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还是挺萌的,别打死它了哦。
很少留意些无用的消息,但数字时代,休息时总能不经意间浏览到一些,这其中有些励志的话,虽然是空泛笼统的大道理,但配着漂亮的图片,看来倒也能让人心情愉悦几分。觉得,这个世界上,人们至少还是趋向于追逐美好。
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你读你的励志书,我看我的毁志书》,标题惊悚,点开来看,却觉得作者的观点有点儿有失偏颇,他写到:
励志的话语“迂腐、肤浅、无趣、更没用,为对抗之,我推出每日毁志寄语,专发各种不那么励志的大实话。”
自己不喜欢不看不要紧,但要否定一件事物的存在价值,甚至用力去“创造”反面诋毁之,就有点儿让我觉得不舒服,总想说点什么。
尤其是看到那篇文章中引用我很喜欢的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现实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 ,还把《悲惨世界》等一些著作归类到他推崇的毁志书里。
就更加忍不住了:你将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曲解为 不要相信美好的向往,残酷才是让生活清醒生活的本质。还向大众宣传赚取喝彩,罗曼罗兰知道吗?
罗曼罗兰明明说的是认清现实真相仍然热爱,你倒是认清了,但你热爱了吗。
明明是一句鼓励人在低谷中保持热爱生活的勇气的励志的话,却被那篇文章归类到你推崇的“毁志寄语”范畴中,罗曼罗兰不是很冤枉吗?
更冤枉的是,上万点击率,六七百评论,很少有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的读者,大多数是纷纷叫好,说对啊对啊鸡汤去死成功学去死,甚至还有叫嚣着要简书驱逐励志作者的话语。
这情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整个世界黑白颠倒了一般,你可以审美疲劳而不喜欢,但你这样一篇文章,群众中那些没有理智但自以为是看清了现实的智者,也纷纷跟着挥舞旗帜呐喊着驱逐成功和励志,假如有一天,人们不追逐成功和励志了,不说些美好的道理了,全是厚黑学和利益技巧,那样的世界会更美好吗?
你说的对啊,生活中是有很多励志故事的相反面,这个世界是有很多灰暗的地方,也有很多陈词滥调的鸡汤文让我反感,甚至觉得拉低了简书的品味。
但没关系啊,因为它们的存在至少是好的,对于低谷的人们,对于那些没有时间阅读大部头的书籍的人们,对于那些陷在绝望中难以自拔的人们,能给他们一点慰藉和暖心,也就是最大的价值和善意,也是这个偌大的世界对遥远陌生的人一点温柔。
相反,反心灵鸡汤的运动,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给人的价值呢?
知乎上有那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丑小鸭这种强调出身至上的黑色童话仍然有人喜欢,仍然在和孩子讲?”
让你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如果以反励志的论调,无非会说:“是啊是啊!没毛病啊!丑小鸭这种励志的童话就是彻彻底底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就是它根本不需要努力就能因为出身变成天鹅!”
但是,自以为是的大人们啊,孩子可比你们单纯多了,他们知道,这个故事不是告诉我们怎样变成天鹅,而是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不要因为自己不被周围理解而感到绝望,不要因为被排斥而感孤单。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孩子因为丑小鸭的童话而获得勇气和力量,这就是励志的意义。
有些人换一个解释,把原本晶莹透亮的东西给抹黑,那悲哀也是他自己,认知心理学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能影响你,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伤心、快乐或难过,除非你给它赋予你所认知的意义。
现在还觉得他们迂腐、肤浅、无趣,又没用吗?
我啊,每个阶段都在读不同的书,但读的越多,越感到自己无知,意识到一个道理:“大道至简,但知易行难。”
简单的道理幼儿园时老师和家长就会和我们说了,要懂礼貌,要善良,要努力,要认真,要乐观……可是我们朝周围看看,多少大人还不懂得这些。
所以我们还在学习,还在阅读,还在经历,有时还需要有人安慰,如果没有人能帮我们,那励志书中那些字,关于未来满满的阳光和向往就是排忧的慰藉。
有的书能将朴实的道理深入到骨髓,让人潜移默化又深入的吸收,比如《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那些经典书籍。
有的书会将朴实的道理放入更生动的故事,细细咀嚼,我们能品味人生百态,能感悟良多,比如金庸的武侠。
有的书会科学细致的分析,理性的探究,做实验,花上几十年雕琢,得出结论,比如说《刻意练习》。
有的作者由于暂时没有写长篇和做研究的才华,但又有不一样的生活或成功经验,于是他们写励志的故事或成功的分享。
而有的读者呢,只看短短的鸡汤,一次还好,看多了厌烦了,觉得自己没有改变,就怨恨起它来。
何必呢?
孙少平白天做煤矿工人辛苦劳动,晚上在微弱的煤灯下努力看书,让自己成为精神上的巨人;郭靖愚钝,但有仁义之心,且艰苦耐劳,又有一定机遇,最终成为侠之大者;一对夫妇拿三个女儿做实验,通过刻意练习将三人都培养成世界顶尖的棋手;一个普通人努力然后成功……
这些故事都可以算励志故事,也都有其局限,但那又怎样呢。
我可以为孙少平而感动,学习他的穷且益坚。
我可以被郭靖感动,学习他的坚毅不拔。
我可以为那对夫妇感动,也对自己的生活刻意练习,并对未来满怀憧憬。
我也可以被那个普通人感动,觉得自己的渺小也有机会成为不朽的栋梁。
谁说看这些是为了成功?
若把励志书和彩票划等号,还说:这都是利用人们对于概率学的无知提供渺茫和虚假的希望。
那岂不是有点儿过分吗?打趣一点的说:其实说这话的人倒更像是对于概率和现实知之甚少吧:因为卡耐基这种成功学大师,早就成功得发紫发红,而现在写自己成功和励志故事和方法的那些普通人,也过得比大部分人好,比如说,简书的彭小六?笑。
更直白一点的说,我们这一代人谁没看过成功学和励志书,谁不知道几条励志语录?
只是有的人现在还年轻,还没到被社会定义为成功的时候,有的人足以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了,却又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励志书或成功学之流。确实也是,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宝贵的因素,所以给我们的印象就真是没几个看励志书的成功了吧。
最后,虽然为励志书成功学说了这么多好话,但并非鼓励大家去广泛阅读浅浅的励志书和文章,虽然我赞同开卷有益,即便是短短的励志故事,但我更欣赏刚才所说如金庸,《平凡的世界》那些书,也希望励志作者们能博采众长,逐一而专写出更了不起的作品吧。
所以啊,多读书吧,读读别的书,看看那些道理在不一样的文字中是什么样子,你会对这个世界更加包容,温柔一点,少点打打杀杀的戾气,世界多么美好。
另外,对那篇文章的作者说声抱歉,其实我不是怼你喔,我和你一样,现在把励志书放我面前都不怎么翻的,我也赞同重点是行动和实践。只是呀,我觉得不该把它们打死,那样太残忍了,其实它们还是很萌的,不是吗?
这个世界萌的可爱的事物,存在着就存在着嘛,没什么用也没关系啊,反正有人喜欢嘛,我们看厌了,就看看别的嘛,说不定有一天回过头,结合情境,它对你我又变得美丽而有意义了呢。
满怀希望是一件多好的事啊,虽然我现在准备考研累的不得了,但一时冲动写篇文章也挺酣畅淋漓的嘛,笑一笑,学一学,写一写,努力着,也惬意着,对未来不恐慌,也不担心失败,将做的事变成喜欢的事。
这才是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