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精髓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以始为终”
在序中提到了:我们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必须要关注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认为最好的设计应当“以始为终”,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虽然我们习惯上总是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但现在必须要挑战自我,首先关注预期学习结果,这样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
就像导游一样,只有在清楚的知道“游客”希望对文化有哪些特定理解的情况下,我们才可能做出最好的决定让我们的游客游览哪些景点,以及让他们这段时间内体验什么特定的“文化”,只有明确知道预期结果,我们才能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
二、 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预期结果。
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教学设计时所要思考设计的教学目标,查看课程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觉得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当然,我们收集的证据既包含传统的测验和考试,表现新任务和项目,观察和對話,也包括不同时间内的学生自我评估。
第三阶段,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有了明确的预期结果和合适的评估证据后,我们需要思考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搞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做好教学计划的细节(包括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资源材料的选择)。
三、理解
我们首先要理解文中提到的“理解”。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总会有这样一些名词,例如“充分掌握”、“彻底了解”等等,但再次看完这一章之后不禁引起我的反思,我们平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达到的理解是我们书上提到的理解吗?
理解和知道不一样,知道也许只是让学生认识了事物的一个表面性,而理解却可以使学生能够发掘其背后的含义并谨慎地加以运用。也就是说理解意味着不仅能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还能解释为什么特定技巧、方法或知识主体在特定情境下是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用我们教育学当中的比较熟知的用语来解释,其实理解就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达到了真正的理解,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
理解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让学生获得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迁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因为我们能够教给学生的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将内在的有限知识迁移到许多其他环境、情况和问题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够自主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吧。
当我越来越清晰理解了“理解”之后,我又在想那我们怎么把握学生是否理解了呢?我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些误解,我们很难把握学生怎样才是真正地达到了“理解”。所以我们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理解的证据需要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试。我们要看到学生“提取”理解,并将其在情景化问题中加以运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