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我和10余位朋友搭伴,进行了为期11天的西藏行。
记得到大昭寺参观的时候,正是进藏的第二天上午,西藏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但并不影响朝圣者们的热情,大家虔诚的匍匐在大昭寺门外,一遍又一遍的磕着长头,向他们心中的神灵祈祷,向神圣的大昭寺膜拜。
这只是我对朝圣者们的初始印象,真正让我了解他们的朝圣过程,而让我心底感到极其震撼的还是昨天看了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这部纪录片。
冈仁波齐(Kangrinboqe)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
《冈仁波齐》影片概述: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杨培: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为了实现思念一生的梦想,不顾72岁的高龄在朝圣之路上匍匐前进,最后磕长头到神山冈仁波齐山峰下,他在一个清晨再没醒来,彻底回归到神山的怀抱。
次仁曲珍:身怀六甲的孕妇为了孩子的幸福和命运,即使比别人承受更多的苦难依然坚定的踏上了朝圣之路。在朝圣途中生下了孩子。
达瓦扎西:17岁的残疾少年,无视身体的不便,也坚定的走在了朝圣的路上
江措旺堆:屠夫,腿有残疾,由于藏族人不杀生,自认为杀牛太多罪孽深重,因此决定朝圣去减轻自己的罪孽。
这部影片展现的几个场景让我深感震撼,感触很深:
场景一:
在318国道上,有大概10米的道路上流淌着山上的积雪化作的水,虽然在左手边有一段绕行路段,可以暂时避过淌水路,但是这一行朝拜人沿着主道依旧坚持磕长头,即使水深可以掩埋身体,也阻挡不了一个朝拜的虔诚之心,和坚决毅力!
场景二:
在翻越米拉山之前,一辆“川A”牌的越野车超车时为避让对方车辆,将朝拜者的补给拖拉机撞翻在地,车子也因此无法继续前行了,由于旅行车中有两位乘客严重高反,必须要尽快赶往拉萨治疗,因此朝拜者直接让他们先走了,根本就没有提“赔偿”之类的字眼和话语。自己的车没法走,只得卸下后箱改由人力拉车。
翻越米拉山,这座318川藏线上最高的一座海拔5013米的高山,给予了朝拜者极大的考验,男人在前面拉车,女人在后面推车,大家一起唱着民谣为自己加油打气,一行人齐心协力将车子推上了垭口,每次拖车一段距离就要停下来,返回推车起点,然后在一步一步朝圣过来,这朝圣路,绝对不是用脚一步步走完的,而是磕头磕完的!
场景三:
在怒江峡谷中行进,突遇山顶积雪垮塌,伴随巨大落石砸下,大家依旧继续朝拜,小女孩差点被落石砸中,这时候屠夫立即上前将小女孩护在身下,自己的腿又被砸伤了。
晚上,屠夫与尼玛扎堆诉苦着自己的悲剧人生,尼玛扎堆宽慰他,每个人的命运不同,大家唱着:好运的做了喇嘛,不好运的遭遇磨难,我们去朝圣,要怀着纯净祈福的心,不仅为自己祝愿平安,还要为众生祈福,不能有杂念。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藏族民歌
和《冈仁波齐》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西藏有数以千计长年走在朝圣路上的人,他们或许几年前就从遥远的家乡出发,用等身长头丈量着到圣城的距离,一步一磕用几年的风餐露宿来完成这段朝圣之旅。此刻的他们,脸上沟壑纵横,额头留下了磕长头的印记,摇着手中的转经轮,轻念箴言,心中又是怎样的幸福?
大昭寺前的青石板被朝圣者们的身躯磨擦的象镜子一样光滑,众多信徒无论酷暑严寒,忍饥挨饿,一步一个长头磕到大昭寺释迦牟尼这尊等身像下,就是为了表达他们对自己信仰的极度虔诚,其中有些人甚至抛尸荒野也在所不惜。有些信徒,终其一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亲自到这座佛像前,祈求佛祖的庇佑。
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历尽千辛万苦却依然对心中信仰痴心不改的朝圣者们,你不朽的灵魂引导着你,终将去往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