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妈妈问我:“在家里,你是唱黑脸还是白脸?”(更多精彩请微信关注公众号“学思研习社”,感恩有您。)
我说:“我不扮脸,黑白都是我。”
她一脸惊讶:“那孩子能受管吗?”
这个问题太宽,把我问住了,我应该说受管还是不受管呢?
因为的确有很多时候,孩子不由我控制,她总有自己的很多想法,我不确定那是不是和扮脸谱有关。
不过,黑白脸的管教方式,我是不赞成的。
《妻子的浪漫旅行》里,演员郭晓东曾说过,妻子程莉莎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很严苛。
他说,儿子吃块巧克力,都得先征求妈妈的同意,看到儿子央求的眼神,他特别心疼。
所以程莉莎转身后,他会偷偷地拿给儿子吃,并告诉儿子要保密。
另一位爸爸付辛博,听完郭晓东的话后,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会选择唱白脸。因为生的是女儿,爸爸需要扮演慈爱的角色。
他还谈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从小就是在父母黑白脸中长大的,他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
不可置否,黑白脸的教育方式是大多父母管教孩子的法宝。
很多人觉得一个家,总要有人唱黑脸,有人唱白脸,否则孩子要么容易宠坏,要么容易被严厉压得透不过气。
黑白脸是平衡宠坏与严厉的秤砣,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的爱。
比如郭晓东,在他看来,偷偷允许孩子吃妈妈不同意的东西,是在平衡严厉。程莉莎太严,那我就在宠爱上加一块尺度。
可孩子是活的,有自己思想和看法,他们不见得就能轻易被平衡。
妈妈程莉莎不允许儿子多吃巧克力,爸爸却偷偷地告诉孩子可以吃,这样会给孩子一种怎样的认知呢?巧克力到底能多吃还是不能多吃?听谁的呢?
大概他儿子多试探几次后,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哦,爸爸对我好,妈妈对我太严厉。爸爸容易妥协,妈妈很难妥协。
这个结论会让他学会一个行为:喜欢试探父母。
一个人只有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才喜欢去试探和猜测别人。
他不知道下次再吃巧克力,爸爸妈妈会不会同意。可能他会学乖了,去找爸爸求情,或者用其他的行为试探妈妈,譬如说哭。
哭是很多孩子用来试探大人的法宝。
你一定见过为了买玩具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的小孩,他们哭,多半都是在试探,大人会不会心软给他买。
如果一个孩子,心里很确定爸爸或妈妈,是个立场坚定的人,他大概不会做这么浪费力气的事了。
所以说,父母立场不统一,想靠唱黑白脸来平衡亲子关系,这其实对父母,对孩子都不是好事。
损坏了父母自己的权威,也破坏了孩子的规则感。
小时候有篇课文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说的是,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手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
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
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觉得这是父母爱孩子的另一种方式。可现今有了孩子,我不会怎么以为了。
作者是幸运的,他懂得自我内化,把父母的话放在嘴里细细嚼碎了,他体悟到了父母的爱。
可不是每个小孩都有作者的通透,知道体悟大人的用心良苦。如果换做是一个不太会“消化”的人,他可能会把“糟糕透了”当作当头一棒,彻底放弃创作。
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肯定,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同样,一句打击,也能让孩子变得一蹶不振。
父母教养的方式不一致,很像在反复归零,做无用功。
孩子做错了事,爸爸批评,妈妈或老人则心疼,要护着孩子。
孩子无理取闹耍赖,妈妈坚持立场不妥协,爸爸觉得算了,只要孩子不哭就行,从了他就是了。
做错事,被批评了,但又被归零了。孩子无法从错误的行为里认识到错了,因为他知道反正有人撑腰。
仔细复盘下过程就能发现:
父母唱白脸,即教养方式的不统一,才是孩子越来越难管最大的原因。
老一辈喜欢说,等孩子大了去学校有老师管教,就好了。
庆幸我没有做教师,否则我一定会被压力压垮。管教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要帮助他们重新改掉坏行为,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女儿去年幼儿园开学前,学校就举办了一次家长会,谈到了家园共育。
校长非常明确告诉我们:“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致,我们很难把一个孩子带好。”
她举例了幼儿园吃饭的例子:在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饭前都需要洗手,吃饭要好好坐在座位上吃,吃完一起去漱口。这项好习惯老师大概需要用一周的时间来培养,甚至更久。
但如果在家,小孩闹脾气说,我不想洗手,不想好好吃饭,父母妥协了,那这项好习惯就等于老师白教了。
在场的家长,有的还曲解老师的意思,说他是在绑架父母,要求父母跟幼儿园统一。
有这个想法的家长,大概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应该也很艰难吧。因为他自己都无法区分,什么方式对孩子最好。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其实也是在唱黑白脸,只不过是教养矛盾的升级版。
当然,并不是说要完全遵从学校的做法。
在我看来,一切对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利的做法,都是值得统一的。
教养方法要一致,不管对父母还是学校,都是不容易的。
人最难调整的就是自己的立场,无论对错,自己的认识总觉得是有道理的。
可教养孩子是相互协作的,需要父母家人、学校共同完成。
如果一味捍卫自己的立场,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争论谁对谁错,或者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管教孩子。
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大概也不会幸福吧。
父母都争论不清楚的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孩子又怎么知道呢?
对于教养方式达成一致,我想了一下,大概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父母相互沟通,尽量达成教养共识。
当然,如果实在无法达成统一,那也请别当着孩子的面,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你们不会教养孩子。
文章转自公众号:十分妈妈,感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