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朋友组成一个阅读小组,阅读小组的目的是相互监督、刻意练习、倒逼输出、达到个人提升。
第一本书就是《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本书主要主题是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古典老师讲了非常多的观点、故事、方法,引发了一些思考,与你分享。
1. 高手背后都有暗箱。能走在趋势前面的人,才是明白人,才是高手。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道知识在哪里,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运用组合拳,调用各方知识的力量,不仅要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更要成为一个智慧的“联机的独立思考者”。这就要求我们要聪明地学会搜索知识,寻找知识。从数据中看到信息,从信息中学到知识,从知识中提取智慧。
2. 李录说过一句话:真正赚钱不在于你了解的东西很多,而在于你了解的东西是正确的。
3. 高手有高手的战略。时间会告诉人们一切。走在趋势前面的人,往往有一种很强的洞察能力。而没有洞察能力的人,在时代潮流,往往随波逐流,抑或被时代抛弃,也浑然不知。
4. 就像19世纪的一幅油画:一位骑马的邮递员,回头望着被缓慢架起来的电报杆,他可能很难理解,这个东西,怎么在未来可以飞速地取代自己。我们无法知道这位邮递员的心理活动,透过这幅油画,记录下了他当时的神情,后来,时代就给他们按下了delete键。
5. 在时代洪流中,发现身边的高价值区域,用80%以上的投入,专注在20%以内的事情上,然后不断迭代自己,下足功夫,迭代意味着不是一次两次地改变,而是保持动态的复盘、迭代、优化。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偷懒。
6. 在围棋中,有一个术语叫“本手、妙手”。本手是底层逻辑,刻意练习后才有可能创造妙手。例如,在太平天国的运动中,曾国藩的湘军的战略是“结硬寨,打呆仗”,就是一种本手,看起来笨,但却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呼哧呼哧地修墙挖壕,筑高护城河,反客为主,击败太平军团。
7. 高手都有一个特点:正确的站位+专注+借力。站位代表方向,例如,站在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向北的,这时,方向是对的,我们一直走总会走到北极,但现实中,我们不会站在南极点。而是站在南北极之间的所有点中的一点。这时,方向的选择,就决定路走得对还是不对,近还是远。我组合了一个词,叫“注意力最小单元”,也有人叫“时间颗粒度”。每个人的注意力最小单元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1小时;有的人是25分钟(最小工作番茄法);有的人是10分钟等等,一个人的专注力由每个最小单元的专注力组成。曾经,王健林在记者迟到3分钟后直接离开,记者根本不明白3分钟对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采访的人是比尔·盖茨,恐怕迟到1分钟别人就走了。尊别对方的时间颗粒度,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守则,也是对自己的尊重。高手会借力,把自己融入到系统中,借助工具,链接各个环节,学会借力打力,不做太平洋中孤立的复活节岛。
8. 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树林。高手“眼中有树木,心中有森林”,他们会把知识链接起来,像一个去中心化的结构,通过问题、搜寻、链接、输出,自下而上地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处在一个系统中,高手想方设法地不是改变系统的元素,而是改变系统的结构。所有的系统都是由元素、关系和功能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序改变,是改变系统的元素,但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更重要,更高级的改变,是改变系统的结构。福特汽车把汽车的几千道工序,细分成一个个标准化的流水线,把复杂的事情拆分为各个部分的组合来解决。埃隆·马斯克把新能源汽车电池拆解成最原始的元素,“旧元素,新组合”式重组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一举将电池成本降至全行业的最低水平,这让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在令人佩服。
9. 讲了这么多,该怎么做才能成为高手?内在修炼。
10.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你对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乔布斯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像阿甘、像许三多、像曾国藩,看起来笨,但正确而行之有效。
11. 看自己,迟钝而有趣。都听说过,生活是为了追求意义,但意义这个词太大了,让人看不清寻不到,不如先把当下做好,让当先变得有趣,才有意义。意气风发,可以慢慢来。时代的节奏越来越快,浮躁和焦虑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浓郁,不妨这时候可以好好向内磨砺我们自身的“钝感力”和“心力”,面对焦虑,心有余力,面对困难,迟钝坚定。
12. 这个新时代,社会和个体的身上都变得越来越多标签,或好的或坏的。人性的弱点浮现更加多更明显,高手能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弱点、克服弱点、发挥优势,逆流而上,破局而出。
13. 高手,原来是如此跃迁。
14. 祝:早日成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