不是很多,但左右脑同时使用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也是事半功倍的!反正我和我家女儿都有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其他事情的习惯,以前也不确定是否合适,现在有科学佐证,用的就更安心了。
除去一些积极因素,当然也会有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比如说学习者的不同风格;学习知识的步骤;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同的孩子拥有不同的学习模式,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的是视觉性,有的是听觉型,有的是动觉型,不同的类型,对授课者传授知识时的授课方式吸收知识量也不同。
最后重点讲了如何陪伴孩子学习。
有效陪伴,并不是要替孩子做什么,而是在陪伴的时候给孩子信心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付出努力后的收获。激发孩子把全部能量,潜能发挥出来,就是最好的成绩,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是当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