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弗洛伊德,医学院校毕业,研究神经生理学。但沙可的一次演示(利用催眠暂时解决癔症)让弗洛伊德的关注内容从大脑转向心灵,认为问题根源在于想法,而非神经。
后来弗洛伊德和约瑟夫·布洛伊尔合作,发现病人回忆起症状出现最初时的那些令人痛苦的事情,释放情绪后,症状就消失了(弗洛伊德认为有关这些事情和情感的回忆之所以被解离(病人遗忘),是因为冲突。)。
可有时病人对事件和情感的回忆在离开催眠状态后会被遗忘(防御),所以弗洛伊德又发明了自由联想这种技术,试图绕开防御。在实施过程中,发现:(1)病人无法长时间保持自由联想(阻抗);(2)病人在治疗中出现对咨询师移情,且会拒绝谈论与咨询师有关的想法。再后来,弗洛伊德发现分析阻抗和移情是治疗某类病人的核心。
弗洛伊德使用宣泄疗法消除症状,但发现症状还会重现,必须找到最最最源头的不愉快事件和体验才行。弗洛伊德发现病人最为源头的体验都和过早的性有关系,再后来发现大部分这些关于性的记忆可能都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记忆,而是将愿望与渴求当成了记忆,提出幼儿性欲理论,认为幼儿性欲不同于常规的异性交媾,不仅包含生殖期,也包含嘴、肛门,包含吸吮、排便甚至是看。
那为什么性会成为如此有力的生活中问题的诱发因素呢?性欲在心灵中角色是什么呢?基于本能驱力观点,弗洛伊德构建性欲理论,提出性本能,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的一系列紧张。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性体验大部分内容不被社会化的成人的心灵接受。理想情况下,幼儿的性欲冲突会转变为升华的、目标受抑的满足形式。许多驱力冲突被精细的防御机制所压抑或转为无害的活动。弗洛伊德认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的冲动在成年后会继续延续,成人大量的功能建构时防御和提供满足的复杂结合。
超我概念中的自我理想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后继者,通过内化父母价值观,控制住儿童性欲。
1920年之前,弗洛伊德认为性驱力是所有冲突和心理病态的根源,1920年后,弗洛伊德将攻击与性放在同等地位;且提出死本能,死本能带来的破坏性和性愿望都是被压抑的,弗洛伊德认为压抑可以避免人们互相伤害,从而对社会控制持有更赞赏的态度,政治哲学观点转向霍布斯主义。
20世纪20年代初,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愿望和冲动是与阻抗冲突,而非与意识和前意识冲突,阻抗实际上也不是意识或被意识所了解的,防御似乎也是无意识的,冲突发生在无意识内部,地形模型作为描述冲突的地图已经不够充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结构说描述心灵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主要是围绕父母形象组织起来的)。
正式版——
弗洛伊德毕业与医学院校,最初是神经生理学研究者,治疗的病人在当时被认为是神经问题的病人,在巴黎目睹马丁·沙可和希波莱特·伯恩海姆的演示(沙可认为是想法导致了症状,利用催眠引导、暂时解除癔症症状,恢复生理机能:行走、视觉等),燃起了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兴趣。
弗洛伊德与维也纳内科医生约瑟夫·布洛伊尔合作。1880年,约瑟夫·布洛伊尔为帕本海姆提供治疗,并发现帕本海姆在催眠状态下联想到了症状最初出现时的痛苦事件,而这些记忆浮现时的情绪释放具有治疗效用,症状消失。弗洛伊德认为致病的回忆和情感令人困扰、无法接受,并与这个人其他的想法和情感相冲突,所以被主动排除在意识觉察之外。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加入了更充分的理论章节,并扩展了案例病史(包括帕本海姆,他们称之为安娜·欧),1895年出版了《癔症的研究》(studies on hysteria)。
1895年到1905年,弗洛伊德扎根于临床,创立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技术。弗洛伊德逐渐发现,让癔症永久消失的办法是让无意识内容变得意识化。通过催眠,可以绕开防御,令分析师知道这些秘密。可是,即使“恼人”的回忆在催眠中浮现,但在病人从催眠状态出来后,回忆又会溜走(弗洛伊德将这种主动把回忆排除在意识之外的力量称为防御)。最需要知道这些秘密的是病人,而非分析师。即使分析师告诉病人这些回忆,病人也只会获得知识上的理解,而不是经验的觉察。
对这个问题的求索,带来了理论和技术的进展。理论上,弗洛伊德提出地形模型(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技术上,分析师的任务变为如何解除防御,在上个世纪之交,弗洛伊德确定了自由联想法。
