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把做事情当做学问来研究学习的人,需要学习的东西 会越来越多,这样会使身心乏累疲惫。而按照道的原则来做事情的人,会把事情简化,抓住主要矛盾,这样就会使身心轻松自在。不停从外界汲取知识学习而不知反思人,学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却毫无建树。因为从外界学的东西都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是永远学不完的。只有把学习的东西化作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所成就。
所谓为道者,就是把知识消化吸收简化为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先益后损的过程。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的话,所以学只是一个前提,而不是目的。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损之又损,以至于到了不带目的做事情的境界。只是单纯的做事而不求回报结果,则事情没有做不到的。看似矛盾的一句话, 实则蕴含至理。那些有所大成就,大创新之人,无一不是“无为”之人,他们只是把做自己的事情当做热爱,当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为”做事,方能专心致志。古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和这个差不多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不为自己利益做事,但为众生利益做事,罗大论博士是这样解释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如果想成为天下的领导者,必须无为而做事,不为自己利益而为天下众生利益做事。如果为了得天下,为了己私利而得天下, 就不会取得天下,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当年毛主席领导共产党进行革命,正是因为其不为自己,而为百姓利益的善心,所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十九: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有道的圣人是没有自私自利之心的,他们都是以百姓的意志和想法,作为自己的意志和想法。事事以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事事以百姓利益为重,这样才是合乎天道的领导者。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对于善良的人,以善良之心对待;对于不善良的人,也以善良之心对待,这样才是真正的善。对于诚信的人以诚信对之,对于不诚信的人,也以诚信对之,这是真正的信。“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说明圣人眼中无善恶,无信与不信。所以,圣人皆善之,信之。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阂之:,歙歙,我自己没理解是什么意思,但大多解释为协调和谐的意思。得道之圣人,在管理天下时,常常把自己的心态调和到混混沌沌的状态,无志无求,以顺天下。百姓都喜欢关注耳目所听闻看到的东西,圣人却关闭耳目,更多地去观照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