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的通知。
修订后的“大纲”新增了8条核心理念,进一步明确了52条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涵盖了对新婚夫妇、孕妇、18岁以下儿童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这一波大型干货
绝对不容错过呀
0—3岁
0—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是儿童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结构发展迅速;感知觉飞速发展;遵循由头至脚、由大动作至小动作的发展原则,逐步掌握人类行为的基本动作;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交往倾向,乐于探索周围世界;对家长有强烈依赖感;道德发展处于前道德期。
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① 提倡母乳喂养
加强乳房保健,在产后尽早用正确的方法哺乳;在母乳不充分的阶段采取科学的混合喂养,适时添加辅食。
② 主动学习儿童日常养育和照料的科学知识
带领儿童开展适当的运动、游戏;培养儿童健康的卫生习惯,注意科学的饮食调配;了解儿童成长的特点和表现,学会倾听、分辨和理解儿童的多种表达方式。
③ 制订生活规则
家长要了解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并据此制订日常生活规则,按照规则指导儿童的行为,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的教育方法。
④ 丰富儿童感知经验
创设儿童充分活动的空间与条件,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真实物品和现象,让儿童获得各种感知经验, 促进感官发展。
⑤ 关注儿童需求
用多种形式发展儿童的小肌肉精细动作和大肌肉活动能力;满足儿童好奇、好玩的认知需要,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好奇心。
⑥ 提供言语示范
提高自身语言表达素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儿童表达;积极回应儿童,鼓励儿童之间的模仿和交流。
⑦ 提高安全意识
家长要提高有效看护意识和技能,消除居室和周边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防止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⑧ 加强亲子陪伴
认识到陪伴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与儿童建立开放的沟通模式;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儿童个性的教养策略,培育儿童良好情绪。
⑨ 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的作用
积极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了解父辈祖辈联合教养的正面价值;适度发挥祖辈参与的作用;引导祖辈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
⑩ 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前,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对简单规则的理解能力;入园后,与幼儿园教师积极沟通,共同帮助儿童平稳度过入园分离焦虑期。
3—6岁
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是儿童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稳步增长, 大脑、神经、动作技能等获得长足的进步;自我独立意识增强,开始表现出一定兴趣、爱好、脾气等个性倾向;初步具备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愿意与同伴交往,乐于分享;学习能力开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强;依恋家长,会产生分离焦虑;处于道德他律期,独立性、延迟满足能力、自信心都有所发展。
3—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① 积极带领儿童感知家乡与祖国的美好
家长可以通过和儿童一起外出游玩、观看影视文化作品等多种形式,了解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等;带领儿童观看升国旗、奏国歌等仪式,培育儿童对家乡和祖国的朴素情感。
② 引导儿童关心、尊重他人,学会交往
关注儿童日常交往行为,对儿童的交往态度、行为及时提供帮助和辅导;经常带儿童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为儿童创造交往机会。
③ 培养儿童规则意识,增强社会适应性
为儿童制订日常生活规范、游戏规范、交往规范,遵守家庭基本礼仪;有意识地带儿童走出家庭,接触丰富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适应性。
④ 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
积极带领儿童开展体育活动;寻找科学合理又能被儿童接受的膳食方式;科学管理儿童的体重;与儿童一起制订合理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
⑤ 丰富儿童感性经验
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避免开展超出儿童认知能力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⑥ 提高安全意识
尽可能消除居室和周边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结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对儿童实施安全教育。
⑦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
指导家长鼓励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启发儿童的劳动意识,保护儿童的劳动兴趣。
⑧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重视儿童幼儿园与小学过渡期的衔接适应,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时间观念;逐步培育儿童通过沟通解决同伴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坚决抵制和摒弃让儿童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和教育内容的错误倾向。
6—12岁
6—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发展处在相对平稳、 均衡的时期,入学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加速发展;大脑仍在持续快速发展,以具体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情绪总体稳定,偶有较大波动;个人气质更加明显;能逐步客观进行自我评价,注重权威评价;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开始有较为稳定的同伴关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习策略逐步完善;自理能力增强。
6—12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① 培养儿童朴素的爱国情感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了解家乡特色习俗和中华民族的共同习俗;指导儿童写好中国字,说好中国话;初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儿童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② 提升儿童道德修养
指导家长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处处为儿童做表率,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创设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净化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
