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鸣
熟悉我的连载作者都知道我是一个错别字大王。当然这并不是我有意而为,本来我以为自己的大脑已经够迟钝了,没想到我的双手竟然还跟不上它的节奏……
以前我打字出错的情况并没有现在这么明显,至于后来我成为错别字大王是因为我两年前做了一件当时看来有点作死的事情:改!打!五!笔!
1. 五笔太难,不学!
我是在2001年上了高中才开始接触电脑,初期本来想学五笔输入法,因为当时有好几个朋友也是学五笔。他们给我找来一本五笔打字法的教程,看到那些字根和口诀我心里就发毛。我是一个很笨的人,对于任何复杂的事物都会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反感和抗拒。学了五笔两天之后我就放弃了,义无反顾地投入拼音输入法的阵营。我最初使用的是系统自带的“智能ABC”,这并不是一个好用的输入法(也有可能是我没有找到它的正确打开方式,之后“拼音加加”和“紫光”开始流行,智能ABC 渐渐被大众抛弃。)一个暑假过去,我的拼音打字开始慢慢熟悉。当时我的打字速度远远谈不上快,但习惯了之后会发现拼音打字来来去去就是那几种组合。打字久了发现不需要在心里拼写,双手也能很自然地作出反应,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
我觉得自己拼音打字的速度应该算可以的,有意识地快速打字,一分钟大概能打120字,准确率在90%以上。对比同期学习五笔的朋友,我觉得自己的打字速度比他们要强不少,一度还有点沾沾自喜。说实在的,我觉得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用拼音输入法是可以应对自如的,但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拼音输入法会因为重码率高的问题而造成一些不愉快的体验。在我开始写小说之后,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一再令我受虐。
我之前一直用全拼输入法,写文时间长了会有一个问题:累。一般写作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我可以一天写一万字以上。在成就感满满的同时,疲累感也是满满的,手指会酸痛,即便后来用了手感最软的红轴机械键盘也避免不了这个问题。再一个,写小说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自创的名词,对个人自定义词库的依赖性很大。在输入法云功能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每一次重装系统或者重装输入法都是一件纠心的事情,本来已经用得得心应手的词库要重新创建,让人挺痛苦的,特别是第一次打出某些名字,要翻几页才能选好。用拼音写文需要盯着候选字列表,很容易分神,也常常为此打断思维。比如常用的TA就有三种情况:它、他、她。每次打TA就要分心去选,对于我这样一个很难做到一心多用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很不愉快的体验。
2. 拼音太烦,不用!
两年前因为某些原因我陷入了创作的一个低谷时期,那段时间我的心态很差,常常感到烦躁不安。而写文过程中因为不断选字造成的不良情绪越来越多,到了某一天我突然忍受不了,一气之下就决定放弃拼音而转学五笔。其实细想起来,也不见得是一时冲动,说到底那不过是导火线,将我过去写文多年来对拼音输入法的怨恨引爆了。而且那段时间我确实需要停一下,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我总觉得我还会在小说创作上花上很多时间,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学习一项受用一生的技能也是一项不错的事情。
在经历过几年工作的锻炼之后,现在我对学习新的东西并没有当初那么抗拒,而且慢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在网上找资料,弄清楚五笔的拆字规则。然后下载了一个名叫“五笔打字通”的学习工具进行练习,这个软件有一个地方做得不错,它提供拆字图解,对五笔新手来说这个功能挺有用的。
我直接打开软件,从字根键位开始练习。我没有背字根口诀,我感觉五笔打字最终的结果应该也是跟全拼一样,不需要记住,而全凭身体习惯作出反应(两年之后我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字根练习大概花了两天时间,键位熟悉之后我就开始常用字的练习。最初还需要看图拆字,接下来尝试不看图,自己去摸索着拆字。摸索得差不多了, 我开始真正实操,用五笔写作。我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不断练习,要经过大量练习才能得心应手。从那时候开始我再没有用拼音写文章。
我觉得最难的阶段就是开头,难在熟悉和适应,更难在前后落差太大。之前我用拼音可以一分钟输入超过一百字,而现在我就算是写一句简单的话都要超过一分钟,两者的体验差距是天渊之别。这种想快却死活快不起来的挫败感很折磨人,我在“低谷”呆了很长时间才忘记身处“高峰”的快感,慢慢适应这种蜗牛输入速度。
后来我发现,虽然输入的速度确实太慢,但一天下来写文总量也是一个我可以接受的数字,大概有一两千字的样子。《人在风里》这部短篇小说就是我用五笔写出来的第一部作品,大概花了一个多月,也是一个我可以接受的时间。所以慢不是一个问题,只要耐得住也能有可观的产出。后来我看了一篇文章,谈到如何提高写文质量,其中最简单有效的一条建议是:写慢一点。回想起来《人在风里》这部作品也确实比我之前写的作品要好一些——这一点我内人也少见地跟我意见一致。
3. 拼音与五笔的对比
