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九五后,我想我还不具备研究村上的能力。而这也并不是我欲望去做的。我们这群人在前些年说出来还是有影响的,可如今更年轻的一代迅速占领了主流,以至于当我与一个零零后的孩子沟通时,我发现我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了。
而这也并不是说我出于对新时尚的代沟而选择了村上。因为我们都是刚入大学的年轻群体,而智能化的生活很明显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肌骨。我所认识的同龄人有不少都不爱读书。在这里我不把读网络小说的人划分进去,因为读书我觉得还是有一定规限的。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村上春树,在那以前我一直很爱的作家是三毛。三毛是一个特别潇洒而且自信的女人,我把她的作品全都找来,整个寒假都坐在马桶上心驰神往。我一开始是看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有一些情节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比较开放的,当然现在看来有时反而更能推动那种神秘凄清的氛围。潦草看完后我决定先不去动它。在那之间我在同学的手里看了《彷徨少年时》,《解忧杂货店》,《岛》,《追风筝的人》……我记得高三那年是我们最松快的一年,整个学校都莫名其妙地漾出一种愉悦的气味。因此高三那年我读的书又增加了一些。大冰和张嘉佳的书很流行,我们全班都传着看。尤其是大冰,我们山东的这些同学都是看他的节目长大的,而他的作品故事性特别强,又能满足饱含沧桑的幻想,因此许多人纷纷成为他的推崇者。
在这个时候我又重读了《挪威的森林》,在学校休小假的时候不厌其烦地读下去。读书的时候烦心事有很多,而村上的文笔恰恰给我一种世事是漂浮在个人身体以外的幻象。似乎做人并不是很难,就像蚂蚁在路上遇见一团在火柴棍上燃着的火,诚然对于蚂蚁在看见的那一刻是十分害怕的,但仔细想想也就是绕过去在极微弱的热度旁边慢慢走过的事情而已嘛。因此我就很喜欢地找他的书看,并不是马不停蹄,因为书店里他的书似乎不多,而我又不喜欢敲键盘来购书这种东西。逛逛书店,没有他的书也是可以找其他书来看。比如他在书里提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或者找找日本川端康成的大作。
那么一直到现在我读了他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海边的卡夫卡》,《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加上《挪威的森林》,统共四本书,对于一个十分热爱的读者来说未免太寒酸了点,但他还是成为了我最喜爱的作家。他的相貌用他自己来形容,似乎就是“长相不英俊,腿也不长”,但他的确有着这样那样的人格力量。写小说就展现一次那种万分出色的想象力,写随笔就好好地戏谑轻松一番。也不大喜欢抛头露面,去过的地方不少,但就是到现在都老老实实做着那个干干净净,心底轻快,在路上跑着步的老男人。
在大家都议论这个人,诺贝尔提名了这么久估计也得很憋屈的时候,他好像又这样莫名其妙的火了一阵子。但我并没有在这时期里遇见一个突然爱上他的书的朋友。我和村上的缘分好像只是一本十块的盗版牵连起来的,但这还无伤大雅。所幸我能本着“恰到好处的机遇”来读书,因此我希望在我的余生我能慢慢将他的书统统读个遍。最好是在我能扯到青春漂亮尾巴的时候,能高高兴兴地跟人炫耀“说起来我也算是对村上春树这个写东西的人有一定看法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