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19年1月18日,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图 | 网络 文 | 沐曦
//01
一开始对《狗十三》这部电影产生兴趣,是因为片名。我以为,影片是围绕一条名叫“十三”的狗展开故事叙述的。然而我看完之后才明白,这部电影的确是讲了一条狗的故事,而十三是影片女主李玩的年龄。
不矫情不做作——这是我看完整部影片之后的第一印象。它不像别的青春电影一样,学霸与学渣之间的恋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干一些青春里被称为疯狂的事情、儿女跟父母之间因为代沟产生矛盾离家出走的情节......《狗十三》里的青春,是关乎成长与痛楚的。这份成长,从丢掉真实的自己开始。
//02
电影开头是李玩趴在桌子上看着窗外的一番自言自语。“人在夏天总是忘记冬天有多冷,而在冬天又会忘记夏天有多热......”这番言论,关于兴趣小组的选定。
对于酷爱物理的李玩来说,兴趣爱好当然是她最佳的选择。然而,父亲却因为中考强行逼迫其选择英语来弥补短板。
这是李玩与父亲的首次矛盾,父亲说:“你这么大了,怎么一点都不懂事呢?”她只是选择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有什么错吗?
回到家,李玩发现了一只毛绒绒的小狗。对于父母离异、跟着父亲而父亲却整日忙于工作的李玩来说,小狗无疑是消除她孤独心绪的最佳伴侣。
然而在得知小狗是父亲送来的之后,李玩表现出来的却是嫌弃,这是对父亲的怨恨。
关于兴趣小组的故事还有后来。李玩因为青春期那懵懂的情愫疯狂练习英语,考到了年级最高分。那天正好是父亲与继母的儿子的生日,父亲带着李玩前往生日宴会的现场。
每个人都在高高兴兴地为小寿星庆生,而李玩却因为被忽视悄悄躲到了最后面。谁知道她当时的心有多痛呢?
再后来,李玩搞砸了英语演讲比赛,却在物理竞赛中拿到了省一等奖,从而得到了重点高中的保送名额。多么可笑的对比啊!
//03
影片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情节是李玩的三次喝酒。
在慢慢的相处中,李玩跟小狗之间产生了微妙而又不可分离的感情,并为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爷爷不懂李玩跟小狗吃一样的食物,他带着爱因斯坦出去遛弯却把它弄丢了。
为了瞒过李玩,继母为其买来了她心爱的旱冰鞋。可是敏感的李玩很快就发现爱因斯坦不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里人不得不实话实说。
其实,她并没有因为爷爷弄丢了自己心爱的小狗而生气。她所生气的是即便是小狗丢了,他们也没有人去找,还要用一个谎言去弥补另外一个谎言。
李玩疯了似的跑出门去找爱因斯坦,她的“闹剧”导致了爷爷摔倒在地,导致了奶奶许久没出门因为要找她差点回不了家。
此处是李玩第一次喝酒。父亲看见醉酒归家的女儿,摔破了手中的酒瓶子,玻璃碎渣滓扎进了李玩的手掌心,父亲不管不顾拖着她往外寻找奶奶。
回到家以后,父亲恶狠狠地毒打了女儿。他掐着女儿的脖子,拽着女儿的头发。李玩不得不悲伤地说:“我再也不闹了,爷爷奶奶对不起!”
父亲终于放手了,李玩颤抖着淋浴,她的心应该凉透了吧。冲完澡出来以后,父亲为自己过分的行为向女儿道歉,父亲说:“我这是为了你好啊,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
好一个为了你好,道德绑架的层次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
//04
父亲因为李玩私自喝酒而毒打她,却让她在自己的饭局上给领导敬酒,本来答应带她去天文馆看展览,却因为酒局到最后一刻也没能去成。
饭桌上的领导高谈要低调,自己却出尽了风头。他不懂科学,却嘲笑《时间简史》存在的伟大意义。
第三次喝酒是李玩不开心的时候。父亲生气地对她说道,谁让你喝酒的?是谁教你的?明明就是你啊,就在酒席上,不是吗?
我们自认为不懂成年人的世界,不知道他们那个世界的规则是我们永远都学不会的,却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深陷其中。
//05
李玩最初是不喝牛奶的,但在最后李玩看着牛奶强忍着喝了下去;后来的“爱因斯坦”咬伤了继母的儿子,继母要将小狗送去狗肉火锅店,李玩又开始了第二次寻狗之旅。
她是多么爱狗的一个人,在最后的酒局上,父亲的朋友专门为其点了一盘招牌菜——红烧狗肉。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李玩夹了一块狗肉嚼了起来。
在大街上,李玩和姐姐碰到了真正的爱因斯坦。就在姐姐要带着李玩追回小狗的时候,李玩却连忙对狗主人说“对不起”。姐姐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还怕爱因斯坦认出我,向我扑过来呢,幸好没有。
父亲眼中的成长和懂事,就是让李玩丢掉了最真实的自己。这,是大多数家庭里所谓的成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