大概在一年时间里,我的五笔输入都不顺畅,而当初学习拼音输入大概只花了两三个月就比较流畅了。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编码量之间的差别。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拼音输入来来去去就那些编码组合,打多了很容易记住这种顺序和节奏;而五笔因为重码率低,几乎每个字的编码都不同,身体要记住的编码数量是拼音的很多倍。大概在一年多之后,我才发现常用字可以不经思考直接打出。
其实学习五笔以来,我不是没有动摇过,有一段时间因为写作效率太低的问题,我认真考虑过要转回拼音输入法。但问题是,我发现我回不去了!我输入拼音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打出五笔码,两种输入习惯混在一起,很难分开来。在那种状态下,别说我要回到以前每分钟120字的速度,就连当时的纯五笔输入速度也比不上。后来我看到《变革也会有副作用》 这一篇文章,我发现作者说得太对了。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跟我情况很类似:
但这位老兄痴心不改,像愚公移山一样每天苦练不止,白天带着拍子上班,晚上抱着拍子睡觉,像是着了魔。经过好一阵的折腾,拍子反面贴长胶这一项技术练得差不多了,磕过去的球又低又转,但他整个球技并没有因为他掌握了这项技术而提高,名次反而从原来的第二降到了几乎是最后一名,细一分析,都是因为改用了反面长胶这项技术给闹的。原来的系统已经打破了,新建立起来的系统符不符合自己的特点,自己未来的“乒乓生态”将会是个什么样子,目前很难预测。退回去吧,木已成舟,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没见到利润自然不甘心,继续下去,前途未卜。这下可骑虎难下了,就这么一点点“改革”就引起了一系列的副作用,使这位老兄的乒乓系统产生了紊乱,成绩从山巅跌倒了谷底,郁闷了好久,现在还没缓过神来。
我想起一些武侠小说的桥段,如果要练成某项绝世神功,就必须先把自己的一身功夫全部废掉,从头开始。而我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之前的拼音输入习惯打乱了,现在正重建着另一套输入习惯。两种习惯并不兼容,所以我要么就是从头再练回拼音,要么就是继续用五笔。其实也不难选,拼音已废,五笔未成,其实现在两者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我当然选对我更有利的五笔输入法了。于是我不得不在五笔输入的不归路上再熬下去。
我不是速度流写手,如果能一天写上一万字我就觉得非常不错了。打五笔之后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达不到这个成绩,对我来说这是效率上的倒退,我一直为此介怀。直到某一天,我突然发现终于写够了一万字!
在此之后,后来也有过几次一天写一万字的经历。以前用拼音日更万字是一件很累的事,常常要写上一整天,写完之后手指会很痛。而用五笔写一万字则舒服很多,因为按键盘的次数明显会减少,而且不用纠结选字而伤神,写完后精神上也没有过去那么疲累。
越是往后我就越是觉得,当初下狠心学五笔确实是做对了。有些事情还没有做好,未必是方向不对,也可能是积累得还不够。
好了,还是说回错别字这个问题吧。其实我觉得这跟我的键盘有点关系,我用的是红轴机械键盘,按键很轻,反应灵敏,有时候聊天打字快,一不留神就会按错。但如果是平时写文章,我不用急着打字,写作上的错字率其实比打拼音要低不少。
确实,用了两年五笔之后我觉得这项技能的水平还不过关。对于一些生僻字我常常要试好几次才能打出来,有时候甚至只能用拼音打出来再反查五笔码。但应对现在的小说创作,我觉得目前的水平也够用了。
相比之下,以前用拼音写文的舒适程度是70分,现在用五笔写文舒适度是80分。辛苦了两年才提升了10分,但我觉得这两年辛苦功花得很值。拼音打字这条路我走了十几年,觉得已经是不能再突破了,70分就是尽头;而五笔这条路80分还只是一个开始,我觉得还会有提升的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写文体验正是我写小说七八年来一直追求的状态:可以专注于写作,不被选字打扰,而且可以写得轻松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达成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对从前的自己也算是有一个交待了。
4. 聊聊别的输入法
在学习五笔这一程,其实我也有了解过一些别的输入法,在此也花些笔墨简单介绍一下吧。
郑码
正如之前我所说的,我看重五笔的地方就是重码少。而具备这个优点的输入法并不仅仅是五笔,目前据我了解就还有郑码。以下关于郑码的介绍摘录于:【百度百科】
《郑码》以单字输入为基础,词语输入为主导,用2-4个英文字母便能输2字词、多字词和30个字以内的短语;在这种字词交融输入之下,输入一个汉字的平均码长是1.8-1.9键之间。他备有两个词库,分别收录25000和50000条词语。
《郑码》是一种形码输入法,使用郑码可以方便快速的打出国标扩充字库(GBK字库)里的2万多个汉字和GB18030的7万多汉字,极大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汉字的需求。
在常规情况下,《郑码》输入法可以方便、快速的打出GBK字库里的20902个汉字。比普通《五笔字型》能打出的6763个汉字要多打出14139个汉字,在超集字库下,郑码可以打出GB18030里面的7万多个汉字(支持到CJK-D字集)