但自由联想无法长时间保持,此外病人的核心冲突的想法和感受会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分析师成为被渴念、爱和很的客体(移情)。但病人拒绝谈论令人尴尬或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想法,尤其是这些想法和分析师有关时(阻抗)。弗洛伊德认为,移情和阻抗是需要被辨识并解除的,通过分析病人的自由联想和对自由联想的阻抗,可以了解病人的:(1)秘密情感和记忆;(2)防御 。
在对格洛丽亚的治疗中,弗洛伊德发现阻抗和移情不是治疗的阻碍,而是治疗的核心。对格洛丽亚这样的病人,最有帮助的是在防御显现于分析情景时,对其进行探讨。分析过程的核心关注转向了移情(病人移置于咨询师的冲突情感和愿望)分析和阻抗(对自由联想的阻碍)分析。
梦,一种联想。弗洛伊德相信梦是伪装满足。梦的隐含想法通过复杂的过程(包括凝缩、置换、象征等),变成梦的表面内容。(二级润饰)。
同期,弗洛伊德发现要追溯到起症状的最早的不愉快经历,才能不让已经消失的症状复发。最早的经历,往往来源于同年早期,六岁前,且都和过早卷入性有关。幼儿诱惑理论:所有神经症的根源原因是在儿童经验中过早引入性。后来,1897年,弗洛伊德在给弗里斯的一封信中宣称,这些性经历中的大部分很可能从未发生,只是愿望和渴求被错误记成了关于事件的记忆。幼儿诱惑理论:病人的神经症所解释出来的冲突、幻想和冲动不是源自于外部的污染,而是来自于儿童心灵本身。神经症中的性不是常规的异性性交,而是接近于性变态中的性,包括的身体部位不只是生殖期和交媾,也包括嘴、肛门和吸吮、排便甚至看。
但是为什么性会成为如此有力的生活中问题的诱发因素呢?
驱力理论。心灵可以释放触动它的刺激。刺激分为内部和外部的。内部刺激中最核心的是性本能,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产生的一系列紧张,需要通过活动获得释放。【性有许许多多的支流。它并非起源于生殖期,而是散布在多种感觉中,谓语许多不同的身体部位,在生命的第一年通过许多不同活动而激发】。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性欲的冲动在成年期以伪装的(神经症症状)和未经伪装的(性变态)的形式保留。幼儿性体验的大部分内容是社会化的成人心灵不能接受的。最理想的情况是将这些内容转变为升华的、目标受抑的形式满足。【成人经验的河流由其幼儿源头的流水延续而来,只是原来的水流经过交汇、伪装、混合,成为表面上看来的整体】。大量成人功能的建构不是为了提供经过伪装的满足形式或有效防御,就是提供满足与防御的复杂结合,后者更常见。以肛欲期为例,儿童强烈希望在他想排便的时间和地点排便,制造脏乱,但社会化需要对这些愿望设立一套复杂的抑制和限制。成年后,肛欲期的冲动的表现:有些人洁癖——防御;有些人无法忍受整洁——满足。
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通过阉割威胁解决。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超威概念,其中自我理想作为“俄狄浦斯情结的后继者”来解释父母价值观的内容化,这些价值观内化与解决俄狄浦斯挣扎同时发生,其内化控制住幼儿性欲。但弗洛伊德在解释女孩儿的俄狄浦斯情结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阉割威胁小。【Chapter 8 分别讨论了男孩和女孩不同的发展路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基本材料是由冲动和防御编织而成的。
从摒弃幼儿性欲理论到1920年,弗洛伊德认为性驱力是所有冲突和心理病态的根源。 1910-1920年之间,关于攻击、施虐和权利的问题在弗洛伊德的临床描述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20年之后,弗洛伊德引入双重本能理论,赋予攻击与性在驱动心理过程的基本本能能量根源上的同等地位。1920年之后,弗洛伊德对人性看法变得阴暗,认为压抑的不仅是无害的性愿望还有死本能衍生出来的破坏性。弗洛伊德和早一代的精神分析师对个体和社会的关系的理解发生变化,压抑是一种避免人们伤害自己的社会控制形式。由此弗洛伊德从早期的卢梭的内隐的政治哲学转向更加黑暗的霍布斯主义。(扩充阅读,《文明及其缺憾》(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
20世纪20年代初,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愿望和冲动是与阻抗冲突,而非与意识和前意识冲突,阻抗实际上也不是意识或被意识所了解的,防御似乎也是无意识的,冲突发生在无意识内部。地形模型作为描述冲突的地图已经不够充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结构说描述心灵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主要是围绕父母形象组织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