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上面要去,不能不去啊。
秦山原说:“在大学里教教书,闲了也写几本。都一样,挣口饭吃嘛呵呵。”
“那就是教授了!”三里说,“电视里天天说教授学问大,日子过得好。”
“还不是一回事,一天三顿饭。”
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虚荣之心(人物性格)。
三里的老婆领了一堆人挤进院子。
虚荣心升级。
给秦山原带来了更大的虚荣。
老头说:“他们都认识你,都看过你放过的电影。”
老头一锤定音的总结,使秦山原的虚荣心又得到了满足。
可是秦山原不认识他们,一个都不认识。
情节反转。
在他们脸上他几乎看不到一点十五年前的痕迹。他得意而又感激地扫过二十多张脸,还有人从门外继续往院子里进。感觉很好,是那种受尊崇和拥戴的感觉,有点像在大学的课堂里,他们像年轻的学生一样仰视他。
十五年前的痕迹都被抹去,秦山原还在这里得意。
这里的比喻符合秦山原的身份。
那个时候秦山原也有不错的感觉,黑漆漆的夜里,所有人的散落在黑暗里,他掌控一台他们弄不明白的机器,然后从他面前开始放出光明,一个个陌生的世界跳到一块巨大的白帆布上。
秦山原把自己当作造物主般,感觉把光明带给了落后的村民。
黑与白的冲突,使秦山原的虚荣心再一次蓬勃起来。
十五年前他就常常产生错觉,觉得那道光柱和一个个人物都是从他的身体里跑出去的。他觉得他是惟一知道的人,他给予他们,多少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和美好的事情啊。为此他常常陶醉在放映机咔嗒咔嗒转胶片的声音里。
群体给秦山原膨胀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放映员,感觉自己是个上帝,是神对愚昧的启蒙,有种自上而下的感觉,而陷于自我陶醉中。这里也是过去事件,但比较抽象,比较叙述。
在一圈人之外,秦山原看到两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分站在两边。她们没笑,也没说话,微微地晃动身体。
有种暗示:她们和秦山原有某种撇不清的关系。
四十多岁的身体早就变形了,胸不是胸,腰也不是腰,皱纹也谨慎地上了脸,但你能看出来她们还是好看过的,
熟悉的词组合到一起描写细节,有种陌生感,让人眼前一亮。
在一群乡村女人里,如果认真仔细地看,也能把她们挑出来。她们皱着眉,脸有点红。
她们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但秦山原却表现的不一样。
一个说:“是你吗?”
然后两个人警惕地相互看看,都把眼光移到别处去。她们在对方脸上看见了自己。
另一个几乎同时说:“真是你?”
说明她们不知道曾经彼此的存在。
所以他对她们和其他人一起说,“谢谢乡亲们还记着我。这些年一直想回来看看,今天这事,明天那事,忙忙操操就给耽搁掉了。谢谢你们来看我!”
把秦山原的心理揉碎了来写,掰成很多层来细致地雕琢。
天放晴了,但是已经黄昏,院子里暗下来。
这里可以判断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下午三点到第二天八点)。
写短篇小说,时间跨度可以很大,但发生当下事件的时间不宜过长,而是要选取一个时间片段来写,这样小说的时间线比较紧凑,所以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一片段来构思小说。
三一律: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里面,集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如《雷雨》。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的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优点:剧情集中,紧凑。
缺点:人物类型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总结:过去事件如何设计到情节中?
不要把过去事件一股脑全部写完。而是要把第一个事件放到某个人物身上来写,第二个事件放到另一个次要人物身上,第三个事件放到另外一个人物身上,通过人物间的对话交流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