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奇怪的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谈起老人,会有一些偏见和先入为主的习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争先恐后地答道:老了脸上会长很多皱纹和老年斑;动作迟缓像乌龟;有股奇怪的味道;脸皮变得很厚……教授感叹道:你们这群家伙太过分了,你们以为你们不会老吗?
变老,这个词对于我们好像还有些遥远,但把它安到我们的父母身上,就会有片刻的停顿和恍神。无论怎么叫喊着:“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妈妈是个大美人,时光你别伤害她”,他们的背依旧一天天弯下去,皱纹一天天爬上来。我们心疼自己的父母,却不知道无意间漠视和伤害了多少别人家的父母。
那天早晨,天气晴好,我走在红色路边石上,道路另一侧是位六十多岁的环卫阿姨在扫校园里的落叶,她一手举着手机,脸上挂着笑,另一只握着扫帚的手也变得不疾不徐,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突然,一声尖利的骂声闯了进来,“你这个死老太婆还有空打电话!”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从不远处骑车过来,一看就是学校雇来检查卫生的。被抓到现行的阿姨,表情一变,那是一种混着羞愧、害怕、紧张的尴尬表情,她压低声音对着电话那头说:“现在有点忙,先不和你说了。”那个中年妇女快蹬了几下踏板,声音拔上一个新高度:“你还不挂!”那位阿姨慌忙把手机揣到兜里,一秒钟变笑脸迎上来说:“领导,你别生气,我的错我的错。”原本停下脚步的我,扭过头去,快走了几步,为中年女子的行为寒心,为阿姨的笑脸相迎难过。 如若不是生活拮据,一把年纪谁愿意出来干活,还被小辈吆三喝四。中年妇女认真负责不假,但她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给一个严厉的眼神,也好过隔着大老远的痛骂。如果电话那头是环卫阿姨的子女,或许上一句她们听到的还是:“我一切都好。”接着,谎言便被现实击碎,除了在那头为母亲难过,他们别无他法。
想起初中时,食堂里一位打饭的大叔,老来得子,小儿子就在我们班上课。同学情谊,每次见到我们,他都会多打一点饭给我们,我们也亲切唤他“李叔”。中午就餐人数,一共200多号人,鸡腿、烤肠的数量每日都是固定的。某日,一个女生多拿了一根烤肠,被李叔抓到,他和气地让她放回去。估计年纪小,也是被家里宠大的,张口就说:“你这个老头子,我家有钱,足够买你这所有。”李叔没答话,那女孩反而来劲了,连说了四五句,结果找来了主任,让她给李叔道歉。小姑娘也是心高气傲,嘴里说着对不起,头抬得比谁都高。李叔帮她求情说:“认了错就行了,主任你也别罚她了。”
那一幕过了六年,但我至今都记得。李叔拿她当亲女儿看待,觉得她年纪小不懂事,女孩如果有一刻待李叔如父,她便不至于说出那些话。
无论我是在北方家乡,还是在南方异地,只要是在公交车上让座的人,我都会多看他们几眼,同样也心如止水地接受别人的目光。曾在公交车上遇到过一个阿姨,她从一上车就在我旁边无声流泪,行了两站路,上来一位颤巍巍的老人,她原本个子就矮,踏上那么高的公交车对她而言,已经很吃力了,她双手抓着横杠,一步一步往前挪。那位阿姨一抹眼泪,站起身把那位老人扶到自己的位置上。温暖的一幕在眼前发生,紧接着有好几个年轻人站起来给阿姨让座,剩下的路程里,车厢里就如同挂着一颗暖阳。
旅游看到好风景,在外吃到好吃的,衣服帽子看到合适的,都像带父母去玩去吃送给他们。不奢求每个人对待其他人也如此,只希冀在必要时,少说一句恶毒话,多伸一只温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