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的《皮囊》其实很早就看过一些的。那一年应该《皮囊》刚出版不久,女儿还在上初中,周末或晚上送她去上补习班后就去台州书城蹭书看,《皮囊》就这样在书城翻看了小半本。书其实蛮吸引人的,但我却一直没有买下来,也没有去书店把它蹭看完。我觉得前面那几篇,倔强的母亲、瘫痪的父亲,《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看起来太过于沉重,看了心里堵的慌,看的人泪奔,于是我选择不买不看。虽然我知道这个世间有很多苦难,有很多沉重话题,但一直以来,我会不自觉的排斥太过于沉重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这是一种选择性的视而不见,是一种逃避。蔡崇达的《皮囊》里,作者深刻的经历和锋利的文笔,那种透彻心扉的痛,那种把自己回忆撕开的残忍,就是我想要逃避的那种感觉。
这次出差,包里刚好有本台州发电厂悦读365发的一本《皮囊》,犹豫了片刻,还是顺手带上。坐动车出行,一直就是阅读的好时光,在动车上再次翻看这本书,还好,没以前那么堵心,大概经历多了一些,心也比以前更硬了些。生活很悲伤,生命很顽强,《皮囊》的前面几篇,描写的是阿太、父母生活,是一部家族磨难史,虽然作者刻意冷静叙述,却能让人感受挣扎、愤怒、绝望和不甘,那种悲辛交加人生际遇,那种笑中带泪的酸与涩,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相比之下,后面的篇章,更像小镇青年的成长史,我、阿小、文展、厚朴……那些鲜活的身影,从小镇出发,或务实或缥缈或荒诞的,怀踹着理想最终却是碌碌平庸,荒度岁月,最终成了一群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书的后半部分,在豆瓣上遭人诟病,认为与前面的篇章相比,从写作手法和情感上都显得份量不够,甚至指责作者有凤凰男的优越之感。
但我并不排斥后面的篇章,与前面苦难家族史的非虚构相比,后面几篇略带点小说虚构的味道,尤其是《厚朴》那一篇。厚朴(Hope)和“我”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恣意而张扬的青春,要去经历各种生命体验,另一面却是严格的规划和自律,为心中设定的目标步步为营,最终厚朴失败了,Hope is gone,而“我”却成了别人眼里的成功者。理想膨胀而现实骨感,作者像一个医生,把手术刀划向自己,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了一次深入彻底的自我解剖,作者的写作是直诚的。
书的最末,作者在空白书页里写下一段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