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汉书.耿弇传》。
这个典故讲的是耿弇将军志向之大:提出请求攻打豪强张步以平定山东一带,刚开始汉光武帝刘秀很是担心志向太大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计划,在战斗中耿弇将军的大腿被箭射中,他忍受着痛苦坚持战斗,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场战斗的胜利归功于耿弇将军的远大志向和不懈的努力。同时也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赞扬:有志者事竟成。
毛泽东曾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
在毛泽东8岁的时候开始上学,但是由于私塾里的教书先生并不将书本里的内容详尽解读,而是一味的强调死记硬背,在这样的条件下真正的学习是很困难的。因为私塾里所教的书本内容非常枯燥乏味所以毛泽东拿起了《说唐》《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但是这样的行为丝毫没有影响他在私塾里的成绩,反而深受教书先生的器重。
毛泽东酷爱学习,每次帮父亲记完账之后就躲在屋里读书,导致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认为这样的学习并无助于未来继承和发展家业也浪费灯油资源,故想法设法的阻止毛泽东。但是毛泽东并不因为父亲的阻止而放弃读书学习,而是想出对策继续读书学习,甚至常常看书到深夜。
13岁的毛泽东对史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的研读《左传》《纲鉴》《日知录》等等书籍。这些史书丰富了他对历史的认知并且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和治学态度。
毛泽东不仅热爱学习还善于思考,他读过了很多书却发现并没有写关于农民的书籍,因此他花费了2年时间终止找到了原因,这是因为写书的人不是农民,也不了解农民甚至看不起农民,自然就不会去写关于农民的书籍。这让毛泽东感慨实在是不公平。
当时,毛泽东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叫做《盛世危言》,书中所宣扬的变法革新思想、强国富兵之道让毛泽东大开眼界影响深远。
通过大量的读书学习让毛泽东强烈的意识到拯救国家的民族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从此,他更加认真的研究社会问题,希望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
在16岁的时候,毛泽东通过不懈的努力说服了父亲走出了韶山冲,迈向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并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证据指向这样的真理: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我们相信我们就能够做到,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是怎么样的人。
请树立信念,扬帆起航。未来的胜利正向我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