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春雨细腻绵长。夏雨来去匆匆,秋雨如烟如雾,然而,早上这阵雨,阵势着实不小,我的脑海中一直充斥着两个问题:要不要送儿子去早读?我俩怎么去?
原本迷蒙的双眼也因这些个现实问题而合不上了,以至于其他的压力也就此蹦哒出来。其实,我是个喜欢下雨的人,喜欢在细雨中漫步,喜欢在急雨里感受那份爽快……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我却还在纠结要不要去?也许是听到我内心的声音了吧,雨点逐渐歇息下来,我按点起床,并叫醒儿子,一路迎着稀疏的小雨点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劳动……
与预期的情形差不多,所以,当面对依旧空白的笔记本,我没有生气,只是在跟孩子沟通时,知道他的父母昨天傍晚回到家的,可是家长跟我沟通时孩子作业时却丝毫未曾提起。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从上周吆喝到本周,作业仍未补齐,我只能让他在我跟前儿补了,同时也通知了他的父母。
这是一个有学习欲望的孩子,只是外因确实不利于他的成长,父母跟我沟通时说再等等看,如果还不行,他们就留一个人在家陪着孩子。这样的说辞让我有些哭笑不得:你能等,可孩子能等吗?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愿意倾尽心血,付出所有,可唯独最重要的陪伴却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实现。
说到陪伴,之于小宝我也是有愧的。在孩子习惯养成时期,我却选择了早出晚归。之前有伙伴感到很焦躁,说是进城后与预期的差距太大,一切都很吃力,很有挫败感。还记得我宽慰她:负性面是有的,但积极的一面也必然是存在的。不急,保持好的一面,将负性的排排队,有些可以忽略,有些可以暂缓,解决急需解决的。而今,我也不禁在思考,我的积极面是什么?又有哪些负性情绪?因为心理没有好的预期,对将要面对的状况是有心理建设的,所以这一年多来,偶尔也会牢骚,但更多的还是平和的接受,只是,对女儿的陪伴少之又少。儿子今年跟我一起上学,每天早上跟他六点起床到校,这时女儿还在睡觉,有时也会醒来,于是便是在女儿的哭声中我们出门,晚上九点四十左右到家,亲昵一会又得哄她睡觉了,要是辅导儿子作业的话,更没跟她腻歪的时间,到了周末,有时会休息,有时又会选择出去学习,全心陪她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还记得周二带她在学校吃完晚饭,她看到天黑了,居然哭着要粑粑,嘴里还说着不要麻麻,只要粑粑。说真的,那一刻,我感到很愧疚,我知道自己对于她来说,一直是在主动推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