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也能倒退到20年前。”
这样的论断听起来是否有些不可思议?古往今来,多少帝王追求长生不老,却都免不了终有一死的结局啊。
在我们的常识里,女人过了25岁衰老速度就加快,人老了记忆力、行为能力都显著下降,被诊断为癌症就意味着时日无多了……诸多此类的论断还有很多,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因为大量的研究结果都在向我们传达这些信息。
可是,“生理即命运”吗?时光真的无法倒流吗?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埃伦·兰格提出了“可能心理学”的概念:我们怀有的期待和信仰,接受的心理暗示,刻板印象和医学标签,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机能如何发挥作用,疗愈乃至老去。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心理会影响身体。比如,看到老虎的恐惧心理会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失去亲人的悲伤心理会让我们的多巴胺分泌减少。
不过,“可能心理学”的内涵可不仅仅止于此,《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关于健康、疾病和衰老,你必须知道的真相》一书引导我们去追求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生命奇遇。
1.让身体年轻20岁的奥秘
作者和她的研究团队并非否定医生和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关注那些“常识”以外的个例。比如放在今天,那些80岁仍然健步如飞的老人、那些被宣判癌症后还多活了一二十年的奇迹,基本都在兰格的研究范围之内。
好莱坞电影《逆时针》的原型,著名的“逆时针研究”就发现:让80岁的老人不断用“年轻20岁”的心态暗示自己,并承担更多责任,有更多自主权,他们真的就能年轻起来,而且充满力量感。(具体研究过程大家有兴趣建议去看原文哦~)
要问其中的奥秘何在?其实这个实验研究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专注于照料一盆盆栽,使老人的“信仰和心理暗示”得以改变。
以前,他们穿衣、吃饭有护理人员照顾,没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整天漫不经心地等待死去。现在,怎么照顾盆栽、何时做什么事情,这样的选择帮助他们更专念于自己的生活。而专念,本身就是对健康有利的。
2.专念让你更健康
是的,贯穿全书的核心点就是2个字——“专念”。专念的本质是留意事物,留意变化。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时,就会有专念的感觉。
身体状态从来都不只有“健康”和“疾病”2种划分,疾病通常都是从健康状态缓慢演变而成的,我们称为“亚健康”。而专念健康学主张的就是抛弃血压值、血糖值、心率值等数字指标,专念于自己具体而复杂的身体状况。
同样是疼痛,每个人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都是不同的,你只有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才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在“疾病”到来前采取措施。而这正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要点。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2种实现专念的方法:
写日记:如果你生了一点儿小病,那你可以每隔2-3小时感受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然后记录下你的症状。坚持下来,你不仅能觉察到症状与环境、所服药物的关系,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你还能清楚地意识到即使是患病,大部分时间也是无症状的。所以,不能因为你某个部位有症状就把自己定义为“病人”,这种自己尚可控制的心理可促进我们的康复。
此外,写日记能使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研究表明,专念地写东西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健康,包括缓解压力、增强免疫系统、让心情变好等。这可能就跟很多老师提到的“日记本自省”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我最近生了一次感冒,症状来得很突然,第一天下午先是感觉嗓子发干,很快声音变哑,跟爸妈视频都要扯着嗓子喊才能发出声,很吃力。第二天嗓子开始疼痛,由轻逐渐加重,到后来,不用吞咽口水都能觉察到火辣辣的疼痛感,只得想办法分散注意力。第三天起床,嗓子不痛了,转而开始咳嗽,先是偶尔干咳一下,慢慢开始变得密集,渐渐地有痰,痰越来越多……
我如此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症状并非没有用处,它让我去药店买药的时候准确叙述自己的症状的病程,店员听完后很快对症拿药,没有多余的不相干的感冒药,就只针对我现在的咳嗽治疗。钱少花了不少,感冒也很快好起来了。
而我之所以能如此细致地觉察到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还真的要得益于每天的2遍日记,我早上写晨思手记,晚上写自省日记,日记让我更专念,亲测有效,亲测有效哦~
冥想:瑜伽、禅坐之类的冥想也能产生类似专念的积极效果。这种方法我没试过,所以不便多讲。有经验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告诉我,让我们一同进步哦。
生活并非只能漫不经心地一天天过,我们需要留心细微的变化,将医生当作顾问,做自己身体的主人,抱着开放的心态,去追求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就像我很喜欢这书中的一句话说得好——
“只有敢于追求不可能,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