我并没有深入研究过郑码,从我了解的信息来看,它并不适合我。首先,郑码不算是一种主流的输入方案,至少我身边的朋友没有听说会打郑码的。市场占有率低下的情况下,对输入法软件的支持肯定比不过其他的主流输入方案。如果一直用着老古董的输入法,那也是一件郁闷的事情。现在五笔输入法的更新速度就比拼音输入法慢了很多,而对于更小众的郑码,我不觉得它会比得过五笔。其次,郑码的优势在于对繁体字的支持,而这一点对我并没有吸引力。
双拼
关于双拼的介绍,还是看【百度百科】 吧:
双拼(也称双打)是一种建立在拼音输入法基础上的输入方法,可视为全拼的一种改进,它通过将汉语拼音中每个含多个字母的声母或韵母各自映射到某个按键上,使得每个音都可以用最多两次按键打出,极大地提高了拼音输入法的输入速度。这种声母或韵母到按键的对应表通常称之为双拼方案,这种方案不是固定的,现在流行的大多数拼音输入法都支持双拼,并且有各自不同的方案,还允许用户自定义方案。
现在常见的方案包括小鹤双拼、微软拼音2003、智能ABC、拼音加加、紫光双拼、搜狗双拼、自然码、小熊双拼、大牛双拼等方案。这些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韵母的键位安排。双拼是用定义好的单字母代替较长的多字母韵母或声母来进行输入的一种方式。例如: 如果T=t,M=ian,键入两个字母“TM”就会输入拼音“tian”。使用双拼可以减少击键次数,虽然需要记忆字母对应的键位,但是熟练之后效率会有一定提高。如果使用双拼,要在设置属性窗口把双拼选上即可。特殊拼音的双拼输入规则有:对于单韵母字,需要在前面输入字母O+韵母。例如:输入OA→A,输入OO→O,输入OE→E。而在自然码双拼方案中,和自然码输入法的双拼方式一致,对于单韵母字,需要输入双韵母,例如:输入AA→A,输入OO→O,输入EE→E。
双拼是在全拼的基础上改进的,本质上还是拼音输入,重码率大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它可以缓解“累”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准”的问题,而我更看重后者,所以也没有选这个方案。
速录
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叫“速录师”,他们一般现身于各种重大会议,将会议发言人说话的内容同步记录下来(可能会根据需要即时更新到新闻发布平台上)。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录入速度快,还要保证准确率。为了做得又快又准,速录师需要借助速录机来实现快速输入。
速录机是一种特殊的录入设备,它跟我们平日里用到的键盘有着很大的不同,输入规则也不一样。一般速录机是基于拼音规则来编码,每个键代表着某些声母或韵母。速录机在工作时是双手配合同时多键按下,基本上实现一次按下同时打出几个字,也正是这样它才跟得上说话的速度。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相关的视频,感受一下这种奇特的打字方式。
而对我来说,我平时写作思考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这种输出速度,反而有时候我写得慢一些,灵感会来得更多。对我们一般写作者而言,我认为没有必要用到这种技能。当然,如果你的脑袋运转飞快,常常有爆发式的表达欲望,那么你也可以试试学习速录。速录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极速录入的水平。
而在速录这方面,大家需要注意一下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速录机作为一款小众录入设备,它的价钱不便宜,价格可能会超过三千块。对一般消费者来说,这个价钱还是有点高的。
再一个,速录机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看看下面的图片,这些速录机是由不同的厂商制造的,样式和按键设计都不相同,所以它们的使用规则也是不一样的。初入门的人不好判断哪种型号的设备,以及哪一类录入规则更适合自己。由此引申的问题是:某个型号会不会以后会停产,自己习惯的录入规则会不会被淘汰?
在速录这一块我并没有作深入的研究,上面说的事项可能会有错漏的地方。对速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了解。
语音输入
老罗在前几天的产品发布会上推火了“讯飞语音输入法”,相信有不少朋友体验过语音输入的方便和强大。不过在我看来,语音输入可以用在平时的社交聊天,也可以作为一款写作素材整理工具。对于小说创作来说,语音输入并不能作为一项主力的输入法。讯飞语音输入法准确率达97%确实很厉害,但对写文章来说,97%的准确率是不够的。想想看,平均100个字里面有3个错字,6000字的文章出现180个错字,其实错字率算挺高的(本文字数就是6000字左右)。而且这是比较好的情况,就我自己这两天的使用体验来说,97%的准确率其实也不是经常可以达到,发音不清楚就会错字连篇,所以不是每人每时都能获得良好体验。自定义名词和标点符号是语音输入的硬伤,就算用语音输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后期也免不了要大修一番。
语音输入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高效,如果能接受它的不完美,在习惯一段时间之后,它应该能大幅度提高个人写作效率。我觉得语音输入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的输入法,现在的不完美会慢慢改善。电影《她》的主人公是职业写信员,他就是通过语音输入“写”出大量优秀的信件。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情节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