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读三毛

有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我带着几位日本的学生兼朋友读三毛。之所以选择三毛的作品,是为了她们学汉语的目的,三毛的文字相对其他作家的作品,更显得简单、明白、晓畅。三毛的文章以真性情取胜。共读了三毛的三本书:《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三毛的文字,不仅感动了日本的学生,也感动了我。下面的文章就是在读三毛时相关感受的集合,现在把它们合在一起,在2021我的本命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发出来,纪念那一年多共同读书的生活。

(一)读懂三毛

撒哈拉沙漠

三毛,一个用生命去跋涉去寻找的灵魂书写者,她笔下的万水千山究竟感动影响了多少人,恐怕永远也无法统计清楚。或许,就在你的身边,就有她默默的阅读者,就有被她的文字感动到哭的人。

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在某一天因某种机缘聊到三毛时,他说他高中时开始读三毛,读到《哭泣的骆驼》,感动到晚上偷偷地在被窝里流泪。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二十多年的岁月疏隔,说起当年读到的三毛,依旧和青春年少时一样动容。

也是因着某种机缘,在某一天,带着一群国外的朋友开始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这一读就读出了无数的爱和感动。

一个韩国朋友说:“三毛的一生不平凡,过着充实自己心灵的正直生活。 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看着自己想看的东西,住在自己想住的地方。三毛爱撒哈拉沙漠的风景,热爱撒哈拉沙漠的人们,也爱上了撒哈拉的伤痛。爱被出卖的娃娃新娘,也爱被骗婚还执迷不悟的店员。三毛的人生就是撒哈拉本身,这一事实感动了我。”

一个日本太太说,在三毛的文字里,她看到了自己想做但却做不到的事情,她说感谢三毛,三毛扩展了她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自己人生的缺憾。是三毛让她看到了世界。是三毛教会她如何去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三毛让她感动的是勇敢、自由、宽容、善良……

据说,三毛生前带着她的执著流浪了全世界的54个国家。现在,在她身后,她的文字也已走向世界。三毛最著名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已被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日文、荷兰文等出版,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走向三毛前世的故乡,那片凝聚着三毛乡愁的大漠。

三毛文章中提到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大鸟

三毛的文字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全世界的那么多人为之痴狂,能让那么多的人按照她的指引,追寻着她的脚步,走向撒哈拉,走遍万水千山。走进三毛的文字世界,你会发现,那里的辽阔,那里的深远。三毛用一颗善良温柔的心,带着你在这辽阔深远的世界里漫游,让你学会宽容、学会豁达。你会发现你内心的渴望,渴望走出自我的狭小,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即使你足不出户,你的灵魂也可以三毛的文字中飞越千山万水,到达自己向往的彼岸。

苏格拉底劝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断地寻找自己的过程。三毛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带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寻找去发现。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三毛给了我们让梦想飞舞的天地。每一个都是孤独的,三毛让我们从容面对人生的孤独。

其实,三毛只是用她朴实的文字写出了真实的自我。每一个认真读过三毛的人,都会从三毛的文字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然后,在生活的某一个瞬间,突然懂得了三毛,懂得了自己,于是,也就懂得了人生。

撒哈拉沙漠

(二)《哑奴》读后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的一篇散文《哑奴》读哭过很多人,相信每个读了这篇文章的人,心中都会黯然伤神,为了那改变不了的悲苦命运。

读过文章后,哑奴被卖时呆滞的样子一直在脑海里闪现。三毛说哑奴的“眼眶里干干的没有半滴泪水,只有嘴唇,仍然不能控制地抖着”,我一直在想,哑奴的眼睛里为什么没有泪水?三毛的描写是写实还是艺术的真实?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有爱就会有泪水,难道哑奴对那片大漠没有丝毫的感情?还是哑奴已经麻木于自己奴隶的命运?

