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如果没有重大事情,谁愿意到山南的城市里当烤肉?
不过周末张晓艺不得不出发去市里,女儿的婚礼定在了十月一日,虽然婚礼在内地男方家举行,作为妈妈必要的陪嫁还是要准备的,尽管女儿早就声明:“妈妈,咱一切从简,好吗?不花那冤枉钱。”
张晓艺嘴上答应着女儿:“好的,我听你的,咱一切从简。”心里早就盘算着该怎么做了,这次到市里还不是为了给女儿添置应该买的东西吗?当时的张晓艺心里还在嘀咕,“要不要去看看老闺蜜呢?”
01
长途汽车刚刚驶出天山涵洞,“叮铃铃……”一串电话声想起,迷糊中张晓艺打开手机接听,一看号码竟然是老闺蜜徐文娟的:“他妈的……”一阵暴风骤雨袭来,可惜信号不好,通话被迫中断,张晓艺有点懵了。
平时张晓艺和徐文娟联系不多,而且多半是张晓艺早晨上班时间,或者是晚上下班时间打电话给徐文娟:“伙计,最近状态怎么样?生意还行吧?”
而多半时间那边传来的都是这样的回应:“放心吧,老伙计,我好着呢,打不死的小强。”每每这个时候,张晓艺的心里就很踏实。
而徐文娟主动打电话给张晓艺内容往往两极分化:要么有好消息分享;要么心里有过不去的坎需要倾诉。
这一次听徐文娟的口气一定是遇到了内心难以接受的事情,张晓艺赶忙回拨电话,依然时断时续,那边传来徐文娟焦急的声音:“怎么挂断了?你在听吗?”
“我当然在听!”张晓艺尽可能耐住性子宽慰徐文娟,她知道每当这个时候自己当个好听众就好,让徐文娟尽情发泄不良情绪是最好的选择。
“前天马俊海打通我的电话一通哭诉,说什么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后悔自己当年混蛋不干人事,现在想补偿我,他是个人吗……”气氛的情绪让徐文娟有点语无伦次。
“他怎么有你的联系方式的?”张晓艺有点不解,以徐文娟的性格不可能主动去联系马俊海的。
“他是从林梅那里得到号码的。”徐文娟依然情绪高涨,“那个婆娘也是的不动脑子,把我的号码给他!”
林梅的老公曾经和马俊海是朋友,曾经和张晓艺、徐文娟还是同事,平时来往还算密切,从她那里得到想要的信息不是什么难事,难堪的是林梅还鼓励马俊海和徐文娟联系,并把徐文娟的大致情况说给了马俊海。
“好像这几年马俊海在广汇基地开两家商店赚了不少钱,说什么要重新买一套房子写在我的名下,他挣的钱都给我管理,补偿我的后半生,去……”平时很少爆粗口的徐文娟忍不住连爆粗口,张晓艺想象她此时的心情。
“我理解,如果他把打算说给我,我一定会问他:你给的东西,马文娟需要吗?”张晓艺尽力安抚徐文娟。
“还是你懂我!”马文娟的语气终于有了一丝轻快了。
断断续续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张晓艺不经意间告诉徐文娟:“明天我去看你,高兴吧!”
