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单位组织召开了文化建设征求意见会,各部门派一个代表参加,意在提出去年一年来单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会议上,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如多阅读、提倡阅读交流会、多参加培训,多参加健身活动、多组织文体兴趣小组等等建议。看到现场大家都很积极踊跃地发言,想起去年提意见的时候,大家也都是畅所欲言,提了很多很不错的意见,但是具体组织活动的时候,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没有那么高。除了受当时工作的影响,其次就是大家内心的兴趣并不强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喊口号,定计划,却很少坚持下来。我要开始读书了,我要开始学英语了,我要开始健身了。喊两句口号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往往口号喊的越响的人,能够坚持的时间反而不长。我们为什么很难坚持下去?主要原因是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外因驱使的,而非内因驱动。外因就是除自身以外的所有因素,内因就是你自己。你问她为什么读书,她说看别人都读书。为什么要健身,专家说健身有好处。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坚持呢,没有坚持的动力,因为她短暂的坚持的动力源自于别人,而不是自己喜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考报志愿这件事,如果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报的志愿,那么,有兴趣这个内因驱使,能够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容易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也容易在这个行业内有长足发展,而如果是外因驱使的,比如家长指导的、就业形势驱使的,那么学习的过程都是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平时的学习动力就是为了找个好的工作,为了保持班里第一,长期以往,很难在这个行业内取得长足进展。
说起兴趣驱使,想起《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四十多岁,抛家舍业,四处漂泊,只为了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游泳一样,这样才是兴趣驱使,能够像他这样疯狂的人不会很多,他们才真正活出了自我,在自身内在的追求下,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借口没有时间等外部因素,只能说明你对这件事情本身不感兴趣。
有时候,我们的问题不是不能够坚持,而是没有兴趣爱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到底在哪儿。这才是真正可悲的。别人说书法练字能够修身养性,于是我们尝试性地去练习,结果三次之后就找不到坚持的动力了。如何挖掘兴趣爱好,并且能够将其长期坚持下去,才是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
没有兴趣爱好不可怕,可怕的是,压根没有意识去培养一项兴趣爱好。从现在开始,不断地尝试培养,励志要培养一个长期坚持的兴趣爱好,养成为像是吃饭和睡觉一样自然的事情,培养成一个一天不做就难受的爱好。
我准备好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