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读一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于是趁未放寒假,下了订单,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书一直在路上,不得已联系了物流客服后选择了退货;另下订单后,又因为过春节,所购商品便一直呈现待发货的状态。可本周读书会共读书目便是我选的这本书,不得不再次读起了电子书。
其实,除了读小说,我一般是不选择读电子书的,因为电子书不能让我想圈就圈想画就画,不能回看重点内容,可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吧。另附上微信读书中N遍听说,相信理解一下基本要义还是能够达到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撰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用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们作主角,演绎了一个心里忧郁的人去做心理咨询的过程。
01 故事背景
蛤蟆先生原是一个诙谐幽默、助人为乐、愿意在各种场合下崭露头角的人,却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在自己的成长环境里,遇到一些考验,让自己越来越迷失了方向,最后变得不修边幅、忧郁、孤独,完全是一副挫败者的样子。
他的朋友河鼠、鼹鼠还有獾都非常担心,他们不愿自己的好朋友被心理疾病纠缠,于是帮他联系了苍鹭医生。
朋友的关心,让蛤蟆先生无法拒绝,他迫于面子去跟苍鹭医生见面了,然而苍鹭医生并不接受蛤蟆先生的这个被迫的态度,他希望拿出蛤蟆自己的态度。
苍鹭医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谁会是你的摆渡人。能将你摆渡过岸的,只能是你自己。
02道理一: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带伤的人。
哈蟆先生看似乐观,但一路走来,内心早已伤痕累累。他从小生长在“没有欢乐”的家庭里,父亲古板严苛,母亲懦弱无能。从父母那里,蛤蟆从未感受过爱和温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责难。从7岁被送去私立学校,到大学选择拉丁语专业,再到毕业后继承家族产业,蛤蟆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由别人决定。
他像自己人生里的“局外人”,只能将伤痛深埋心底。长大成人后,原生家庭的伤让蛤蟆形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继续折磨着他。他绞尽脑汁地经营父亲留下来的蛤蟆庄园,然而大家总拿父辈的辉煌说事,丝毫不在意他的付出;为了得到认可,他努力取悦他们,可换来的却是横加指责;为了看起来合群,他甚至佯装成热情的嬉皮士,活成了别人的“开心果”。
然而,真实的他并不开心:这一桩桩琐事,像一把刻刀,在蛤蟆心里划下深深浅浅的伤痕。深陷生活的窘境,蛤蟆试图买醉消愁,可结果却令他跌入更深的泥淖。在一次酩酊大醉后,他偷了一辆车,又化妆成洗衣妇逃难。他抢过马,偷过钱,一路颠沛流离,最终被捕入狱。生活从未善待蛤蟆,蛤蟆的内心防线,也在出狱后彻底崩盘。他患上了抑郁症,家园被黄鼠狼一度霸占,连最喜欢的村校董事一职,也即将被好友取代。于是蛤蟆再也支持不住了。
或许,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蛤蟆先生的影子。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带上的人,但谁又不是一面擦拭伤口,一面前行,一面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03 道理二: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蛤蟆彻底颓废之后,一度想要轻生。好在朋友河鼠及时制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就这样,他第一次来到“苍鹭小筑”,会见了咨询师苍鹭。苍鹭问:“谁让你来的?”蛤蟆不假思索地说:“是河鼠他们。”但苍鹭却摇摇头,告诉他:“谁让你来的,只能是你自己”。起初,蛤蟆被这个愚蠢的问题激怒,但冷静过后,他才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
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苍鹭只是抛出问题,任由蛤蟆自己分析原因。而苍鹭的问题,也一直是这三个:“这件事,你怎么看?”“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
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开始正视内心的伤疤,开启了自我性格探索之旅。
在就诊的这几个月中,他始终记得苍鹭说的一句话:“要不要与生活和解,你自己说了算。”有了苍鹭的鼓励,蛤蟆终于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他强迫自己早起,沿着花园的小径走向船坞,并把废弃已久的赛艇修好,痛快地划了一次船。他耐心地去观察路边的一棵小草,感受自然界色彩的奇妙。慢慢地,蛤蟆接纳了痛苦的过去,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情绪。他试着改变不公的事,拒绝不友善的人,等他卸下社交上的重担后,整个人也开始变得神清气爽。
这段治愈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人生苦难重重,想要越过苦难,抚平伤痕,最终只能靠自己。就像苍鹭所说:“再好的心理咨询,都出于就诊者的自愿。治愈的过程,都是为了让你自己找到答案。”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医生。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04道理三:生活能治愈的,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
几个月后,重获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他的治疗之旅。在之前的治疗过程中,苍鹭让蛤蟆给自己的心情打分,蛤蟆从最初的2分打到了现在的8分。剩下的2分,就是他偶尔还会难过,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
蛤蟆谨记着这句忠告,然后告别了苍鹭。他重拾爱好,给自己买了一艘新船,参加了几次皮划艇比赛;之后又开着自己最喜欢的大篷车,做了一次短途旅行。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蛤蟆不仅重拾快乐,还找回了魄力与勇气。他从好友手中夺回了村校董事的职位,还竞聘上了河岸板球俱乐部的主席。他放弃继承令他厌烦的家族产业,转而从事喜爱的房地产。他安排商业会晤,紧锣密鼓地筹划新公司,将自己每日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一切步入正轨后,蛤蟆又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和过去的自己来一次正式地告别。他卖掉了蛤蟆庄园,在美丽的河岸边,另建新居,开始享受生活所带来的真正幸福。
蛤蟆先生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生活能治愈的,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
05、故事小结:
书里的蛤蟆先生从忧郁中走了出来,获得了新生,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个蛤蟆先生呢?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我们从依赖、随性走向成熟,必然要经历生活的一番磨砺。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真正能够治愈自己的人,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