我在给学生讲这篇文章时,问过学生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大概是两个方向,一是哑奴不愿意在这些人面前哭,哑奴是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他知道哭泣也解决不了问题,也许最大的坚强就是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就像他曾对三毛说的,他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他的心是自由的。二是哑奴已麻木于自己的命运,他可能不是第一次被买卖了,对于这样的事,他已视为寻常。

我倾向于第一种答案。

在读文章里,我想起了臧克家的诗《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他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他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他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他抬头望望前面。

哑奴在炎热的中午也曾把头沉重的垂下,哑奴也是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哑奴应该也是有泪只往心里咽。

当命运的鞭影在眼前晃动,哑奴也只能抬起头望望前面。

(三)夏日烟愁

《夏日烟愁·1982年的西班牙》是三毛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一个相识于撒哈拉沙漠的老朋友——夏依米一家的故事。

三毛和夏依米一家是在撒哈拉沙漠认识的,在三毛和荷西结婚的时候,夏依米还是他们两个人结婚签字的证人,那时的夏依米是西班牙政府在撒哈拉的公职人员,他们一家的生活富贵康乐,夏依米的太太巴洛玛是位全职太太,三毛经常和她一起做针线。

后来,西班牙军队从撒哈拉撤离,在撒哈拉的西班牙人纷纷回国,三毛就和夏依米一家分开了。

再相见时,是在加纳利群岛上。时间是1980年,那个时候,荷西意外去世已七个月了。夏依米一家的到来,给三毛带来了一种家人的感觉,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总是在一起度过,谈起当年在撒哈拉的点点滴滴,充满了伤感,同时也有温馨的回忆,撒哈拉沙漠那美丽的风景是他们之间共同的记忆。

离开了撒哈拉的夏依米一家生活每况愈下。夏依米一直找不到工作,又有两个孩子要养活,生性敏感脆弱的巴洛玛整天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终于垮掉了——眼睛瞎了,双腿麻痹。他们没有办法,只得离开加纳利群岛,回到巴洛玛母亲的故乡——西班牙的一个小村庄。

三毛是在1982年回到加纳利群岛的家中是才知道夏依米一家已经为生活所迫离开了。三毛就飞到马德里,通过发电报找到了夏依米一家。夏依米开车来马德里接三毛去他们乡下的家,三毛在那里住了近十天。

三毛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夏日烟愁》,夏日是指她和夏依米一家见面的时间是在夏天,烟愁,是指见面时彼此的愁苦之情,那愁苦之情如烟似雾地笼罩着那个夏日。

夏依米和巴洛马的“愁苦”来自于找不到工作,生活的无着落;三毛的愁苦来自对夏依米一家的担心和挂念,来自自己对他们现状的无能为力,也来自荷西已去,自己孤身一人,相识满天下,但那个最知心的人已走了。

作为朋友,三毛竭尽全力地在帮助夏依米一家,想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但大厦将倾,三毛的一已之力轻如鸿毛。在文章的最后,已在美国的三毛给夏依米打电话时,得知刚刚找到旅馆前台工作的夏依米又因为旅馆生意不好而被裁员了,雪上加霜的是,巴洛玛又病了,被送到了马德里……

文章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那重重的烟愁还沉重地弥漫在读者的心头,久久不能离去。

读《夏日烟愁》,可以感受到三毛对朋友的一片真心。三毛在去夏依米乡下家中的时候,买了很多的食物。留在那的时候,又出来为夏依米家买了两车的可以储存的物品。临走的时候,除了给自己留下一百美金,剩下的钱全部留给了夏依米。

在夏依米家中的那段时间,三毛帮他们家做饭、洗碗、收拾家务。用在台湾学到的方法帮巴洛玛治病,请求牧师帮助夏依米一家,在离开了之后,还一直在汇钱接济他们。

这些,都是最真实的三毛,最真性情的三毛。

再读《夏日烟愁》,文章中的几处景物和细节描写让我难忘。

三毛到了她的朋友夏依米家以后,便忙着下厨房给朋友一家做点好吃的。夏依米的两个孩子在家里只煮了马铃薯等着三毛来吃。三毛知道朋友一家的窘境,在来的路上买了很多的食物。因为巴洛玛双腿不能走路,所以不能下厨房,三毛便充当了主妇的角色。

三毛当然很累,吃过饭后连碗都没有洗,就上床睡觉了,这也只有在老友家才会有的事。三毛用她那传神的笔写出了西班牙山村之夜的静美,她写道:

