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良镛,在第一次得知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里想的却是,原来还有人姓查(cha),一度恍惚间以为这才是金庸的笔名,毕竟金这个姓虽然少见,但还算见得到。
其实作为一个90后,看过老先生的影视作品远远要多于他的文学作品,但这不代表其小说对我没有产生影响。甚至恰恰相反,我的童年甚至青少年期间几乎完全的被老先生的作品影响着。
自小就喜欢看电视的我,最爱的就是高来高去,快意恩仇的武林世界,那时候认知观还很简单,看到俩人打架就很开心,但懵懂间也理解着,一个好人应该有的样子。
再长大一些,开始探索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背后的细节,视线中终于走进了一个名字——金庸,当时还不知道这是笔名,觉得金庸这个名字虽然怪怪的,但好似也很符合我对武侠世界背后的一些幻想,有江湖气,像个幕后高手。
随着老先生笔下的作品一遍一遍的翻拍,已经记不清在电视看过多少种不同类型的郭靖,杨过,张无忌,胡斐,韦小宝了。演员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老先生笔下的人物,而我向往的却仅仅是那个江湖。想做的从来不是某一个主角,而是想去那个江湖中完成自己的梦。
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江湖,你要问那个江湖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了
恐怕很少有一个人能像金庸一样,真正用一生来创造一个世界,并且把它变成所有男人的梦想。它太真实了。
这里有大是大非,这里有七情六欲,这里有酒有肉,这里刀光剑影,这里凶狠野蛮,但这里讲江湖道义,这里人心险恶。也要懂什么叫江湖规矩。
哪个少年没有过仗剑天下的梦想,哪个男人没有笑傲江湖的野望?在钢铁丛林的当今,在生硬死板的生活中,谁会不向往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十步杀人,千里匿行踪的豪侠人生?
就像小孩子渴望出门玩耍,所以总期望长大。而长大的我们终于明白,长大不过是把自己放在另一个笼子里。而金老先生为我们打开了一道大门,让我们的思想可以跳脱出这个乏味冰凉的世界,去感受另一种激情。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金庸的江湖才是我所向往的江湖?后来我明白,因为那个人,叫金庸。
提到金庸,似乎绕不过的两个字,侠义。
侠之大者,忧国忧民,义之所在,慨然赴死。如果说老先生为我们造了一个江湖的梦,那真正让这个梦变得真实的,便是侠义这个两个字。因为侠义是种力量,是种理念,是会真正发生的。
这也老先生真正值得尊敬和让人推崇的地方,他的文章是真的想贯彻一种思想,他希望通过文字来传承中华的一种文化精神,这让也他的作品有了灵魂也有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江湖虽然落于市井,但深明大义。
王塑曾经评价过金庸的作品为现代社会四大俗之一(还包括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四大天王),说实话我达不到王塑的境界,所以也不是很理解他对俗和雅的标准,我只是想以此引申一下老先生的作品当时在在百姓中的认知度。
这样来看,就能明白金庸作品里的理念对社会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这也说明老先生所提倡的理念是多么的被认同。
侠义,是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信念,也确确实实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
而金庸可以说是通过他的江湖,把这两个字写透了。
为什么他就能写出这样的江湖呢?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
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
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
而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
蒋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
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在书香环境的熏陶下,金庸度过了安逸的童年时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
15岁的时候,金庸和两位同学一起合作,编了一本《献给投考初中者》,根据招考的题目,做些模范答案给学生看,大概相当于今天《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这类的参考书。
这个书做得很成功,让他们赚了很多的钱。有人说,金庸是最会赚钱的文人侠客。
在上学时,因不满学校的某些行为,他写文讽刺过训导主任,也在大学时与训导长争辩过,结果便是遭遇了两次被学校开除的命运。
最惨的是第二次被开除后,因为没有钱,他衣食都没了着落。金庸向一位蒋姓表哥求助,才解决了生计问题。
后来,金庸在另一所学校念起了国际法,而这段法学知识背景以及他后来的经历与声望,为他谋得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1985年他被聘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其实人们经常会忽略的是金庸另一层身份,那就是一名一个杰出的报人。
了解了老先生的生平,对他的作品就会有另一层理解,他的每部作品似乎都有着他自己人生轨迹的影子,贪财的韦小宝,颠沛流离的少年张无忌,憨厚内秀的郭靖,和张杨狷狂的杨过,他们都代表着一种人生,也可以浓缩成一段经历。
而作品中的江湖义气,侠骨柔情也能在他的生活找到影子。
1947年,他进入上海《大公报》,从三千名投考者脱颖而出。第二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岁。当时的香港与上海相比,并不发达,但金庸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便是看不惯《大公报》所报道的“虚假事实”。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没有这样的经历,也许就很难写出那么深刻的文字,也不会描绘出那么一副熙攘的江湖。
老先生一生经历极其丰富,众多荣誉加身,他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是一代杰出报人、是学者、是华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等,见证了上世纪中国无数重大历史事件。
他是真正活在历史的文人,也是创造过历史的文人,他有着老一辈文人的傲骨,有着经历战乱的 豁达,也有着见证辉煌的热情。
他用文字传递信仰,以笔做刀剑行走天下,他是文人中的侠客,只是换了一片江湖。
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