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周杰伦《蜗牛》
从小听着这首歌长大,但只是听过唱过而已,从没有理解过其深刻的含义,直到有一天,看完《把时间当做朋友》,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会善待那些努力的人……
俞敏洪给《把时间当做朋友》的序里这样写到。“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所以飞到顶端只需要一瞬间,而蜗牛只能从底下一点一点爬上去。这可能需要怕很久很久,也许爬到到一半会滚下来不得不重新开始,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但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到达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鹰是一样的。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雄鹰,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蜗牛精神。一步一步积累,也可以上我们想要的高度,时间愿意和积累的人做朋友,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确定的意义,而非虚度。”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雄鹰,但我也想看山顶的风景,所以我愿意做一只蜗牛。
振源私房课已经结束了,但是学习并没有停止。我仍坚持早上6点钟起床,看书,写晨间日记。我立下flag,每周要读一本书,一个月看三本书,写一篇读书分享。昨天在女儿的兴趣班门口的走廊里把《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看完,我有慢慢的收获感。不仅是单纯的完结了一本书,更是看完之后刷新认知的感觉让我满足,迫不及待的要写下这篇读书分享。
《把时间当做朋友》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很复杂,又爱又恨的感觉。恨的是写得太现实,语言太犀利,我潜意识里不愿接受他的观点,但是理智又告诉我他是对的。例如,李笑来说,成功需要有运气,你即使很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不要跟别人比,因为你不一定会比别人成功,你只能跟自己比,获得成长就好了。这真是成人世界的大实话,我们也只好这样来安慰自己了。他说速成绝无可能,但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速成的办法呀,如何月瘦30斤,如何一招学会PS。我们虽然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我们仍幻想自己能找到捷径,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么矛盾的思想,而李笑来在书的开篇就告诉我们要认清现状。总之他批判了很多正常人的思维,而我就是那个正常人那。因此,我曾经想,李笑来他一定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他自己肯定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喜欢吧,他说如果让每个人都喜欢,那这个人有多普通啊,让喜欢他的人情何以堪。哈哈,真的非常有自知之明哦。于是我百度了李笑来,以及他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
百度百科里对李笑来的标签是“中国比特币首富”,那时他正在创业找人投资,突然发现自己的比投资人还有钱,后来他自己就做了天使投资人。他做过很多职业,好像每份职业都做得不错。他曾在新东方当老师,于是出版了《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他认为7年就是一辈子,进入新的环境 第1年是拼命学习和适应,第2年拼命成长,第3年-第6年收获,第7年休息,准备下一个7年。于是7年之后又离开了新东方,开始新的创业。他说的苍蝇和蜜蜂理论,对我很有启发。把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分别放进两个透明的玻璃瓶中,瓶底朝着太阳的方向。蜜蜂是有方向性的,它会不停的冲撞瓶底,直到力竭死去。而苍蝇是一通乱撞,然后就出来了,怎么出来的不知道。在新的领域,可能你以前的经验都不管用了,固守之前的认知可能会想蜜蜂一样。所以我应该在苍蝇一样,在新的领域,给自己一段时间不断尝试和受挫,找到方向之后,再快速的野蛮生长。
看来李笑来的确是一个睿智的人。我看他的分享片段《7年就是一辈子》中说到,他的关键词,有两个我印象深刻。“开放”,正因为他的开放,创造了意外的好运。在2011年3月份就知道了比特币这个东西,有人会说他运气怎么这么好,却不知道在大家还在追求粉丝数的时候,他在推特上关注了1.8万的人,他必然会比一般人更早的获得比特币的消息。“随机”,不带目的性的做一些事情,反而会有意外惊喜。我们好像每做一件事情都会考虑价值,得失之间内心失去平衡。
本来是要分享这本书的,但是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写作者,因为本书行文之前的个人风格太明显了,我很少有看一本书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格。但是不管我喜不喜欢李笑来这个人,他的看法是又现实又犀利的。
说说读完这本书,我的收获。书中有很多观点,是值得去细品的。是那种你以前模模糊糊的知道这个概念,但是这一次被捅破窗户纸,直接的展示在你的面前,让你无法逃避的。我总结了几点。
关于现实
生活就是你要什么偏不给你,你要拿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如果你拥有的很少,怎么办呢?那就先努力的积累吧。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在这之前,区分哪些是必要的,重要的,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这样显得脚踏实地一些,
