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读《干法》,“工作造就人格”这一小节,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则小故事:
在南太平洋不列颠岛上,有一个未开化部落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在他们的生活中渗透着一种纯朴的劳动观:“认真劳动能塑造美丽心灵”,“美好的工作产生于美好的心灵”。
在这个村落里,主要的劳动内容是烧荒式的农业,作物是甘薯。
在那里,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役”这样的观念。村民们通过工作追求的目标是:“工作得到的美的成果”和“人格的陶冶”,就是要把工作做得完美,并由此磨练自己的人格。
村民们互相评论各自天地的整修情况、作物的长势以及泥土的气味,气味好闻的被夸为“丰登”,气味难闻的被贬为“不毛”。
经过这样一番评价,田地耕作得精细的人就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人的品格是用行为塑造出来的。工作是当前我们耗时最长的,所以抱持什么心态,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结果。而工作结果带来的反馈将反过来作用于人,所以怀着美好的心愿去对待周围的事情将为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
奇怪的是我们什么时候丢失了这种朴素的劳动观呢?
《圣经》中亚当夏娃因偷食禁果被赶出伊甸园,为了抵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对于欧美人而言,劳动本身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这些年因西方经济发展较快,社会逐步西化,才有了这种“劳动是必要之恶”的近代劳动观。
现在的人生活的那么痛苦,不都是因为觉得工作苦吗?而西方所崇尚的个性,被人利用起来其中多少掺杂着欲望的催化,所以才如此具有吸引力,让人欲罢不能。这些舶来品开始学的时候当然要尽可能像,但体会过之后,不能丢了独立思考与判断。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非有人当头棒喝,要不人们容易跌入惯性,选择忍。
有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问自己:这些新东西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问自己其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怀念原来某个时期,到底是在怀念那个时期的什么?那是什么造就的呢?
我们需要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可以先从那美好的劳动观开始。
白鼠静
于岭南
2021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