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称“无巴掌日”。
昨天,一位黑龙江4岁女孩,被继母打的颅内出血,嘴巴被剪刀剪破,全身上下都是伤口,现在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作为一位妈妈,看到小女孩伤痕累累的影像,真的很揪心和愤怒,是什么样惨无人道的妈妈,对一个小女孩下如此重手?
真心希望小女孩能够脱离危险,重获健康,也希望她能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家庭。
教育孩子可不可以动手,该不该体罚,一直是家长们讨论的热点。
有些时候,小孩子顽皮起来,真的很惹人讨厌,很多家长在一些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没忍住打了孩子。
过后,则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
小孩子从一岁以后开始有了叛逆的苗头,在两岁到三岁达到高峰。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好奇心很重,喜欢探索世界,想弄清楚所有的事物。
再加上处于语言的爆发期,爸爸妈妈会发现原本见人就笑的小家伙,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翻箱倒柜,不听管教,特别喜欢跟家长对着来,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想事事都顺他的意。
两岁,便是老一辈人们口中说的第一个“狗都嫌”的年纪。
今天夕屿妈妈和大家一起讨论下面对两岁孩子的逆反期,家长应该如何管教。
面对话都说不全,却希望命令全世界的小家伙,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容易使孩子养成暴躁的性格。
你的样子会深深的刻在孩子的脑子里,潜意识支配着他也成为这个样子。
打孩子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表面上迫于压力服从管教,内心只会想方设法的报复家长,为以后的亲子关系埋下隐患。
那如何正确的管教,让熊孩子能够闹腾但健康的度过逆反期呢?三个方法让你不动手扛过孩子的逆反期。
01 前瞻性管教
前瞻性管教是基于对小孩的了解和认识,提前预见问题的发生。
在问题出现之前,先制定好问题的解决办法,当问题来临时,便会有所准备,家长不会脾气暴躁,自乱阵脚。
家长可能会说如果我提前预设的问题,跟实际发生时的问题不一样,提前预设又有何意义呢?
我们成年人应该体会过很多次提前做准备带来的好处,做的准备从来无法完备,但总会比事情发生时临时应对会好很多。
比如带孩子去逛商场的时候,进商场前,提前跟孩子沟通好不买玩具、不哭闹,如果哭闹就马上回家,那孩子如果真的哭闹,你也不会掉入情绪的漩涡,而是实施计划里的行动,带孩子回家。
02 简洁、具体的语言沟通
管教孩子时,语言应该极致的简洁,字数尽量少,能用5个字说清楚的,就不用15个字。
这个年龄的孩子语言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他无法听懂家长说的每一句话,所以家长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语言一定要简洁。
有一些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只是没有听懂家长的话。比如孩子在沙发上上蹿下跳,你担心孩子掉下来,可以直接说,“从沙发上下来”,并非“宝贝,快从沙发上下来吧,在上面跳很危险,你受伤了怎么办”。
孩子可能对“危险”“受伤”这些词还没有完全的理解能力,越多的语言越容易让孩子无法理解你的话语。
除了言语简洁之外,对孩子说的话一定要具体,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动作。
我们经常看到在玩具店,有小孩蹲在地上哭喊着要买某个玩具,爸爸妈妈在旁边抱哄、讲道理都无济于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 家长可以采用前瞻性管教的方法,但语言一定要具体。
“爸爸妈妈希望你乖乖的”这样的话,在孩子心理无法形成印象,爸爸妈妈可以试着换成“逛商场的时候要待在婴儿车上”,或者“不能发脾气”等等。
如果你想要管教孩子的行为有很多,那就按重要性排列,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机会,一个一个的解决。
想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只会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管教是一场修行,不能冒进。
03 坚定而温柔的态度
家长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坚守规则,孩子们好奇的天性,对于规则往往都会表现出试探甚至挑衅的态度,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坚决,自己要先做到不犹豫,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意识。
比如孩子在吃饭时间,不想吃饭要玩儿游戏,那就等下一顿饭点再吃,中途不要加餐,不要心软,坚持几次,帮助孩子培养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坚定并不是训斥,威胁,而是以温和的态度面对眼前这个挑战自己权威的孩子。
激烈的态度只会引起情绪上的反抗,达不到真正的管教效果,我们成年人在情绪激动时,是不是也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呢?
面对逆反期孩子的淘气、挑衅、试探,家长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制定好规则,并一以贯之。
不纵容,不打骂,在坚定且和善的氛围中,让他安全、健康的度过这段时间,为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稳定的性格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