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引以为傲的健康理念原来是“伪健康”,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从前的我一样,觉得肉,鸡蛋,虾,都是百利无一害的好食物,也是所谓的健康食物。但是吃了它们就会得到真正的健康吗?
不懂健康盲目的去吃是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目的,不了解自己的身体而一味的追随健康食物也会造成不健康的后果。
我为什么要说吃?
(1)减肥:自古以来,谈到吃的话题就跟减肥离不开关系。特别是对女生而言,总吃不胖的魔法是她们都羡慕的特技。但与此同时,很多人也被一吃就胖的噩梦苦苦缠身。那么,同样的食物,同样的分量,为什么瘦子吃了还是那么瘦?胖子吃了依然那么胖?好奇心驱使,也是我选择此选题的原因之一。吃什么能减肥我真的不知道,但我能确定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心态绝对是你走向减肥之路的坚定基础。
(2)自控力:每次吃完面条,我都会想任何东西,比如再要第二碗面条,再吃一个鸡蛋饼。而且,每当我吃的很撑的时候,我会变得很烦躁,但如果我不吃,身体里好像有一头怪兽一直在咆哮,我阻挡不了他。所以,从我自身角度而言,我意识到自己的饮食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自我控制意识,我甚至不能合理支配我的饮食时,我知道是时候为我的大脑和饮食做点什么了!
你为什么吃?
为什么要吃?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吃东西之前很少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去吃。一部分人是因为饿而本能的做出吃这一行为。但是这并不排除很大一部分人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而一直停不下拿食物的手。
(1)因为饿而吃,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一个实验是这样说的,“心理因素很容易克服饿感”。给两个记忆力严重受损的人喂饭,不到第二小时,再喂第二餐。虽然他们并不饿,但哪一个都不记得吃过饭,又吃了第二餐。因此饿感并不是他们进食的原因。所以说,饥饿至少有一部分是心理因素控制的,而饥饿感也不是你进食的唯一原因。
(2)外部食物信号导致的进食
所有来自于外部环境诱使你吃东西的因素,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食物信号,视觉,嗅觉这些比较直观。还有些很细小的原因,比如时间,没有人规定午餐非要在11:00---12:00之间,但大多数人会选择这个时间进餐。很多人依赖时间吃饭,正是因为时间为他们带来了吃饭信号,我想可能一部分人会有这种感觉,当指针走向12:00时,不是他们的肚子向他们发出信号,说“我饿了”,而是他们的大脑发出指示,说“我应该是饿了”。
(3) 情绪型进食
情绪型进食者是用吃来缓解自己不安的情绪,不开心的时候吃,开心的时候吃。总之,情绪型进食者的进食无时无刻不在受自己情绪的干扰。最严重的时候,可能是不顾一切地大吃大喝。吃什么东西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是一个劲吃,直到坏情绪的消除。但是坏的情绪往往会被吃的如此之多的愧疚感所替代。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4) 无聊
就我的观察与自身体验而言,吃零食或垃圾食品往往自己很无聊或者很闲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个阶段自己的脑处于很懒散的状态,缺乏理性的判断与分析,因此会放纵自己做出大量进食的行为。
(5)吃东西会带来好心情
某些事物可能会为人带来好心情,我们称它为安慰性食物,比如甜品,蛋糕之类的,这些安慰性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会让你拥有饱腹感。从而缓解不良情绪。这些安慰性食物也可能是跟童年美好记忆有关,因此你会迷恋它的口感与味道。
(6)饮食习惯
之前提到的就餐时间只是饮食习惯的一个例子。事实上,饮食习惯不仅与时间有关。就我自身感觉,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你养成不同的饮食习惯。比如说:(看电影来一桶爆米花似乎更有气氛,下雨天,巧克力和音乐更配哦)哈哈!在这种环境下的进食,食物的味道似乎不那么重要。吃东西的人更注重所吃的食物与环境的协调性与一致性。
我应该怎么去吃?
在此我想介绍的不是健身食谱或教大家怎么去吃?而是希望通过一些引导,让大家对吃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成为吃货中真正的王者,而不仅仅是战斗机。
(1) 身体智力
大家都知道大脑有智力,但身体智力好像还是第一次听说。但其实身体也是有智力的。正如一句话这样说,“吃什么东西,你的身体就会呈现出什么状态”其实身体智力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它不像大脑,能直观能感受,它的智力更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慢慢了解与适应。
(2) 运动
运动不仅仅与减肥有关,它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于发现你自身的身体智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动,你可以转移一部分食物注意力,同时,运动过程中流汗的快感与身体的痛感会抑制你吃东西的胃口以及味觉的敏感度,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进食。
饮食与一切都息息相关。健康的饮食方式需要合理的逻辑思维支配,但这又必须建立在对自己身体了解基础上。最后,想对所有朋友说,“不要饿着活在世界上,愿你被健康的饮食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