③ 培养儿童珍惜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
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中,带领儿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引导儿童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④ 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开发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形成按时独立完成任务、及时总结、不懂善问的习惯;正确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设置合理期望,不盲目攀比;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儿童, 增强儿童学习信心。
⑤ 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
科学安排儿童的饮食,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儿童良好作息习惯;引导并督促儿童坚持开展体育锻炼。
⑥ 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
正确认识劳动对儿童成长的价值;提高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儿童的情况,安排适度的劳动内容;让儿童了解家庭收支状况,适度参与家庭财务预算,引导儿童合理支配零用钱。
⑦ 积极参与家校社协同教育
主动与学校沟通联系,了解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学校共同完成相应的教育活动;参与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活动以及亲子活动等,自觉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主动根据需要联系社会资源,与学校共创良好育人环境。
12—15岁
12—15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儿童的生殖器官逐步发育,出现性冲动和性好奇;整体身体素质好;大脑发展迅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和观察水平不断提高;自尊心强,重视外表,建立自我同一性成为本阶段儿童最重要的任务;情绪波动大,敏感易怒,容易有挫折感,情感内隐;易和家长产生冲突;重视同伴交往及其评价;对父母依恋减少;责任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有明显发展。
12—15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① 重视价值观教育
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榜样;结合发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事件开展价值观教育,培育儿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让儿童学习正确认识与分析问题,分辨是非。
② 重视儿童青春期人格发展
帮助儿童悦纳自我;鼓励儿童独立思考与理性表达;培养儿童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坚毅品格;引导儿童积极调控心理,预防和克服各种可能产生的青春期心理障碍;正确对待儿童“叛逆”行为。
③ 增强儿童学习动力
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儿童勤奋学习、持续学习的意志力;重视儿童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导儿童正确应对学习压力,在儿童考试受挫时鼓励儿童。
④ 提高儿童信息素养
正确认识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识与方法;培养儿童对信息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加工能力;丰富儿童生活,规范上网行为;了解网络沉溺标准,在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帮助下,指导儿童戒除网络沉溺行为。
⑤ 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性教育,让儿童认识并适应身体的生理变化;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对儿童进行与异性交往的指导;加强对儿童的性道德教育。
⑥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儿童平等相处,理解儿童自主愿望,保护儿童隐私权;学会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尊重、欣赏、认同和分享儿童的想法。
⑦ 重视生涯规划指导
支持儿童参与志愿服务、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儿童加深对各种职业的了解;协助儿童综合分析学业水平、兴趣爱好,并根据个性特征合理规划未来;宽容对待儿童在做自我选择时与家长的分歧。
15—18岁
15—18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进入青春中后期。儿童在外貌上与成人接近,身体各器官逐步发育成熟,发育进入相对稳定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情绪不稳定,情感内隐,易感到孤独;重视同性和异性的友谊,并可能萌发爱慕感情;自制力和意志力增强但仍不成熟;独立性强,有决断力;观察力、联想能力迅速发展。
15—18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① 引导儿童树立国家意识
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学会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现实的奋斗相结合。
② 培养儿童法治观念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成为儿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掌握家庭法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儿童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与儿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切实维护儿童权益。
③ 提高儿童交往合作能力
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责任、性健康、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为重点,开展性教育;鼓励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家校合作的基本处理方法。
④ 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
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形式,与儿童平等、开放地讨论家庭事务,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儿童树立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勇于承担责任。
⑤ 加强儿童美育
培养儿童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让儿童接触、欣赏自然美;欣赏文学和艺术,发展想象和表现美的能力;明确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理解劳动能创造美;增强对个性美的感受,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⑥ 指导儿童以平常心对待升学
在迎考期间保持正常、 有序的家庭生活,保证儿童劳逸结合;保持适度期待,鼓励儿童树立自信心;为儿童选择志愿提供参考意见,并尊重儿童对自身的未来规划与发展意愿。
爱学习的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