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发展的校区,应该如何打造成熟的教研团队呢?
第一:阶段性目标
(1)一般校区运营两年以上,教师教研体系基本稳定,同一学科全职老师至少有3-5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组长就可以引领大家研讨全年的课程规划。比如现在的暑期课程,要分析中高考试卷,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设置对校区招生有影响力的相关课程体系,促进校区开展招生工作。
(2)对于建校5年以上的校区,可以组织研发校区自有的教学产品,比如可以针对春季课、秋季课、寒暑假课、开学季的收心课、考前冲刺课等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内容规划,帮助校区做好招生的工作。
第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当然,教研团队建设光靠校长去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并加强教研组长的作用,才能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得更深更细,并落到实处。所以集中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开展教研活动:说课、评课、赛课,促进工作激情,总结交流,取长补短、互相监督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总体来说,必须着力提高教师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新教师培训
对于后期加入的新教师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专业指导,考评上岗,教研活动的形式从单一的“一上一评”(讲出来其他教师评价)到“一说一上一评”(不仅讲出来,还要整理出教法、教态,难点易错点易考点,再由教师评价),再由“一说一上一评”发展到“一主题、二课时、三研讨”(将一个主题成功的拓展到两个课时,分别对这一主题由教师进行三次研讨,最后共同达成共识)的教研模式。
在校区的日常运营过程中,教师的日常行为如何去规范?
第一:明确岗位分工
先说一种现象:部分初建校,会出现教师身兼数职,不能专心专项的研究并提升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情况,导致教学高效性无法实现。校长发愁招生后教学业务跟不上而影响口碑,更有校长选择不用自有的全职教师大量的聘请兼职教师,结果就是成本大幅度增加,利润全方位缩减。
建议校区运营初期,一定要各岗位分工明确。其实岗位分工明确是要大家专一专项的开展工作,这样的话让校区教师集中时间训练教学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能力,体现教学价值,就是所谓的工作效率。如果岗位分工不明确,大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存在当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发现很多同事也想干同样的事,这样就只能是浪费时间,且不能产生价值。
第二:落实“四项制度”
针对教师岗位来说,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四项制度”,即:校长巡课制度、校长随堂听课制度、校长听课书面评价制度、校长考评制度。
校长巡课是为了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随堂听课和书面评价,及时反馈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存在的普遍的问题,要求教师整改,促进课堂教学正常化。
建议校区运营管理中,管理者一定要定期检查教学常规工作的执行情况,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同时还是了解教师情况的渠道。基于此情况,建议校区管理者合理安排工作轴,每月至少进行2-3次的教学常规抽查,并及时做出抽检情况的反馈工作,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