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玄析微,明理见美
——高三《美的历程》阅读实践
一.阅读的背景
高三二模后,《卡拉马佐夫兄弟》最后的阅读报告完成,离高考只剩一个多月了。我和学生约定,高三要读两本书:《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美的历程》。这时候是放弃读《美的历程》,以全部的精力去做题,还是继续阅读《美的历程》,将之作为高三复习的补充和调剂?这是一个问题。
在征询了学生的意见之后,我们决定继续阅读《美的历程》。因为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通识读本,对学生养成中国文学文化史的视野和格局,提高对论述文的阅读能力和对美的理解力都很有帮助。即使对高考复习而言,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美的历程》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利用其中的文言文进行文言文练习、利用其中的文本进行概括和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训练。但是,毕竟还剩一个多月了,怎么处理好阅读《美的历程》和高考复习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这个时候应该以高考复习为主,在最后的时间内把高考的考点最后再梳理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美的历程》的阅读只能在不妨碍高考最后复习进度的情况下见缝插针地进行。
二.阅读安排
1.阅读进度安排: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这本书进行一些必要的剪裁。一个多月的时间肯定读不完全书,我把全书梳理了一遍,决定把本书中关于绘画、器物、雕塑和建筑的篇幅去掉,尽量从文学的层面来阅读本书。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龙飞凤舞”因为比较重要,所以第一节“远古图腾”和“原始歌舞”略读,第三节“有意味的形式”精读;第二章“青铜饕餮”删去不读;第三章第一节“儒道互补”精读,第二节“赋比兴原则”略读,第三章“建筑艺术”删去不读;第四章第一节“屈骚传统”略读,第二节“琳琅满目的世界”和第三节“气势与古拙”删去不读;第五章“魏晋风度”精读;第六章“佛陀世容”删去不读;第七章第一节“青春、李白”和第三节“杜诗颜字韩文”精读,第二节“音乐性的美”删去不读;第八章第一节“中唐文艺”删去不读,第二节“内在矛盾”和第三节“苏轼的意义”精读;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删去不读;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和最后的结语精读。
2.时间安排:
每周读一章,主要是在周五,一节课阅读,1-2节课讨论。有时候视高考复习进度,阅读可能放在课下。受到三模考试的影响,“屈骚传统”这一节我们只是略读,并未进行讨论。到高考结束前,还算顺利地把所有预定章节阅读并讨论结束。
三.教学策略
这是一本学术性比较强的通识性作品,不能像小说一样强调感悟,而是应该运用它去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顺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我没有像小说阅读那样让学生每章去写感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梳理、理解和探究上。
1.每章设置主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关章节。
说实话,高考兵临城下,选择读书还是需要定力的。好在学生并未因此成绩滑落,愿意跟着我一起读。而在最后可能高考的功利性的因素需要更强一些,这也是难免的。因此,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在每一章都设置了不少阅读题目,每一章都带着主问题去阅读,梳理文章。这样的主问题,主要牵涉相关章节具体概念和内容的理解。我要求学生尽量在原文中勾划句子,在原文的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问题的回答来。我设置的问题有这么一些:
第一章:(1)原始歌舞的特点是什么?(2)有意味的形式是什么?
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章:(1)先秦之后第二次社会形态变异的表现有哪些?(2)人的觉醒表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是文的自觉?
第七章:(1)盛唐之音是什么?(2)盛唐之音有什么样的特征和表现?(3)杜诗颜字韩文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第八章:(1)深刻的内在矛盾是什么?(2)苏轼的意义在哪里?
