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会微信扫码,就是不愿进步吗?
安徽一位大爷准备去黄岩投靠亲戚,但因为手机上没有健康码,他无法乘坐任何交通工具,硬生生背着一大堆锅碗瓢盆儿走了半个月,行程将近1000公里。最后幸好遇上了一位热心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带着他走完了剩余的路。
这是一篇文章中描述的一件真实的事。文章令我看得唏嘘不已,但文章下方的两个评论,却更让我气愤。
一个读者的留言是这样:
不好意思,我觉得就是科技倒逼人类进步,跟不上就是被淘汰,我见到大部分人都是自己不愿意主动学习,拒绝改变。和老不老关系不大,你选择了不进步,不跟上发展就得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
还有一个读者的留言是:
跟不上时代,这算谁的错?作者对其回复后,他继续说,身体上跟不上可以接受,但我不能容忍自己思想上跟不上。继而又说,学习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学会扫码跟(更)难?自己不愿学吧?
这些留言本没错,但是放在老年人身上就有点不适合。他们年纪大了,身体、思想已经各种跟不上,难道我们还要拿年轻人的标准来衡量?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对方位置上感受,得出的结论自然不正确。这就和一些人不管什么情况,只要人家穷就认为是对方不努力一个道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曾经看到一个综艺节目,香港的一个富豪去体验保洁员的生活,每天生活费50元,而在交通上就要花掉13元。时间、工资基本全部被花掉,根本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在结束那一刻他说,这样的日子我只想着吃东西,完全没有什么盼望,我什么都不想,我努力工作只是希望吃一顿好的。
只有将自己放在对方位置上,经历和他相同的生活,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可是,我们又不可能经历每个人的每件事。难道除此之外,我们就无法了解别人了吗?
并不是这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可越在《创新化生存》这本书中提出,我们可以借助共情能力真正理解别人。
02.为什么我们无法真正理解他人?
共情能力指的是让自己进入对方的角色,站在对方所处位置,用和对方一样的情绪来看待问题。
比如,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掉坑里,如果想要真正理解他的想法与感受,我们要做的是也跳进坑里,具体感受、体验对方的困境与情感,然后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才是真正的共情。
反之,我们只是站在坑边一个劲喊,加油,努力一点就爬上来了!这不是共情。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去考虑。也许他还处于掉进坑的恐惧当中,此时他害怕、焦虑,可能还没想到怎样才能爬上来。
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获取对方的信息自然正确。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共情,这是因为大家对共情还有两点误解:
第一、把人当做数字
想要做到共情,前提是要把人当成活生生的人,但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们丧失了这些能力,我们往往只是把它当成一串数字。
看着在疫情去世的人数,我们更多是触目惊心,觉得死了那么多人,除了痛心外,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改变。但对于那些有家人去世的人来说,他们的悲痛无法描述。比如一个9岁小朋友,父母在疫情中双双去世。对于他来说,那些数字里面包含着他的爸爸妈妈,是自己幸福的源泉,是未来的依靠,但是疫情令这一切全消失了。
共情的前提是将心比心,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用对方的真实感受来思考问题。如果仅仅把那一堆死亡的人数当成数字,我们是没有办法感受的,或者说有感受也非常短暂,无法做到完全理解。
第二、把同情当做共情
现在各种短视频非常流行,我们的情绪也随着这些视频的内容自动切换。有可能上一秒被逗得哈哈大笑,下一秒却被一个中年男子抱着妈妈看病的视频戳中泪点。
无论是笑还是哭,这都是我们真实的感受,但这只是叫同情,我们被那些画面打动,也理解了视频所传达的内容,但对方怎么想我们并不知道,也很少有行动。
我们经常如同看电影一样感受别人生活,所感受到的只流于表面。就拿文章开头的那个老爷子来说,我们无法想象那么大年纪,又独居山村的老人学会用智能手机有多困难,更别提还要关注各种公众号、小程序。
我们习惯了智能化手机的一切,对于他所遭受的磨难,只是觉得可怜、心酸,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体会到那种绝望感。
同情只是在情绪上做到共通,并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处境,自然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想要真正理解人或事物,需要具体地感受、代入,然后才能得出和对方一样的结论,不然,你的想法只是片面而又浅薄而已。
03.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别人?
我们通过洞察别人的内心来了解对方的想法,但这个过程一般比较难。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兰赛姆·罗杰斯说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很难的,当一个人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露给你时,只要察觉出有一点点的误解,拒绝或评判等,他都会关闭心灵的窗口。
共情能力却愿意让对方真实地展现自己。想要做到共情,那么就必须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用和他一样的情绪去理解,这样对方才不排斥我们,才愿意打开心扉。要做到这些需要两个步骤:
首先,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怎么做到设身处地呢?我们要做的是进入到对方的身份当中,想一想,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下会遭遇到什么。
比如,文章开头那个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爷子。要想理解他,我们需要代入到他的身份中,想一想:对近几年的科技发展一点也不熟悉,突然要掌握一个叫做“微信”的程序,并且接下来的每一步全部要在手机上操作,万一操作失误还要从头再来,身边也没有人指点。
把老爷子的这些情景深入感受,我们就能体会到那种无助、崩溃的感觉。哪里是老爷子不愿意学,其实是实在学不会。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去做高中的物理题,怎么努力也找不到头绪。你能说小学生不努力吗?你能说他不愿意进步吗?
曾经看到一个网友分享的经历:她是一个博士,前段时间小孩发烧去医院。因为疫情医院没有现场号,都是通过APP来网上挂号。她的健康卡绑定过手机号,但不知为什么微信小程序没有记录。健康卡和手机绑定无法完成,就不能挂号。一边是高烧的孩子,一边是因为自己操作失误无法看医生的情景,博士说,自己当时坐在凳子上失声大哭。
如果不站在她的位置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连挂号都不会的母亲,只会说,这个人好笨,连怎么绑定都不知道。
只有设身处地,我们才能体会到对方的真实感受。
其次,我们还要有和对方一致的情绪。
有人说,“感同身受”这个词语很难。辛夷坞也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当我们崩溃大哭时,朋友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我们自然觉得对方不理解。他根本没有处于共同的情绪状态,肯定也无法了解我们的心情。
李敏和一个朋友绝交了,她们平时关系很好,每周都要一起逛街。我问为什么,她说对方根本无法感受自己的痛苦,和男朋友分手我很伤心,她却说,有啥哭的,重新找一个不就得了。为了让男朋友接受,我付出了将近一年的努力,谁知却遭到了他的背叛。蛮以为给朋友诉苦能够得到安慰,谁知道只是无关痛痒的一句话。她觉得对方根本不把自己当朋友。
没用和对方一样的情绪感受,也无法理解他的情绪,自然得不到准确的信息,说不出令对方满意的言语。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不可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学会用共情能力收集信息,我们可以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与人相处中得到满足感。
成年人更善于隐藏情绪,很可能若无其事的脸庞下,内心已经下起了大雪。我们观察和感受的目的在于获取真实信息,想要得到这些,就要设身处地和对方站在相同的立场上,用同样的情绪一起思考,切实感受到对方的喜怒哀乐。
这样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处于崩溃边缘,还在一边说着风凉话,用事不关己的态度评价。
评价很简单,你一个漫不经心的评价,代表的却是无法理解别人的态度。我们都有想要了解的人,想要维护的形象,只有在一点一滴中锻炼,才能真正地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