“你就吹牛吧,这么热的天气,你来干什么,小心把你热成狗。”徐文娟又开启了和张晓艺的文艺斗嘴模式,这是延续了快三十年的模式了。
“真的,刚才不是电话时断时续吗?我在班车上,刚出隧道,信号不好,这会可以了。”晓忆给徐文娟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么热的天来干什么?”徐文娟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问张晓艺来的目的。
“还不是给大丫头办点嫁妆!”张晓艺嘴里的大丫头是自己的女儿,而小丫头则是徐文娟的小女儿,彼此默契,习惯了。
“那好明天见,我请你吃烧烤!”这一阵徐文娟恢复了平静。
02
结束通话,张晓艺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1994年的冬天,休完产假从山区调回到城里的食品厂,老公还在山区工作,不得已张晓艺就把女儿送到婆婆那里,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婆婆家居住带女儿睡觉,中午在自己家里休息。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电视只有三个台,张晓艺打发业余时间的最好方式,单位的报刊、小叔子的军事方面的藏书,还有公爹订阅的《当代》、《十月》、《萌芽》等都成了张晓艺消遣的对象。
同样喜欢看书的徐文娟慢慢喝张晓艺成为了闺蜜,互相交换书籍,讨论故事情节,虽然她们的行为被同班组的吴大姐所不齿,这并不影响她们两个看书的热情。
后来张晓艺和徐文娟不满足于平时手头的阅读,周末下班后还去三公里以外的书店租书看,一周之内交换着看,这样每个星期两个人可以同时阅读两本小说。
共同的爱好,又都是远嫁,两个人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徐文娟来自湖北英山,小巧玲珑,皮肤白净,每每被张晓艺调侃:“不长个子,净长心眼了。”
张晓艺来自中原大地,追求爱而来,享受着爱的滋润,老公疼,公婆尊重,随心所欲享受着阅读的爱好,还被支持。
这个时候徐文娟的儿子已经3岁了,被刚刚退休的婆婆带着,公爹是场里管理员,老公还是食品厂的二把手,徐文娟的日子还算不错。
后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食品不占优势,食品厂效益渐渐没落,最后到了倒闭的边缘。职工们纷纷寻求新的出路,徐文娟和张晓艺们也不例外。
徐文娟和马俊海在公婆的经济、还有人脉的支持下,到市里的建材市场开了一家建材店,专门买涂料和油漆还有一些配件;而张晓艺则和老公去了基层单位,老公依然做技术工作,张晓艺则做农业承包。两家人为了生活各自忙碌着。
03
马俊海头脑充盈,刚到市里的时候,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生意当中,先购买了一辆面包车,选择租房住。
那时候房地产刚刚兴起,自然带动了建材市场的生意,有时候徐文娟的店铺一天都可以卖一车货,自然赚得满钵满盆。夫妻两个很快就购买了一套六楼的小三居,后来又购买了一辆代步车,日子越发红火起来。
徐文娟在马俊海的鼓励下,考了驾照,一旦生意上有应酬,徐文娟就是酒桌上的代驾。
当时西部的政策允许生二胎,只要两胎间隔够5年,生二胎还有一部分生育奖励呢。
生意兴隆,家庭稳定,在公婆的催促下,徐文娟夫妇顺利要了二胎是个女孩,一家人特别开心,两个孩子凑成好字。
自从女儿出生后,徐文娟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家庭里,也只是中午徐文娟到店里看着,让马俊海回家休息一个中午。
偶尔马文娟还会带着女儿到山北玩玩,有一次到张晓艺那里小主两天,看到张晓艺忙忙碌碌,赶快找个理由离开了。
也许,多半有钱男人都有个通病,马俊海也不例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和一个小寡妇好上了,自然就开始暗度陈仓,资金外流严重,等徐文娟发现真相的时候,建材店早就是一个空壳了。
以徐文娟的性格绝对不能容忍男人背叛自己,第一时间带着证据向马俊海提出离婚:因为马俊海是过错方,自愿选择净身出户,把店铺、车和房子留给了徐文娟和女儿,自己带着儿子走了——公婆表示他们帮着带儿子,不要女儿。
表面看起来徐文娟拥有一个店面,但她真正接手的时候,店里早就是一个空壳了,还欠着10万元的货款,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一个女人独自经营建材店本来就有困难,进货、卸货、送货这些也难不倒徐文娟,最让她发愁的是刚刚上小学的女儿。以前自己接送女儿上学,现在独资经营店铺,显然没有这个条件了。
无奈之下,徐文娟下定决心卖掉原来的小三居住房,重新在市场附近购买了一套小两居,而且市场附近的房价高,差额部分只能选择贷款。
女儿转到新学校上学,不用接送,中午放学后自己到建材店找妈妈,母女两个在店里做点简单的饭菜,晚上也是如此。