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的三个阶段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学生在阅读书本的同时,带着问题思考。这些题目就相当于一个个论述类文本的题目,既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进行了阅读,强化了理解,也顺带着训练了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
在阅读完成之后,我们会一起就着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讨论的最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总结。这些问题是理解相关章节的基础,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谈得上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之后才能谈得上探究。
试举第五章《魏晋风度》的第一个问题为例:
先秦之后第二次社会形态变异的表现有哪些?在第一节的开头就有过比较明确的表述,分为三个方面:(1)经济:战国秦汉的繁盛城市和商品经济相对萎缩,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推广,大量个体小农和大规模的工商业奴隶变为束缚在领主土地上、人身依附极强的农奴或准农奴;(2)政治:分裂割据、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站住了历史舞台的中心;(3)社会文化心理:两汉经学崩溃,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代之而兴。
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一方面继续训练他们的归纳和概括能力,也算是另一种的论述类文本或者附加题的材料概括题训练。尤其是,我们三模前后考了一次其他市的二模卷,里面论述类文本就是选的《美的历程》的结语,这次之后学生阅读《美的历程》更起劲了,可能是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阅读和高考的确是有关联,而且是能够对高考有所帮助的吧。
2.以学生的问题为主,进行讨论探究。
其实在读本书的开始,我是想要放弃让学生提问这一环节的。因此在开始的第一章“龙飞凤舞”中,我是带着学生一起读的。一方面的考虑是学生结束一种新的类型的书籍,可能会比较陌生,以老师讲解的形式来进行可能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归根结底,我还是对学生不放心,生怕他们读漏了或是读不到位。但是在带着学生读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发问的习惯,他们会问一些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再加上,讲解《美的历程》这样的书籍显得有些枯燥,哪怕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不要说学生,我自己也觉得进行得非常累。我幡然醒悟,一切的讨论和探究还是要建立在学生的阅读的基础上,不能由着教师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来做。因此,从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开始,我恢复让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学生除了在阅读文章思考我布置的问题以外,还需要提出一个自己觉得有困惑、有价值,或是自己觉得对理解文本有帮助的问题。
果然,只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他们会给你很多的惊喜。学生的提问证明他们的确读得很仔细很深入。
(1)有些问题显示出了学生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野。
我们第一次讨论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在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有学生问:先秦提倡的理性精神和西方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有何异同?还有学生问:儒家传统的礼制与三纲五常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宗教么?“圣人”和“上帝”有什么区别?
我们从后一个问题出发,把两个问题合在一起解释。我首先带着学生去书中寻找答案,先秦的理性精神是一种“实践理性”,“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做抽象的玄思。”找到这里,前面两个问题也就得到了解释,中国的理性是基于社会现实的,是一种实践理性,因而中国的“圣人”也是社会性的,而西方的上帝是“非理性”和“超世间”的。中国的理性一位基于社会现实,它强调情理的中和,强调将日常的伦理和心理融合与社会生活中,而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则是强调人的理性认知,摆脱对宗教的依赖,科学认识世界和自身。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当然,我们的课并不是哲学和历史讨论课,我们所有的问题都要基于文本的阅读,在此基础上略作延伸,不做宏大的玄思。
类似的问题还有譬如:魏晋的“人”和西方文艺复兴提出的“人”有何异同等。
(2)有些问题显示出了学生对于全书前后内容的勾连。
在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的讨论中,有学生提问:《桃花扇》透露出对整个人生的空幻之感……在讲苏轼的时候便已经强调,《桃花扇》所表达的与苏轼表达的空幻之感有何异同?
这样的问题,促使我们回到前面文本再仔细阅读。我们尽量通过文本提供的信息来出发,完成我们的判断。第八章p167-168说:“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而到了《桃花扇》这里,个人的空幻伤感已经变成了一种时代的情绪,《长生殿》、《桃花扇》乃至纳兰词中都有体现。我带着学生重新阅读文本的时候,发现这种时代精神“或痛定思痛或不满现实,对社会生活面作了较为广泛的接触、揭露和讽刺,从而具有远为苦痛的现实里是批判因素。这正是他们走向下一阶段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在倾向。”在这里,我们通过学生的阅读完成了从苏轼到明清感伤主义思潮再到清代批判现实主义的勾连,学生虽未发现,但是敏锐了感觉到了其中的内在关联。而且这个时代的感伤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更回到了第一章的内容。
类似的问题还有:先秦理性精神与魏晋风度人的觉醒有没有关系等。
(3)有些问题显示了学生敏锐的批判性思维。
在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的讨论中,有学生问:先秦的理性精神这么高,为什么后来中国在科学等理性领域没有大的成就?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是可以结合另一个问题“先秦理性精神究竟是什么”来理解。先秦的理性精神拜托了原始宗教,回到了世间,它强调的是情理的平衡——“中和”,关注的是将日常心理伦理融合在社会中。因此这种理性是一种实践性的、现世性的理性,这可能和西方纯粹理性有所区别,因而中国在实践性上有许多伟大的成就,而在理论性的方面则稍逊。当然,这是带着学生根据书本得出的推测不在乎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在问题的引领下,实现围绕文本纵横古今的思考。
类似的问题还有:如果只依靠药和酒来满足精神的需求,还算得上自觉么?