夜很静,山风吹过山冈,带有呜咽的调子。院子中不断传来砰一下砰一下的响声。
三毛问和她同屋的两个孩子那是什么声音,孩子回答那是苹果被风吹落在地上的声音。这一个“苹果落地声”的细节描写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第二天,和朋友一家在院子里聊天时,三毛说:

院子里花是野的,随便的开着;一条老狗懒洋洋地躺着,也不理人。那是一条很老的狗,从撒哈拉沙漠开始就在朋友一家,巴洛玛一直不舍得丢弃,从撒哈拉带到加纳利,又从加纳利带到了西班牙。这老狗就像他们的家人一样,现在也加入三毛和朋友的聊天之中,只是这条老狗只是懒洋洋地听着。
当三毛和朋友聊起撒哈拉的往事时,这条老狗说不定会心有灵犀的,想起在撒哈拉沙漠中的那些岁月,那些事,那些人……

(四)可怜天下父母心——读三毛《背影》

一字字
一词词
一句句
都是三毛的泪水凝成

对荷西
是无尽的追怀
是无尽的思念
是无尽的不舍
……

对父母
是深深的愧疚
是深深的疼爱
是深深的感怀
……

最爱自己的人
自己最爱的人
都在自己身边

只是
那个大胡子男人
突然地去了
疼得三毛
痴痴傻傻

本想一辈子结伴同行的
可终究是
痴心妄想
……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

三毛为荷西做了
十字架和墓志铭

自手为最爱的人
为荷西
做了这世上最后的一件事
……

《背影》中更让我感动的,是三毛父母对三毛的关怀和爱。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在三毛父母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万里迢迢,从台湾坐飞机,飞越了千山万水,飞到了加纳利群岛。想着是和女儿女婿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没想到,却又一次看到了命运对女儿的又一次打击。

正如同三毛在文中所说的:“守望的天使啊,你们万里迢迢地飞去了北非,原来冥冥中又却保护了我。”

冥冥中,似乎一切都有安排!父母是孩子的守护天使,三毛的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守护着自己这个一直让他们担心的女儿。这次又是这样,在三毛最痛苦的日子里,他们朝夕陪伴着自己的心爱的女儿!很难想像,在荷西去世的那一段日子里,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三毛将会如何度过?

三毛在墓园里陪着荷西呆了一天,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有父母有等候,有母亲捧上一碗汤,虽然没有心情喝那一碗汤,但那一份关爱,已经给了三毛活下去的力量!

父母那一句句看似唠叨的问候,当时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在事后的某一个时刻,当你不经意间想起,你也许会潸然泪下!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就是父母亲那一句句当时让你烦不胜烦的唠叨!

当三毛深深在沉浸在失去荷西的痛楚中时,父母亦是感同身受。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女儿了,他们看着痛苦中的女儿,心也同女儿一样在流血。他们远远的注视着女儿的一举一动,他们把女儿放在了自己爱的篱笆中,用自己一句句的关怀,一个个的眼神,一次次的陪伴,温暖着女儿那一颗痛苦难挨的心。他们祈祷着,自己的女儿能挺过命运残酷的打击,为此,他们愿意为女儿去做一切可能或不可能做到的事!

三毛也深深地知道,父母是多么的爱自己!三毛说:“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妈妈)便不肯委屈我一秒。”天下有的父母都是这样的,只有还有一丝气在,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委屈,父母那双老硬的翅膀只要还能扑腾,就会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可怜天下父母心!
祈愿天下的父母永远平安康健!

(五)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迷航”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三毛从台北出发,一路经过瑞士、法国、西班牙,最后回到了荷西意外去世的那个小岛——拉芭玛岛,来到了荷西的坟前。

“荷西,我回来了,几个月前一袭黑衣离去,而今穿着彩衣回来,你看了欢喜吗?”
“荷西,我永生的丈夫,我守着自己的诺言千山万水地回来了,不要为我悲伤,你看我,不是穿着你生前最爱看的那件锦绣彩衣来见你了吗?”