关于时间管理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能管理只有自己。首先要正确的感知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我每天早上都给自己安排好任务,例如今天我安排3件事情,1,联系10个客户。2,写一篇读书分享。3、确定好本周小视频的主题。我原计划读书分享2小时完成,结果我从下午3点开始写到晚上11点半了,仍没有完成。期间当然有很多事情打扰。女儿放学回来陪她做作业,给她讲故事,晚上还听了一个很有收获的分享。但是我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低估了写一篇文章需要花费的时间。我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准确的。
按照书中的教诲,我应该是这样的:一、正确安排事情。事情别安排得太满,挑3件最重要的事情。二、正确预估时间,可能写一篇文章需要3小时,其实还得看发挥情况,在3小时内高效的完成,尽量不要被别的事情打扰。三、按照计划进行。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先搁置。做原定在3小时以后要做的事情。这样避免不因一件事情打乱一天的节奏安排。
其次,如何提高效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及时行动非常重要。可能在做之前会有一些顾虑,害怕犯错,或者顾忌外界的评价。做了再说,因为完美永不存在,只有做了才有反馈,下次才能做的更好。另外,并行和串行的思考,要把目标分解成很多小目标,哪些可以并行,哪些只能串行。例如,我可以边跑步边听书,但是我只能先烧开水,再泡茶。最后专注非常重要。我发现大人物都是将手机设置为静音,隔几小时看一次手机,再回拨重要的电话。大人物们对自己周围的事物握有主动权,有超强的掌控欲望。
关于交流
如何听,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在倾听的过程中,要避免误入两个极端。避免全盘接受,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是不是有点傻?我们必须要了解到一个事实,对方说的可能不是事情的全部。例如我们听一个人分享他的成功经验,要知道,人们普遍存在认识偏差: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结于别人或是坏运气。所以他们会夸大自己的作用。另外,分享的时间有限,对方没有必要事无巨细的向大家回报,必定会挑重点,而人的大脑有遗忘痛苦的毛病,可能真正的困难他们不愿提及。所以我们要分析真正的成功经验。带着辩证的思维去倾听。另一个极端,避免过早质疑。过早质疑会让我们进入排斥状态,排斥接收信息,这样我们就永无进步了。我们应该把质疑留到最后,同时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让对方更好的表达,我们可以更好的接收到信息。
如何说,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通过努力积累攒人品,赢得尊重之后,才能让人重视你说的话。
关于人脉
人脉的本质是公平交换,如果你一直是索取方,你会没有真正的朋友。如果不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拿什么和别人公平交换。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例如金钱、地位、名誉。但是有些资源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例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只要正常的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
关于灵感
如果要持续输出,我也面临这样的困境。打算写这个话题,但是没有素材,或是想不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到底出自哪本书,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我很纳闷哪些专栏作者是怎么样坚持日更的,那不是一整天都在思考构思吗?但是从李敖的读书方法,以及万维钢老师《高手》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使用相同的方法,就是积累。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在接收的过程中已经将这些信息做好分类了,以后要写相关话题的时候,马上找到这些素材,就可以写了,效率大大的提高。
关于积累
本书精华!积累和复利有这密切的联系。复利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相信很多人都很熟,为什么大家对复利无感呢?因为很多人觉得,首先,人们觉得自己不见得有足够多的本金。其次,复利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积累才有显著的结果。但没有人愿意做这样长的等待。其次,每年利益增长太少。所以,最终复利就成了学校里学过,考卷上答过,与自己 没有任何实际瓜葛的概念。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就是人类的认知偏差吗?失败归结于别人,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呢?没有足够的本金?那就去赚呀。要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那就慢慢积累呀。每年的利益增长太少?眼光放远一点,看看以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