……
学生的问题很多,我们并没有办法全部讨论。我们一般是选择一些重要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本的问题来探讨,由内而外,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想的深入。
3.和过去三年的阅读和学习进行勾连
《美的历程》这本书涵盖了文学史的很多内容,具有纵贯性。高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诗经》、诸子散文、《史记》、《世说新语》、唐宋诗词、唐宋八大家、明清小说等方面的内容。在阅读具体章节的时候,可以联系课内的内容来进行勾连,强化课内的学习。
比如说,在阅读“先秦理性精神”这一章节的时候,讨论中对于中国理性精神,可以联系孔子的很多言论,来强化学生的理解。有学生问:怀疑论的世界观是什么?可以联系孔子的“祭神,如神在”来理解。
在阅读“魏晋风度”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联系高二曾经读过的《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以及《世说新语》的很多小片段来进行讨论。
在阅读“盛唐之音”以及其他唐代相关章节的时候,书中出现了大量唐代的诗歌,这些诗歌大部分都是学生学过的,这时候联系文本,让学生读一读,谈谈在这里引用这些诗歌,印证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或是在这里重新读了这些诗歌又有了一些怎样的新的感受。
……
4.以纵观的眼光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一章一章的阅读过程,也是一种中国文学文化史的巡礼。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复习已经学过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外,还可以顺带积累一些额外的文学文化常识。这样的积累是有序列性的,按照历史年代的排列,让学生整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教师也可以利用默写的机会抽查学生的梳理和记忆情况。这种书里也是一种文学文化常识的复习,它虽然不全面,但是每一个内容都是镶嵌在阅读的活动中,是活的东西,不死板。学生记忆起来不枯燥,而且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因为关注这些文学文化常识而更加深入。
5.以整体的眼光看待中国美的观念的嬗变
其实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前后的联系和变化。有学生就曾经问过:为何先有李白对美学的突破,再有后人对杜甫规范的认可和依循?这就隐约注意到了文学史发展的一些脉络和规律。
在阅读了整本书后,限于时间,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再做读书汇报或是论文写作了,我就带着学生做了一个全书的梳理。我们把目录好好地读了一遍,发现中国美学观念的一个发展变化。从先秦的情理平衡再到汉代的征服世界,再到魏晋的消极避世,再到盛唐的积极进取,到了中唐之后又开始独善其身,到了明清开始关注世俗,体现了一种“情理平衡——征服世界——消极避世——积极进取——独善其身——关注世俗”的变化倾向,这也正符合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的变化规律,作者在书中也多次提到。在其中,我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突破——规范——解放——再规范”的一种变化倾向,这也是美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得学生对美学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当然,这样的梳理,是老师带着学生,在阅读完全书之后的一个梳理,不免有些粗率,因为在复习高考的过程中,也是有很多应考的内容需要完成。《美的历程》也只能是勉勉强强地读完。
四.总结
其实,《美的历程》只能算是匆匆读完,有很多遗憾。讨论得有些匆忙,结束得有些草率,计划中的一些内容并没有完全得到实施,限于课时,有些很好的内容只能忍痛割爱。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读完了。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我认为这是学生有好处的,不仅是对高考,而且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而学生也认同我的观念,每次的讨论和提问他们都很积极配合,使我非常感动。
我一向认为刷题对提高成绩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实践证明的确如此。高三学生依然需要思维深刻的学习,这样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好处,对学习成绩也同样有效。
因此我认为,高三最后的阅读,是对高考复习生活的一种调剂,也是一种学习的继续深入。高三不应该只有刷题,高三也应该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的高三生活,肯定要收获成绩,也更应该收获对其一生成长重要的东西:广阔的视野,深刻的思维,敏锐的眼光,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
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杨赢
2018.4《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