三毛把《梦里梦外》《不飞的天使》《似曾相识燕归来》《梦里花落知多少》四篇文章放在一起,称为“迷航系列”。其实要表达的就是自己在从台北到加纳利群岛这一段“千山万水”的航程中,自己一直处在一种“迷茫”“如在梦里”的状态中,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荷西——自己永生的丈夫,自己不远千山万水来看的那个人。

三毛在这篇文章中写了对“死”的预感,只不过她预感错了。她以为将要死去的是自己,没想到是荷西。她一直在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总是在上车,上车要去什么令我害怕的地方,梦里是一个人,没有荷西。

这个梦让三毛以为自己在不久以后会死去,所以她特别珍惜现在和荷西在一起的时间。来到拉芭玛岛以后,早上买过菜以后,就骑车去海边看荷西,即使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三毛甚至偷偷一个人去公证处写了遗嘱。有一次,她对荷西说,要是我死了,你一定要再娶,如果你不再娶,我的灵魂是永远都不能安息的。

荷西听了,说:要是你死了,我一把火把家烧掉,然后上船去飘到老死……。这话和贾宝玉说自己要去当和尚一样的决绝。

由此,可以看出,三毛和荷西两人之间的爱情是怎么样的。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用这句话作为文章的题目,也用这句话作为这本书的题目,这其中包含有三毛多少痛彻心扉的眼泪啊!

在美丽的大西洋海边,在美丽的加纳利群岛,那里有三毛和荷西梦一样美好、自由、幸福的生活。可就是在这样的“梦”里,那一朵最美的“花”落了——荷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荷西离开了,三毛的生活也断了。

三毛说:“家里失了荷西便失了生命,再好也是枉然。”

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是在最美的梦中,丢失了自己最珍惜的东西,然后,从梦中醒来,无从寻找。

这首歌,曲调很怀旧,歌词很简单,但是却感人至深。文章的最后,三毛听到的那首歌,是一首老歌,名字就叫《梦里花落知多少》。也许,三毛文章的题目就是从这首老歌中来的。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

(六)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三毛“迷航”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写的是三毛从维也纳飞到西班牙马德里,来到荷西家里,与荷西的家人和邻居见面的一些小事。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到在荷西去世之后,三毛和荷西的家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三毛对西班牙、对马德里的感情,了解到三毛在荷西去世之后的心境。

三毛一直把西班牙当作自己的“第二祖国”,这里有她最爱的人,有她喜欢的语言。但荷西去世后,这一切似乎都变了。三毛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说到:“离开我的第二祖国不过几个月,乍听乡音恍如隔世,千山万水地奔回来,却已是无家可归。好一场不见痕迹的沧桑啊!繁忙的机场人来一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归程。”一个“无家可归”当中,有着多少无法言说的孤独和凄凉!荷西的去世,让三毛经历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沧桑”,孤独的三毛到了这里,再往前走,却是望而却步了。

三毛说:“马德里是不去的好,能赖几天也是几天,那儿没有真正盼着我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们读到的也全是凄凉、无奈、孤独、悲伤。

中国有一句古语:人走茶凉。这句话用在三毛身上很是合适,荷西走了,荷西家人对三毛的态度也不一样了。有荷西在,大家是亲人;没有了荷西,大家是路人了。

荷西离开了这个世界,除了留给三毛的是无尽的悲伤和孤独外,还有那幢加纳利群岛上的大房子。这座大房子,是三毛的,也是荷西的父母的。这幢房子,现在是荷西的家人和三毛之间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在巴塞隆纳的游乐场里,三毛孤独地坐在一条长凳上,看着游乐场里的“红男绿女,挤挤攘攘,华灯初上,一片歌舞升平”;看“半山上彩色缤纷,说不尽的太平盛世,看不及的繁华夜景,还有那些大声播放着的,听不完的一条又一条啊浪漫的歌”。置身在这样欢乐的夜里,三毛似乎暂时忘记了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在这暂时的快乐里,三毛说:今天不回家,永远不回家了。

荷西不在了,三毛的家在哪里???

