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那天,我应邀参加了兆文清老师的新书出版新闻发布会。
我是一大早从廊坊赶回学校的,只为见证这位我最敬重的老师和长辈的重要时刻。
兆老师在大学里教授的是理工科的专业知识。但是他本身又对文学知识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在诗词方面。
兆老师在退休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多少年如一日的笔耕不缀,让人惊叹,也让我由衷敬佩。
兆老师身患帕金森综合症多年,非但没有被病魔打垮,还钻研出一套与病魔相对抗的“三字经“,拿去与病友分享。
从而做到与疾病和谐相处,带病养生的生活状态。
是什么样的心态和毅力,让一个清瘦的年近八旬的老人活出如此强大的内心和精神世界?!
这许多年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兆老师仍然孜孜不倦,以细水长流、永不停歇的做事风格陆陆续续写出了四千多首诗词,从而集合成了《古韵今声》一书。
兆老师是满族人,对满清历史很有研究,从而写出了《清朝史话》和《满族风情》。
兆老师喜欢品读《红楼梦》,深入研究之后写出了《红楼夜话》。
这样的才情,这样毅力,这样的坚持,岂是常人能及……!
我与兆老师相识有许多年。大概在我还是个黄毛丫头的时候吧!因为,他与父亲是跨专业的同事。
说来惭愧,后来的我凭着几首拙诗进入了晚钟诗社,并有幸认识了卢玉昆老师,陈玉昆老师,张锦诚老师等等。
他们都是曾经在教学岗位上最最优秀的教授,在这些父辈的重量级别的老师们帮助下,我也曾发表过几首诗词。
后来,我因为陪女儿读书而离开学校七年有余,这中间虽说也曾经回去过,但也都是来去匆匆,很少做过多停留。偶尔见到兆老师时,也只是很短暂的交流而已。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的思绪再次飞回到了十多年前,刚进晚钟诗社时的情形,老师们虽说都已是退休年龄,但个个神采飞扬、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谈吐不凡。
我喜欢同老师们在一起,不仅仅可以学习到诗词的平仄押韵,诗味意境;还可以学习到老师们为人处世的作风,做起事来一丝不苟的态度,积极又认真,使我受益匪浅。也对后来的我在对待人生态度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终于,上午九点钟时,我如约来到了目的地——学校小礼堂。见到了久违的兆老师。
感觉兆老师又瘦了,但精神很好,思维依旧清晰敏捷。但是,我的心里却有种百感交集之情……。
忽然从心底涌出一种念头,我离开了七年,将女儿培养成了211院校的大学生。但我也失去了与老师们相处学习的七年时光,甚至在心底为没能陪着他们一起变老而感到丝丝遗憾。
也许这便是人生吧!得与失之间只一线之隔,甚至有时得便是失、失即是得……
只愿在今后的岁月中,请兆老师多珍重身体,更得上天庇佑,继续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航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