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想型是什么样的?
张先生和我聊过这个问题,那一刻我居然想不起预设的理想型。现实是遇见张先生,他就是我会喜欢的类型,他体贴温柔、理性聪明、比许多同龄男孩子都算有担当。
年少的我也许会说出很多莫名其妙的点,例如最好是细细长长、长得好看的白衣少年,又或是最好达到《河东狮吼》里面张柏芝和古天乐说的那一长段话要求,“从今以后你只能宠我一个人···balabala”
后来理想型也不断经历了类人猿的进化过程,懂得要接地气,懂得要体面吃饭还是先要学会使用筷子。
大概原始的“男/女朋友”设想大多从电视剧/歌曲/小说/电影里习得,比如“第一次见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比如七月和安生、花与爱丽丝,比如江直树那样的男孩子。
成长阶段中的我们很难真正分清“想要”和“需要”,以为偶像剧里叛逆、高冷的男孩子就是归宿,以为有了共同生活无话不谈、连兴趣爱好也会跟风的就是闺蜜,那只不过是青年时候孤独和寂寞的一种排解。
以为爱情是朝夕相处、奋不顾身,是不辞冰雪为卿热,是轰轰烈烈、不可免俗的白玫瑰和红玫瑰,然后把感情随意上升到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离······
实在是小儿女义气。
最近看了许多文章,恰好是或多或少都在谈爱情的“理想化”。
“理想化”在司汤达一个很著名的故事里,是一位年轻旅客无可救药爱上一位夫人,满心欢喜赞美眼前结着盐分子结晶的树枝晶莹剔透如同宝石,最终被告知只是盐井矿里的特产,任何树枝放上三个月,都会有如此假象的“美妙”。
“理想化”在亦舒看来是这般现了原形:“结婚也不过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千头万绪,恶口不简单,少女中了童话的毒,总以为结婚是一个结局,等发觉是另一个开头,难免叫苦连天。”
“理想化”是《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里Alex对Gigi说的一句,“You
love it because you feed off that drama. You all love that drama.”
为什么会把爱情理想化?
1.想要&需要
分不清想要和需要,这大概和“缺乏安全感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是可以同日而语的。
我们可以用“通过获得【想要】以满足根本的【需要】”来解释二者的关系。
(例子举的不是很恰当······)
比如我想要和刘昊然(全不顾三观是否相同、是否现实)谈恋爱,那么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段暂时愉悦的肉体吸引的感情关系,我只是需要恋爱去满足自己的三分钟热度,但实际这段感情关系必定不能长久。
比如我想要的是一道菜不做第二遍、一家餐厅不吃第二次,那么我需要的是新鲜感。
只有认清了自己需要的,才不会被想要的牵着鼻子走。
2.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这个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美化自己的执着
最直白的例子就是他需要的是一颗凤梨,我却给了他一车苹果。
南辕北辙。
先抛却在他不接受一车苹果时,我展露的怀疑、猜忌、嫉妒不安与歇斯底里的种种情绪,首当其冲的是我会自欺欺人:也许总有一天他会感动,意识到什么“不如怜取眼前人”,意识到我们可以被珍惜的好处,而后我们不断犯了一个又一个斯德哥尔摩情人错误,我们试图劝服自己用付出去取悦对方。
但是感情关系中,“自私”才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根本没有为了爱而无私奉献的人,我们之所以会美化自己的执念,会对执念本身抱有Happy Ending的期许,这种行为只是因为自身正在试图用付出证明价值。
潜意识总会去计算投资回报率,一旦精准发现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就会启动防御机制,想方设法地破坏这段关系,虽然这个过程很可能需要我们花费相当久的时间,去克服不断付出然后感动自己的劣习,但是总会尘埃落定、总会眉目清明。
如何减轻爱情理想化?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认清自身需求,和伴侣及时有效地就需求进行沟通,在可控范围表达自己实际需要的感情形式。
2.不能过分解读“信号”
所有的形迹都表现他那么喜欢我,其实也许只是你的大脑把这些信息处理得叫你喜爱接收。
所有的形迹都似乎能看出他不那么在乎我,这种情况要么是安全感促使你去作,要么就是他真的不那么喜欢你,如果这样的话,就勇敢离开不爱你的人吧!
3.错觉优势
又要拿刘昊然举例子了,如果我真和刘昊然谈恋爱了,那么他帅气而且聪明这两点势必会持续吸引我热爱他一段时间,那我会想他这么好看,肯定还有其他优点等待着我去发现,于是这个主动借由喜爱的初衷去发掘对方更多优点,对于已经理想化的感情关系会是一个稍微趋于平淡、真实的办法。
如何适当的用爱情理想化去激励自己?
在经受了千奇百怪的恋爱挫折,书写了一本本错爱春秋之后,还是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幸福。
这大概就是理想中的我们吧~
愿你少女心永远不死,最终携手共度一生的那个人能够帮你击败对漫长、复杂、曲折婚姻生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