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月份的龙凤河,溪野湿地的红蓼花开得正盛,丛丛簇簇,灿若红霞,实不失为一个赏秋的好去处。
龙凤河是永定河的支流,地处天津武清境内,河道总长有七十多公里。河岸公路依水而建,两岸杨柳依依,荷叶田田,循着蜿蜒的河道一路行去,平如镜的河面上时有水鸟掠过,又有鱼儿戏水而跃,景致自然而宁静。
红蓼常伴荷而生,满眼的绿意之中尤显其秾艳热烈,长长的玫红色花穗沉甸甸地垂向着水面。远远望去,花开成片的红蓼如烟霞、似火焰,拂过水畔、染过滩头,到仿佛这浅秋的绿,反做了它最合宜的衬板。
红蓼是颇有意趣的一种植物,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原本水火难容的大雅与大俗竟然奇妙地在它身上融合为一。
红蓼的“雅”,雅在诗风画韵中,是文人墨客笔底最动人的秋日情怀。
“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如此深情地吟咏着别绪离愁,而红蓼古来即为离别思念之花,花红且繁,蘸水火而不灭,恰似怨女痴儿的心上之血、眼中之泪。
“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豪放诗人陆游却对红蓼做别样看,“十年诗酒客刀洲,每为名花秉烛游。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阅尽了红尘沧桑,能够让陆游老先生陶然一醉的却还是质朴宁静的田园生活,红蓼醉了一湾清秋,十里烟波,也醉了情怀,醉了诗人。
竞相吟咏红蓼的诗人还有白居易,他说“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还有秦观,他说“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还有张孝祥,他说“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红蓼入诗,红蓼也入画。传世名画《红蓼白鹅图》就是徽宗皇帝赵佶将红蓼撷入画中,其笔意精工、清旷幽远。白石老人暮年也以颇多水墨描摹着红蓼之态,有《红蓼珍禽》、《墨叶红蓼》、《红蓼双鸟》、《红蓼群虾》等画作留世。如此说来,红蓼当真不愧于“雅致”二字,当推为巨星国宝级艺术大师吟诗作画之必备神器了。
如此“高富帅”的红蓼,也包容得了“丑矬穷”。它的“俗”,俗在乡野烟火中,带着沟畔篱前河边最朴素的泥土芬芳 。
童年的岁月里,我们管红蓼叫“狗尾巴花”。狗尾巴花不挑土壤,既喜水也耐旱,长势强劲,挺拔茂盛,越是荒芜的地方越是开得热烈。它叶大、茎直、花繁、多籽,是过家家少不了的好玩伴,叶用来切菜,籽用来做米……。可以说,红蓼装点了无数孩子童年最简单的快乐。
过家家玩的是假炊火,而红蓼却也有着真正的厨用和药用功效。据说它和蒜、葱、韭、芥并称“五辛”,炖鱼炖肉时加些红蓼叶,可以去腥解膻,味道那叫一个香。红蓼还是行医小能手,它性平,味辛,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还可以作为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的急治药。
因为红蓼的枝叶辛辣,农村乡下还会以晒干的红蓼点燃了来做驱蚊用。更让人心生仰止的是,很多人以为勾践“卧薪尝胆”卧的那个“薪”是柴草,非也非也,这个“薪”其实指的是红蓼。《吴越春秋》中记述“越王念复吴仇……,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愁心苦志。”,勾践困了累了,就以蓼的辛辣刺激眼睛,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恨家仇。正因如此,红蓼的花语除了意味着“思念”,它还为“立志”的奋斗精神而代言。
处涸泽以犹花,逢秋光而结实,这就是红蓼。它雅,雅得恬淡,它俗,俗得质朴,它是静美秋深处一道别致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