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追《西部世界》到第3集,剧中规划师Bernard又和德洛丽丝进行了秘密的谈话,在确认了德洛丽丝并没有和其他人说过他们秘密谈话的事后,Bernard给德洛丽丝带了一份礼物——一本书《爱丽丝梦游仙境》。他让德洛丽丝读其中的一段话“今天的我似乎已经不是我了,那么我究竟是谁?”
我顿时想到了今天学的唯识30颂中“恒转如瀑流”这句话。
其实长流不息的瀑布就好比是我们的生命,恒转不息。而瀑布中溅的水滴,就是我们生命的各种组成部分,比如:爱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还有看过的西部世界。
这些东西造就了此时的“我”,迟早也毁灭了此时的“我”——因为“我”因这些条件生起,因这些条件成立,自然也会因这些条件的离散而'毁灭。
换而言之,“我”和条件不是主客关系,而是依存关系——这也是唯识三十颂的学习给我最大的认知颠覆。
从这个角度讲:“我”这个概念也很像我们每个人的影子,它和我们在不同的地形有关,和我们摆出的不同的姿势有关,和我们身处之地的光线强度角度有关,唯独与这个影子自身没有关系——我们远比自己想像的要被动的多。
我们再说回瀑布——远看时,你觉得瀑布的状态固定不变;这可以类比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永远不变,永远存在。近看,才发现瀑布其实时刻在流动和变化;当我们返观自身的时候也可以发现“恒常不变的我”其实只是貌似不变,是迷情的主观者的一种迷情。(没有经过传销训练的人会以为我们自己的意识一分钟内就只有几个念头,但稍微有一些禅定体验的人就知道我们脑海中的念头连绵不断像河流,一秒钟内就有好几个念头刹那生灭。)
远看时,你还会觉得瀑布是一个独立个体;这可以类比成为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意志是唯一的主宰。近看,你才发现瀑布是由无数融合在一起的水滴组成的,一经阻碍,就会水花乱溅;当我们反观自身时也可以发现所谓的“独立的我”不过是各种条件之间互为因果“相依而起”的“幻象”罢了。——这说明:有时候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看了上述的文字,我相信你会明白:“我”是一个因缘和合产生的假象,当处发生,又随处消亡,也就是所谓的:恒转如瀑流。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得到了破除我执的理论条件。
如果你还像以前一样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不变的、永恒的,我用一句经济学的话来描述这种状态:你被套牢了。而我写这篇文字的目的就在于让一些新的信息涌入你的大脑,为你解套。
不要再认为自己不是独立的不变的存在,你可以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过程,一个永远处于变化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而真正真实的脱离种种幻象的自己,并不用去找,更不用去悟。因为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在创造真实的自己。你做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下一次出去旅游,如果能够见到瀑布的话,希望你好好想一想:这瀑布与我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