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股票投资的人,几乎都会知道江恩、本杰明·格雷厄姆、巴菲特这几个不同时代而又是如此响亮的名字,他们是不同时代的投资宗师,也代表了不同时期公司的特征。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导师,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自打格雷厄姆后,价值投资成为一股清流,投资人开始真正发掘公司的价值机会。格雷厄姆之前的江恩则是交易大师,通过寻找交易机会的策略获得利润。格雷厄姆之后的巴菲特则在导师“捡烟蒂”的价值洼地投资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费雪的价值成长理论,把单纯的价值投资理念提升为“”与不断创造价值的卓越公司共同成长以获取长期收益“为目标的投资战略,并获得了世界首富的巨大成功。若仔细研究不同时期的投资策略及不同时期的公司状况,几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时代赋予了这三位大师成功的机遇。
江恩的时代,当时的公司比较初级,市场监管也很不到位,科技水平相对较落后,公司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都尚不成熟,那个时期资本市场就像赌场,交易策略更为重要。格雷厄姆的时代,经历了1929年股市大崩盘,全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后随着美国股市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二战后经济复苏再到繁荣,科技水平跨越式提升,公司经营理论和实践有了长足的进步,企业的价值及其价值增加原理也逐步清晰。巴菲特敏锐地洞见了公司价值成长基因,并发现了品牌溢价、特许经营等无形资产给公司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因此坚持对长周期的优质潜力公司进行长期持有,从而获得了长期巨大的复合收益。把握时代机遇是投资获取成功的关键,巴菲特可谓是是把成功发挥到极致,通过控制或间接控制部分投资的上市公司,从战略上把握公司的发展方向,使得这些公司更有效率更有价值,反观很多短视的企业经营者往往忽视了对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追求,或者不明白一些看似“有利可图”的行为其实是对公司长期价值的损害,等到出问题时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比较远了。其实经营者更需要具备投资大师本领,这样才能使得公司有长远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增长动力。
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人疑惑,巴菲特为什么在扑面而来的互联网科技大潮中裹足不前,个人认为这与巴菲特喜爱轻资产、消费类公司,尽可能回避资本开支大的重资产公司的投资理念有关,互联网科技公司往往研发投入巨大,试错成本极高,同时,科技产品大多符合摩尔定律,迭代速度快,价格下降幅度大,公司的商业价值判断不容易把握,长周期价值增长就更难把握,而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人,最注重的是确定性和避险,这也许就是巴菲特在互联网科技时代未有更大斩获的原因。
随着苹果、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强势崛起,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爆发出极大的财富聚集能量,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网络效应、协同效应、共享经济、全球化分工协作、通讯技术迅猛进步等为互联网科技公司平台型巨头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个新的伟大时代正在扑面而来。。。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历史把机遇赋予了亚马逊及其CEO贝索斯,我认为贝索斯应该是至少和巴菲特不分伯仲的价值投资大师。正是对企业价值及其价值长期增值的理解,贝索斯才会对亚马逊抱有坚定的长线思维模式,才会和巴菲特一样十分重视亚马逊的自由现金流,才会形成客户至上、Oneday、外部组织内部化、内部组织外部化、离职奖励金等文化特色,才会有不同业务飞轮效应等。这一切都是基于效率和价值增值考量后的行为。
苹果8000亿美元、亚马逊近5000亿美元的市值只是这个时代开启时的一个里程碑。比起苹果,亚马逊更值得认真研究,亚马逊20年的成长路程,几乎完美地见证了互联网科技公司从实现平台红利,到创造出几乎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实现千倍价值增长的奇迹。错过亚马逊,巴菲特和芒格为此公开表示了这是一个重大错误。当记者问巴菲特为什么会错失亚马逊时,巴菲特只说了一个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