几年的时间,徐文娟终于结清了货款,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女儿已经升到初中部了,而且女儿的目标还是本市的重点高中。这让徐文娟既欣慰又忐忑,欣慰的是女儿有较高的追求,忐忑的是高额的补课费让自己的经济压力很增加许多。
女儿看出了妈妈的担忧,连忙宽慰徐文娟:“老妈,你放心,我不用参加任何补习班,靠自己,我也会考上二中的。”
女儿的话仿佛一剂定心丸,让徐文娟欣慰不已。此后三年,徐文娟全力打拼生意,女儿奋力备考。
最后的结果:女儿如愿考上了心仪的高中,徐文娟还完了房贷。
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徐文娟的面前:她们家在市东北部,而重点高中却在市西郊,女儿上学要穿越大半个城市。
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孩子上学方便,父母上班通勤跑;也有两家合租一套房子,父母轮岗照顾孩子的。
可是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人力角度,徐文娟家都不具备租房的额条件。无奈之下,徐文娟只能选择早晨开车送女儿到学校,中午女儿在食堂解决午饭,晚上坐公交车回家。
女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米饭焖在锅里,再去写作业,等待妈妈下班回家炒菜开饭。每天周而复始,忙完一天徐文娟浑身骨架快要散了一样。
这期间即便张晓艺到市里办事,也只是到店里看望徐文娟,一般不会到家里去,担心打乱她的生活秩序,不过每星期都会主动给徐文娟一个问候电话。每当徐文娟情绪绷不住的时候,张晓艺当一个好听众就好。
04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特殊原因那一年的高考推辞一个月,自然新生报到也推辞到了9月15号。
徐文娟的女儿被湖南一所二本录取,还好,这边有4个同学一起前行互相有个伴,徐文娟不用关店门去送女儿,心里虽然有点遗憾,却也无可奈何。
女儿离开家庭外出上学,徐文娟不用在接送,可是一个问题又摆在了徐文娟的面前:大学开销比高中大多了!
除了学费和每年四次的车费,每月生活费一点都不能耽误,还有自己的社保缴费,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三年持续戴口罩,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徐文娟的建材店也不例外,能营业的日子里,徐文娟不敢放弃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即便要下班了,只要客户一个电话打过来,徐文娟就在店里守着,帮客户装货,甚至开车去送货。
今年开春,经济慢慢复苏,市场里又见到了热闹的景象,但是徐文娟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毕竟已经55岁了,为了女儿,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咬牙坚持着生意。
而马俊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拿着家里能拿走的现金很快在郊区建了一个奶牛场,可是新欢才不愿意和他一起打拼呢,人家可是奔着享受而来的。
不离婚也不回家,还给马俊海甩过来一顶又一顶绿帽子,这让马俊辉无奈又无语,最后花钱做了了断。
奶牛业市场相对饱和以后,马俊海转掉奶牛场又和人合伙承包了温鹏种植草莓采摘生意,也赚了不少钱。
这个时候一个人显得孤单了,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内地来的女人,老实、本分、持家,只是女人还有一个没有成家的儿子。马俊海这里就像一个取款机,最后马俊海怕了,也是拿钱了断的。
后来广汇公司入住边境农场,看到商机,马文海在那里投资了两个超市,凭借着聪颖的脑壳,生意兴隆,自然口袋越来越丰盈了。
兜兜转转马俊海还是觉得徐文娟最靠谱,这不,拿丰厚的经济做后盾给徐文娟当诱饵了:“我在你名下买一套房子,存款也交给你打理,咱们相互陪伴着走下去。”
“你都几十岁了,还这么幼稚?咱们还有可能吗?”徐文娟尽量给马俊海一点脸面,在电话里没有翻脸。
一计不成,马俊海又打气了亲情牌:“你看咱们还有个儿子呢,女儿快要大学毕业……”
“打住,你们一家带走儿子不让我相间,儿子和我还有亲情吗?再说,你抛下我们母女决绝离开那一刻,我就告诉女儿,你的爸爸死了,以后我们母女相依为命。”说完这些,徐文娟果断拉黑了马俊海的联系方式。
05
张晓艺第二天早早就到市场上,加工了四床棉被,邮政部门无缝对接邮到了该去的地方。
紧接着又到商场婚庆店采购一些必须用品,再到喜婆婆喜妈妈专卖店购买旗袍、鞋袜等服侍。采购完毕,把这些东西送到了它们该去的地方,叫个出租直接去市场看望徐文娟。
总总原因,3年没有和徐文娟见过面了,平时都是电话联系,没有开过视频,也许都在为对方考虑,谁知道各自忙碌的状态什么样子呢?
