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便可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宫崎骏”
疫情期间,让全国人民敬佩的不只有那些“逆行而上”的英雄,还有那么一些小小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
一场疫情,打乱了这一届高三学生复习的脚步,却没有阻止他们努力前行的步伐,“网络教学”接过了“在校学习”的接力棒,老师的教导从线下转为线上,依然是不分昼夜的陪伴着学生们。
一天,一条视频在网络上面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冬日的早晨,不顾刺骨的寒风,一个小伙子安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快速的写着笔记。
这个顶着寒风学习的孩子叫做全杰通,家境贫穷的他是众多高三学子中的一员。他的家里只有一部手机,为了省钱没有装宽带。
他们家的房东得知孩子需要上网课时,把自家的wifi密码告诉了他。由于屋顶的信号比家里的更好,全杰通便开始每天准时搬着小板凳到屋顶“蹭网”。
你看,当你觉得生活不易的时候,其实很多人也同样生活在不易当中。
甚至在不同国家生活的人,每天也会面对同样的困难,也会遇到相似的难题。
这时候,你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继续坚持下去?
崔贤廷是韩国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就像是每一个30多岁的人一样,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打卡吃饭。
甚至她比我们中的大多数还要“惨”一点:爷爷家的照片有姐姐有弟弟,唯独没有排行老二的她。
所以,当我看到《红头发的N》、《红头发的N2:我是这样的,你呢》时,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和释然。原来,世界上不止我一个人会因为加班而烦躁,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讨厌所谓的“社团活动”,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不能很好的协调生活和工作啊!
在《红头发的N2》中,作者用漫画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一些感悟,将自己对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的思考配以诙谐的语言、令人哭笑不得的插画,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不像市面上其他类似题材的书籍那样对读者耳提面命的灌输他们的想法,崔贤廷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好朋友,在你身边絮叨着她的烦恼和脑洞,在她的这些奇思妙想下,让作为“朋友”的我有了自己的见解。
看完这本书,感觉到发自内心的轻松,就像是在长跑过后喝到了一口凉气水,从内而外的感到通透。
读罢此书,我恍然大悟:相比于各种各样的“逃离”,坚持过好当下更需要勇气。
坚持还是离开?我选坚持!
清朝初年,有一个读书人,先后考了四次试都名落孙山,但是,这个读书人没有放弃,并写了一副对联激励自己,这幅对联这么写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终于,在他的不懈坚持下,一部旷世名著诞生了。
这部名著的名字叫做《聊斋志异》,而这个落魄书生,就是蒲松龄。
现如今,我相信每一个“上班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单位总有那么一两个自己看不顺眼的人;
工作总是那么繁琐而无趣;
社交总是那么无聊且枯燥。
时间久了,我们甚至开始怀疑:究竟是工作令我觉得无趣和疲惫,还是这家公司令我觉得无趣和疲惫。
作者崔贤廷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甚至一度怀疑人们所谓的“懂得坚持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是,她告诉自己,如果这些都坚持不了,去了其他地也未必能坚持下来。
假如蒲松龄在屡次考试受挫后放弃了文学的道路,那么后世的我们就没办法感受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假如全杰通在家里网络不好的时候放弃了复习,那么半年后的他进不了理想中的大学。
那么,当我们再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怀疑时,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最差也不过如此,万一坚持到了就暗花明的时候,就当是生活对我们的嘉奖了。
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希望去努力近代美好的出现。”
在目前的工作当中寻找“满足感”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
“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你最喜欢的,这样你每天早晨六点到晚上六点都是高兴的。”
但是,在我看来,哪有那么多人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目前的工作当中寻找“满足感”才更为现实和重要。
作者在《红头发的N2》说道:她小的时候如果学习了花样滑冰,说不准现在能成为另一个韩国花样滑冰冠军呢。
你或许觉得她在瞎说,确实是这样!
作者也知道,自己之所以敢这么说,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于是没有人能判断她说的对不对。
就像是职场中的我们一样,觉得换一家公司或是换一个工作就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因为这样的事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于是我们不断地将它美化成我们希望的那样,殊不知,假若发生了,未必比我们现在更好。
“无数人出于无数理由,正在做完全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因此,我们没必要太过纠结工作适不适合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固然有意义,但只要现在做的事情不至于让自己忍无可忍,那么在目前的工作中寻找满足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要过“自己的生活”
网络的高速发展再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焦虑。
以前,我觉得5000块工资足以让我在三线城市生活的相对舒适,但是,当我打开各种社交APP后,焦虑便像潮水一般将我淹没。尤其是当我看到“农村小伙月入百万”、“我是如何通过XXX月入百万”这样类似的内容时,瞬间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无是处。
再看看朋友圈里加的那些“微商”、“代购”,人家天天晒包包晒豪宅,而我的朋友圈里,有的只是数不尽的加班和应酬。
在这样的信息围剿下,我一度感到非常挫败和焦虑。和身边的朋友聊起最近的工作和生活,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的感受。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样的标题只是为了吸引流量,而那些名包豪宅也可能是“拼”的。
就像作者说的,她也曾试图像同事那样将下班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做一个工作能力强且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但是后来发现,这样让自己觉得更加疲惫,就像是“莫比乌斯环”一样,延续下去没有尽头。
而斩断“莫比乌斯环”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自己的兴趣,让自己不仅过着“公司的生活”,还过着“自己的生活”。
石悦是个武汉小伙,学习优秀的他在毕业后以出色的成绩成为了广东省顺德海关的一名公职人员。工作性质再加上性格使然,让工作一度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但是,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论坛写作,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开始将自己对于历史的理解写在了论坛上。
石悦的历史功底扎实,文笔又生动诙谐,故事一经发出就受到了网友们的喜欢,时至今日,他的书还热度不减。
对了,石悦的笔名叫做“当年明月”。
我们没有办法像“网红”那样月入百万,也没有办法像“名媛”那样开豪车住豪宅,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一无是处。
在工作之余,看看书,练练字,或是听听音乐、跑跑步,不失为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的一种追求。
找到“自己的生活”,不要让我们的生活被工作和别人牵着鼻子走。
合上这本书,就像是和朋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听过她对生活、工作的看法后,让我觉得我的困难也不过如此,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毕竟,比起逃离,坚持过好当下的人才更有勇气,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