(七)不飞的天使

《不飞的天使》是三毛“迷航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文章写的是三毛从瑞士的洛桑坐火车去巴塞尔,然后再去哀庭根的朋友拉赫家,在拉赫家住了一晚,然后后坐飞机去维也纳的堂哥家。

文章的重点是写在朋友拉赫家感受友情的温暖,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深深的温暖、温馨,但在这温暖、温馨中也有着更深的悲伤、孤独,这种孤独和悲伤是三毛今生都无法摆脱的。

题目《不飞的天使》该如何理解?是指像拉赫、达尼埃、歌妮、奥帝等这些人间的挚友?还是别有所指?这篇文章,除了这个标题,内容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主要写三毛和朋友们的聊天。

这些朋友,是三毛和荷西共同的朋友。如今荷西不在了,一个圆圈少了一段。三毛在火车站见到歌妮、达尼埃、安德列阿时,这样写道:

我们四个人都紧张,都想掩饰埋藏在心底深处的惊骇和疼痛,而时间才过去不久,我们没法装做习惯。在我们中间,那个亲爱的人已经死了。

这见见面,应该是荷西死后,三毛和这些朋友的第一次见面。一个活蹦乱跳的人突然间就没有了,这在人的心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巨大的虚空。要有多久,这个黑洞、这个虚空才能被填上?

而当三毛来到拉赫的家,看到拉赫时,三毛说:“我很累!全身什么地方都累。”说完,三毛就泪如泉涌。后来,在他们聊天的时候,三毛又敲敲胸口对拉赫说:“拉赫,我这里死了,这里,你看不见吗?”

这是荷西的死留给三毛的巨大打击,让三毛身心皆疲,心如死灰。

三毛在文章中说:“世界上,我只认识一个安静的地方,就是我海边的家,还要什么呢?我只想安静简单地过完我的下半辈子。

这是三毛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也是她最想要的。但是,这又何其艰难!安静简单的生活,这一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其实是最难达到的!因为,一个安静的心,因为荷西的去世,三毛再也不容易得到!


三毛在撒哈拉

所以,三毛一直在放逐自己。在文章的开始,三毛坐在开往巴塞尔的火车上,当火车在一个小镇上停留时,三毛说:“我几乎想站起来,从那儿下车,淋着寒冷的雨走出那个地方,然后什么也不计划,直走到自己消失。

当火车一站又一站地穿过原野,那原野上的春天的绿,在三毛的感觉里也是寂寞的,三毛又说:“其实还不太晚,还有希望在下一次停车的时候走出去,还来得及丢掉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做一个永远逃亡的雨后。

这些,都是三毛最真实的想法。

但,还没有到开始的时候……

(八)梦里梦外——迷航之一

三毛的“迷航”系列文章共有四篇,分别为《梦里梦外》、《不飞的天使》、《似曾相识燕归来》、《梦里花落知多少》。这四篇文章写得虚实结合,有现实、有梦境;写现在、忆往昔、想未来。

从实的一面讲,之所以称为“迷航”,是因为这四篇文章的内容大概写三毛从台北出发,坐飞机经过瑞士、维也纳,然后到西班牙、到加纳利群岛这一飞行过程。

从虚的一面说,之所以称为“迷航”,是因为自从荷西去世以后,三毛的精神世界一直处于“迷离恍惚”的状态,荷西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三毛在精神上从未和荷西分开过,他们两个的精神还有一起飞行,只不过这种飞行不再那么地真实,致使三毛有时甚至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

“迷航”系列第一篇的《梦里梦外》写得就是这状态。

《梦里梦外》中所写的梦的主题是“离别”,是三毛一个人的“远行”。根据文章,这个梦在荷西还没有出事的时候就有了,做梦的时候在丹纳丽芙岛(三毛房子所在的岛屿)。自从这个“梦”出现后,就经常来“纠缠”三毛。后来,三毛去荷西工作的岛屿(拉芭玛岛)时,这个梦来的更加频繁。

“然后,一个阳光普照的秋日,荷西突然一去不返。”
“我们死了,不是在梦中。”

三毛说的是“我们”,意思就是荷西和她。
三毛一直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所以她在《归》里说,“死,只是进入另一层次的生命。”

荷西去世之后,三毛一直在以某种形式和荷西进行着“灵魂对话”。这一点,三毛在好几篇文章当中都流露过。在这篇《梦里梦外》说得更是清楚。

三毛说,在梦中,“我们没有语言”;在梦中,三毛可以听到别人的话,但别人听不到三毛;在梦中,和三毛交流的方式是一种“思想”的“传递”,是从心到心的直接“传递”,并不通过语言,不通过声音。

还有 56%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