到达店门口的那一刻,张晓艺看到的是正在卸货的徐文娟:送货师傅从车上往下拿,徐文娟在地面上摆货,汗珠不停地顺着徐文娟的脸颊往下流。徐文娟朝张晓艺点点头,然后就开始和师傅对接数字了。
那一刻,张晓艺的心猛地一抖:这就是老闺蜜的日常?
送货师傅走后,徐文娟才有机会和张晓艺调侃:“这家伙,你终于也胖了,这下我心里平衡了,凭什么让我一个人胖?”
“我不得紧跟你的步伐,要不然你一个人长肉,我不是不平衡吗?”张晓艺尽可能轻松的口气。
把货物往店里摆放,不用说,张晓艺和徐文娟配合十分默契:12公斤一桶的油漆,徐文娟左右手各提一桶,张晓艺同样的方式紧随着。
两个人闲聊着根本没有耽误手底下干活,分两次把一吨多的油漆桶摆放完毕,徐文娟建议:“咱们撸串去!”
“饶了我吧,她大姐,这么热的天,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好不好?”张晓艺告饶。
“好好,听你的。”然后两个人一起去了附近的一家菜馆。
落座后,徐文娟提议:“你这家伙现在不能喝白酒,要不每人一瓶啤酒?”
“给我一瓶饮料就好了,啤酒我也搞不动 了,是不是特没有出息了?”张晓艺忍不住自嘲,想当年她也是半斤不到,自从退休后远离交际,远离白酒、啤酒,白开水最好。
几个小菜陆续上来,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起了马俊海,徐文娟还是意难平:“他想多了,我这里不收垃圾,他现在在我心里就是垃圾。”
“具体打算呢?”张晓艺岔开了话题,不想因为马俊海影响她和徐文娟的情绪。
“小丫头大三暑假没有回来,准备考研。我10月份准备把店盘出去,小丫头考上研这些钱够她再读几年书,要是就业,盘店的钱给她当嫁妆。”徐文娟考虑周全,张晓艺安心了。
“盘了店,还准备干嘛?”张晓艺想听听她的打算。
“先休息几个月,睡觉自然醒。明年开春和弟妹一起到伊犁住一段时间散心,侄子考上了那边的公务员,弟妹那边的农场有房子,结伴前行,到时候你去不去?”
“我可能去不了,这边手上还有事。”张晓艺的老公也享受了提前退休,要出门也得结伴,况且女儿也建议她结婚后让张晓艺夫妇过去小住呢。
两个人边吃边聊,差不多的时候,张晓艺说出了藏在内心已久的想法:“也不能说你这辈子和马俊海没有交集,有那么一天,他需要照顾的时候,为了不拖累儿子,你也会出手的。”
“那是,不能让儿子压力太大。”徐文娟处处给儿子考虑。
“至少目前你不会接受他,他要是把话说给我,我不会感动,只会问他:你愿意给,徐文娟需要不需要?”
“需要?我不捡垃圾,他现在在我眼里就是垃圾。当初的他抛弃我们母女而去,现在的我们他高攀不起!”徐文娟的悲壮,惹出了张晓艺的眼泪。
走出饭馆那一刻,徐文娟有点激动:“咱们三年没有见面,彼此都老了许多,真的是岁月不饶人!”
“孩子们都那么大了,咱们不老成妖精,不过咱们心态不能老!”张晓艺幽幽说道。
也是呀!张晓艺和徐文娟相处快30年了,30年中发生了很多变数,没有把这两个外嫁女人打倒,而且友谊长存,难得难得!
一抹夕阳照在并肩行走的两个人身上,两个人面部平静,步履稳健,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