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本书当中,看到一段话:我们在早年生活中形成的防御适应性,也会阻碍我们理解和感受孩子的内心,如果没有对自我认知进行反思,父母这种防御性的反应模式会造成孩子对现实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扭曲。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刚刚离婚的母亲,因为自己三岁的儿子要她陪伴而大发脾气,因为这位母亲不能接受离婚带给他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她会觉得儿子的要求对他来说是一种威胁,但事实上,儿子只是表达出了想和他亲近的一个愿望,但是当她因为没有人关心而产生的愤怒,却发泄到了孩子的身上,这样还是年幼的孩子就成了妈妈的出气筒。因为母亲也会常感到孤独无依,这些感受和他儿时的感受完全不同,她不能满足孩子对她的亲近需求。
看到这里,其实我也想起了的儿子小时候相处的时光。也会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或是没有被关注到,而会把一些情绪发泄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记得儿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我和他坐在电脑前面,他要去办电脑的键盘,而我不让,当我两次三番阻止他之后,我的行为变得非常的粗暴,一把推开儿子,结果他的嘴唇磕破了。就算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是现在想起来仍然让我感到很难过。
现在去学习了那么多,有时候也会一直在反思自己,可能在我童年的时候,我的母亲给我的一种养育方式,影响到了我对我儿子的一种养育方式。当我们去反思和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也就是说,自我反省,以及对自身内在情绪作用过程的认识,能让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有更多的反应方式,那么在情绪上我们就不会再受情绪反应模式的控制,也就是让我们知道自身情绪状态是一种本能的过度反应,而不是由于和孩子交流时情绪引起的。那么当我们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就可以使我们敞开心扉,与孩子进行融洽的情感交流。
这也让我想起了江苏的一位九岁男孩,因为丢了手机,而被妈妈活活打死。妈妈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也是很无助的,当孩子丢失手机的这个行为触动了她愤怒的情绪,把一切的愤怒都发泄到了孩子的身上。如果我们作为父母都能觉察和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跟孩子的行为没有关系时,那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会是融洽的。而孩子不再是父母的情绪发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