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吃了如下三顿:
- 早饭烤面包片+奶酪+鸡蛋+一个猕猴桃
- 午饭青椒鸡蛋盖浇面
- 晚饭6个草莓+1/3必胜客至尊10寸披萨
全天走路爬楼跑圈练俯卧撑等等活动消耗的能量,基本就靠这些食物提供了。那么相应的,我们每天思索、判断等脑力活动所需的事实、例子、论点、论据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天的营养,从浏览器开始
浏览器收藏夹,是95年第一代图形化浏览器刚发明的时候推出的概念,极大方便了用户的日常浏览。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已经虽然浏览器还是留有收藏夹这个功能,但日常应用中已经基本接触不到了。
因为今天的浏览器提供了“最常访问”功能,按照用户日常使用频度排序网站,并且把排序列表放在首页,基本替代了上个世纪的浏览器收藏夹。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每日最常访问列表,发现按照内容可以分成如下4类:
- 足球
- 互联网软件服务新闻和评论
- 游戏
- 网络小说
共17个常用网站,构成了我的每日精神食量。每日思考的基础,就来自于这些网站提供的信息在我记忆里的留存。
小众,却主宰了偏好
我们说某事物小众或者大众,是宏观层面对流行程度的判定。然而具体到微观的每一个人,符合他偏好的产品,对他而言就是全部。具体到垂直领域的app:球迷首推“懂球帝”,二次元众要么A要么B,文青每天约“豆瓣”,喷薄着共享知识激情的专业人士玩“知乎”等等等等。
现在,信息不仅是图文组成的帖子,也可以是音频或者视频或者游戏等互动内容,展现的形式也因app/客户端不同而百花齐放。而个人偏好对信息的选择,最终会固化成少数日常信息源。比如作为互联网老网民的我习惯看这17个网站,而更普遍的方式是从微信公众号或者安装的少数垂直领域app获取信息。
对个体而言,刷这十几个网站或者app或者公众号的日常,就构成了互联网对个人而言的全部。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和老年痴呆症
我一直认为“不要温柔的走入这个良夜”是对这个有涯无涯这个事实的抗拒。当然互联网并没有意识,对于自身某些子集基本无人问津和贫富差距过大,不会产生情绪。人们对于信息太多,只能管中窥豹或一叶障目或许有所遗憾,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脑子就这么大,速度就这么快。
但对人来说却面临着“当一头快乐的猪,还是一个痛苦的思想家”的抉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的是一个个基本的词语,通过词掌握概念,再通过概念去映射客观世界。理论上一个人能熟练运用的词语即概念越多,就能更精确的和世界产生交互。
更温水煮青蛙的是,根本就没有感觉自己需要做个取舍。平常呆在舒适区,接触的都是自己的爱好,语境里常用概念一般只有十几个,多的有几十个,更有甚者——“我没什么爱好”。而随着年零增长、记忆力的衰退,导致只能记得少数印象深刻的场景、时刻,以至于后面几年,几乎难以正常交流。
日行一善
每天关注一个新公众号,装个新app,了解一个从未听过的概念......做完这些,就能达到人类和互联网的和谐了吗?当然不能,这些也会固化并且形成定势,趋于同质。
目前看来,最靠谱的自我修养方式,还是和同样有追求的大脑进行交流,聊过、喷过、了解过,才算不虚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