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通过阅读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实录,我对这一理念更加深了理解:“统一”,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我对照于老师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无论是语文“工具性”、“文学性”,还是在二者的融合上,我做得差得太多了。 过去总是觉得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太差了。看了于老师的课堂,我才知道差的不是学生,而是自己,是自己做的太不够了。
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很重视阅读,而于老师的阅读教学又是从字、词、句等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入手,让学生在长期积累中慢慢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让他们从最初的只能听,到慢慢的学会读和说,再到最后的写,一步步地掌握语言,并能自如地用它来表达情感。
《草》中,“原”的理解,于老师巧妙的先让孩子用“原”组词。然后再多些词汇中找出正确的解释。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原”字在本文中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而对“离离”的理解,于老师用图画的形式来解释,引导孩子说话,“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在孩子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还进行的语言训练。而在学生懂了“离离”的含义后,要求学生把“离离”结合上下文说得具体一点,再具体一点,把读和说结合起来。而在对小草生命力评价时,于老师在“坚强”和“顽强”上下功夫,使孩子不仅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差别,更感受到了小草的生命力,触摸到了诗的思想内涵,这样细节的处理,不正是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巧妙融合吗?反思自己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理解、读、说、思想教育几乎是孤立进行的。
《狐假虎威》的课堂中,于老师在学生对“假”、“窜”理解错误和不到位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于老师让孩子给“寻找”“管理”这两个词造句,以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梅兰芳学艺》教学中,于老师通过多读来着重让孩子理解“料子”“紧盯”和“注视”等词语的意思,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又通过辅以体态动作的读来加深对词句所含情感的理解,在这里,通过读来理解词语和体悟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
《翠鸟》一课中,于老师用大把的时间和语言引导孩子理解“翠”这个字,而我在讲这一课时,从来没有想过“翠”字还需要去理解。
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引领孩子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燕子》中的“小圆晕”“五线谱”“黄绿眉眼”等词的理解,通过于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不仅理解了这些词语微妙的意思,还体会到其中的美。《倔强的小红军》中的“疲惫”,孩子在理解中也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辛苦。《再见了,亲人》中的“雪中送炭”,在阅读中理解的同时,还感受到中朝军民的情谊……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循循善诱,于老师着眼点不仅仅是理解某一个词,而是授人以渔,培养提高孩子们理解词语的能力。我觉得最可贵的还是于老师把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中,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字词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层层剥笋,环环紧扣,不仅能帮助学生体会汉字意思的微妙,而且能快速地进行说话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能带动对句段的朗读和理解,使学生能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收获知识,培养情感。
理解字词句的方法语文老师可能都知道,也会运用,但像于老师这样将字词句理解巧妙融合在阅读中的,却很少有人做到。因为在这种融合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对照于老师的语文课堂,反观自己的课堂,对字词句的理解和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仅仅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必须的教学环节,没有细节,没有方法的指导和引领。更谈不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了。
我认真地体悟着于老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精神。然后,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希望自己的课堂不再那么糟糕,自己也能如于老师那样,讲一节孩子乐意上的语文课,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