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去年1月3日,我写了一篇年度总结与新年展望,题为“2020年的我们会更幸福吗?”现在看起来仿佛很可笑,那时的我根本不会预测到文章发布没过几天,我们就会迎来影响全人类生活的黑天鹅事件 - 新冠病毒。截止到12月29日著名音乐家傅聪(傅雷家书的男二号)因为新冠去世,在这一年中全球至少有133位名人因为这一突发传染病而黯然离世,包括各个国家的演员、歌星、主持人、政要等。而活着的人也深受疫情影响,不仅身体的行动被限制,更可怕的抑郁情绪每天都折磨着我们的心灵。
这些确实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但我还是想问一句,2020年的你,更幸福吗?对我来说,是的!最初想起这个问题,正是感受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我倾向于培养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准备好拥抱未知的机遇与挑战,心态平和地面对变化。
人生如搭车,来的人我们欢迎,走的人我们欢送,相信对的人终究不会走散。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新冠疫情并不是那么的不可预测,因为变化是必然的,只是或早或晚,或大或小,或主动或被动,但不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决定我们是否幸福的一直都是自己的心态。就像电影《美丽人生》中的男主角圭多,就算是在最残酷的纳粹集中营中,也不忘带给人们欢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一如他们最初相识的那样。
为什么我如此肯定的说“2021年的我们会更幸福!”?因为我最近想明白了一件事儿:成功是实现价值且获得认可,而幸福是自我满足的生活状态。获得成功有时靠运气,但是追求幸福却是每个人平等的权利。成功大小是可以拿来被比较的,但幸福度却只有自己知道。
有时我们盲目的活在别人眼中,追求所谓的成功(财务自由)和自律(你见过凌晨4点钟的XXX吗?)而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快速发展的社会所衍生的“成功陷阱”,我们沦为了所谓“成功”的奴隶。为经营别人眼中的成功形象而拼命努力,把不幸福当做成功路上的必经之路。我们究竟为谁而活?
在我看来,也许成功是幸福的赠品,可遇不可求。
2020年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创办了“壹零说事儿”这个公众号:
原创文章40篇,其中有6篇阅读量破500
共采访23人,累计采访时间约50小时,累计创作时间500小时
2020年初,我的计划是保持高质量周更。但后来因学业及工作压力,导致10月后出现阶段性停更,那段时间,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挣扎,甚至一度认为放弃公众号会影响自我身份认同感,就像电影《头脑特工队》中某个“人格岛”因此而坍塌。
当时的我,就像是要抓住一把沙子,手中的每一粒沙都想要牢牢的抓在手中,但我们越努力去抓,溜走的也越多,与此同时内心还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在现代人焦虑的问题上,罗素提倡一种精神自律,他认为,人们应该真正直面问题,尝试找到解决办法,不然就暂时放下,过多思考反而于事无补。
短暂的抽离后,再回头拾起那些散落在回忆中的珍珠,最闪亮的那些都与写作有关,不论是前期调研中的意外收获、采访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又或者是伴随着鲁多维科·伊諾第的钢琴曲进入创作心流,都是让人难以割舍的美好回忆。
新的一年,依照惯例,写一下新年计划(New Year's resolution)
遵循"少即多" less is more的定律,新的一年除了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要以为客户负责,为自己负责,为团队负责的心态,努力工作,我想用额外的时间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写公众号。
公众号写作主题:读后感,观后感,游记,日常思考与感悟,采访、分享别人的故事
每天早上6点 - 8点,读书+写作。
每月最后一周出一篇采访
每周以图片形式发日常思考
读后感、观后感、游记不定期发。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梦想而努力,期待看到自己写出100个真人真事的那一天。
最后,附上妈妈的赠言:在你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之初,我感觉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就最近的感想总结成三点:1. 别追逐梦想,去追逐现实。你对现实的追求并不是以你的梦想为代价,而是为了你的梦想奠定基础,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在你从事的任何领域中,去改善现实,踏踏实实地去做。
2. 帮助别人成就自己。若你不能为别人带来帮助,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你的生命将是没有意义的。圣雄甘地曾说过找到自我的最好方法是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放下自我,最快乐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最成功的人,而是那些服务更多人的人。别把工作当做挣钱的工具,而是时刻换位思考,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
3. 不要受愤怒、怨恨等情绪干扰,它们只会消耗你的精力和时间。做为一个成熟、优雅的女性要少生气,不要大声说话,要摆脱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不良影响,你才能青出于兰而胜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