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对我昨天阅读《你怎么不回复我啊?》的所感。
成长环境对性格的影响成年以后很明显,有些东西需要自我筑垒、治疗得以愈合。
我小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虽然隔辈最亲,但也没少挨打。
小学时候淘气,我奶奶气得掂着棍撵着揍我,我就跑到一个砖堆夹成的空隙里藏起来,任她在附近喊找,我拒不应声,从夕阳落下直到天黑才敢出来,无奈还是得摸黑回家,以为回家能吃上饭呢,结果是栓上门来狂被揍屁股,问以后还跑不跑了喊我知道应声不。
中学时候,最怕大年初一,因为要去串门拜年,人家要来家给爷爷奶奶拜年,见面要问候要说新年好,我那时候就觉得过年说新年好和上学说老师好是一件特别假的事情,那时候就怕说话,心想啥时候不过年初一就好了,上大学后过年就会先回爸妈家,年过完了再回爷爷奶奶家,工作的那两年,有时候值完初一的班再往家赶。
我奶奶就说,我小时候也是个话溜子,嘴勤快着呢,现在就是不知道咋不爱说话了。
小时候是贪玩疯长,有吃有喝有三毛五毛零花钱够买包辣椒面食指沾着吃,夏天能买包汽水就满足,成长的那三五年所有的心思心事全在那近20本的日记本里了,再后来聚散别离失去看似无事一直走不出来,渐渐的就成了一个少言寡语的内向逗逼。
大概每一个安静而柔弱的人都是因为年少缺少共情,青春年少没有共情的对象,及至长大即使有共情的对象竟不知如何回应,有时对人冷漠,反而别人的亲近会让自己无所适从。
这种缺少共情造成的认知影响随即被带入生活中。
家人朋友有时兴冲冲的讲述一件事情,我们借以“呵呵”,“嗯”,“哦”,“啊”,“哈哈”代替,这些个没质量的回应,久而久之,他们不仅不再向我们讲述,还会渐渐疏离我们,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不信你试试。
所谓的回应,可以是感觉。
所谓的回应,是对对方想法、感觉和情绪的一种共鸣,你那些“呵呵”,“嗯”,“哦”,“啊”,“哈哈”算么。
如果爱,就给我一个回应,一个有质量的回应,别把一段很好的关系因为这些不质量的回应疏远了。
如果爱,就给我一个回应,一个有质量的回应,尤其是在面对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时候,别让家人伤心。
——21天之第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