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做一件事100天,看看自己有什么改变。
D010,2017年8月10日 第二周 林语堂 周
一、今日小理论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
什么是大众传播?一对多、有专业的组织和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通过媒介进行的大规模传播活动。
网络社会里的大众传播:许多大号,从传播模式,人员与内容设计,以及覆盖面和渗透率上,都形成了一种新的大众传播。
此外,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社区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去中心化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事实是,腿比脑子更彰显了个人选择。
所以,大众传播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随着技术愈加厉害;技术千姿百态,但使用技术的,永远是有着相通内在规律的人。
接下来,我们所提及的沉默在螺旋理论,最开始,就从大众传播对受众在影响得到了启发与灵感。
理论内容:沉默的螺旋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该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网络时代?依然成立。)
这给我们在启示是:
1.我们听到的信息,所谓的主流观点,未必是正确观点,可能仅仅是强势观点。甚至有可能是少数人的观点,只不过他们弄的响声大。
2.你并没有被孤立,你的意见也不是怪胎,很有可能有许多人是你的知音,只不过我们都在沉默。
3.控制舆论的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抢占第一波话语权。
生活中的延展: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沉默的螺旋”。
大学生寝室、交际的饭桌上、大选时期、社会热点事件,热门影视作品,等等等等。
二、今日电影推荐:《让子弹飞》
豆瓣评分:8.7
最想推荐的,其实不单是这部电影,而是最终张麻子制造胜利假象的桥段……
三、今日好文章
1、《脸与法治》
“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也不为过。”(内容:学习幽默反讽;技巧:旁观。形式:学习语言精简,方法:删后成立,合并同意。)
把“面子现象”讽刺完,才给笔者留出了下文巨大的拓展空间,作者利用这个大空间,开始丰富起文章的维度。
于是,接下来不止于脸面,作者开始把“脸面意识”与整个国家的“法治意识”结合起来谈。
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面子意识——虚荣攀比——谋私权某特权——法治建设的绊脚石——社会风气浮夸——反作用到人民的面子意识。
拓展思考:面子意识的来源?同样与家族文化圈有关——生命之流理论。
全文都在用幽默与反讽的笔法,十分犀利泼辣,字字诛心。(鲁迅的“鞭子说”)
2、《知识上的鉴赏力》
开门见山: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
1.脑子里只有信息没有观点,终极状态顶天也是个人工智能都能取代的机器,绝非智识的高境界。
好学者的标准:学、行、识
2.一个人必须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迷信权威,不轻易被唬住,才有可能培养起鉴赏力。
承接上文,想做到“识”,必要有胆,当然,有胆也必须得有识,否则就成了蠢勇。
敢于与一切的流行与狂热保持一定距离,给自己的脑子留下独立判断的空间。
3.将鉴赏力鉴别力引入当时的教育领域,戳到了病症。
一个可怕的链条:教育大批量的人——依照死板的标准进行——为了标准则产生了文凭——有了文凭就有了等级——有等级就有了分数——为了给分和考试方便,便只能考一些标准化的记忆信息——进而教育中丧失了鉴别力和鉴赏力的考量——进而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此处可以拓展延伸,开一个脑洞,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初衷,并不是这个呢……到底是傻还是有计划……)
4.“我们”(指个人与整个教育及国家设计)必须放弃知识可以衡量的观念。我们必须放弃那种有量度的,千篇一律的,被动的填塞见闻的方法,而实现这种积极的,生长的,个人的欢乐的理想,文凭和分数的制度一旦取消或不被人们所重视,知识的追求便可成为积极的活动,因为学生至少须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然而学校无形当中给学生的答案是为了读而读,使得学生兴趣被扼杀。)
知识的追求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干
3、《读书的艺术》
1.读书的好处
开掘人生体验+“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我认为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关于阅读的“摩擦力”)
2.读书的目的
“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此处反对阅读功利化,注重阅读对人潜移默化的熏味儿影响。)
读书确实能改善心智,但人不能抱着这样的死目的去阅读,不光影响效果,还越读越觉得无聊。(此处有林语堂的阅读观,此人生平阅读量既大又杂,且越到后期越挑冷门书读。)
不享受过程,只抱着附庸风雅的目的去阅读,只会竹篮打水,只记得书名。
3.好的读书法是什么?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
4.关于阅读的一些林语堂个人看法:
(1)挑自己感兴趣的读,自然能构成一幅文化地图(有商议)
(2)一些书也分时候,不同时候读有不同体会
(3)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了一本书(文本共建)
(4)找到一个自己最心爱的作者(千招会不如一招鲜)
(5)文学情人吃光了三四个,自己也成了作家
(6)此篇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义务读书与苦学派做法
(7)此问题解决后,关于读书的时间地点的纠结,也就烟消云散了,形式不重要,重要是自己有没有那个心境(此处还提了一下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懒,是一种高热状态),有点无为无不为的意味在里面)
(8)最后一段好喜欢:这篇小记是她晚年丈夫已死的时候写的。当时她是个孤独的女人,因金兵侵入华北,只好避乱南方,到处漂泊。(留有余力,侧面展现了阅读对人的影响)
4、《写作的艺术》
读懂此篇需要了解一下林语堂提倡的“性灵文学”。
“性灵说”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中的一种艺术创作主张 ,发于晚明,活跃于清朝中叶,主张直报性情,反对模仿,不拘格套,强调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情实感(有点像电影《死亡诗社》的教学理念)——主要在诗歌散文领域,主张自然天性的释放。
林语堂拿了过来,文风主张幽默、性灵、闲适,逆当时主流而上。这篇是他性灵写作的一个感慨抒发。
拓展:其实中国的许多传统艺术形式:诗歌,散文,小说,绘画,都有性灵的影子,与西方完全两种理念。
林语堂的性灵文学
(1)重个性风格、轻技巧
(2)对文学的欣赏也要有感而发,真情实感
(此处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 平淡去肤浅无味只有毫厘之差。 作家若元气不足,素养学问思想不足以充实之,则味同嚼蜡。)
(3)关于作者的笔调。强调行云流水,初学者先模仿文学情人(自己),再摸出自己的笔调。
(4)接下来关于文人、思想家和学者的清晰划分,是他和当时鲁迅论战的理论支撑。
(5)性灵派:词达而已。
(6)闲适风格:文章始能亲切有味。
(7)何谓美:浑然天成,用意不用力,以气御笔,造势借势。(注意:无功者练太极,终是一场空。)
四、今日收获:
1、沉默的螺旋理论:我感觉这种现象在体制内非常普遍,通常是在各种会议中,总是强势的领导的人首先摆明观点,多数人都是符合,或者沉默。
2、随着韩大爷的解读,对林语堂先生的文章,风格也略微有了一些了解,“幽默、闲时,性灵文学”,文章多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幽默的比喻,讽刺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的人自己去回味、去领悟,像是讲了一个黑色的笑话,或者是冷笑话,笑完之后,想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从多方引证,古语、国外名师的话语,看上去很啰嗦,但能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出处,以及先生观点的正确性,论证严谨,语言幽默,值得学习,有些烧脑,韩大爷解读很到位,如果不跟着韩大爷的解读,自己断然是没有兴趣读下去的。
还需,反复阅读、回味。幽默也是一种力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