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学会了很多道理,这个“学”不是别人告诉我这个道理是怎么回事,而是通过我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认同了这些在许多人看来“形而上”、“唱高调”的道理。而这些道理的落地,才能真正让我成为一个更完备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观念改变: 从“诶,我天生就是一个什么都做不成的人”到“原来,我也可以做成很多事“
我是一个自卑的人,这点我必须承认。尽管在别人看来,“你上过一个985/211的大学,现在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吃穿不愁,已经很好了,你有什么可自卑的?”但是我知道,这些并不是我想要的,或者说,这些远远没有达到我想要的,因为如果你问我“你做成过什么事?” 我哑口无言,因为我真的没做成过什么事,我只是,一直活这个社会规定的路线里,通过还不错的大脑记忆力争取获得着不高不低的成绩。我想我并非生下来就是自卑的,因为人的大脑观念都是后天习得的,遗憾的是,我的学习经历,我的家庭环境,我的总结暗示,我告诉我自己的是这么个悲惨事实。
我是个爱比较的人,但我也是个胆小,懒惰的人。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我都是那个让爸妈不省心的人,因为他们觉得我心理太脆弱,怕说什么话刺激我。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学习上,甚至是同学关系上,我总是觉的自己天生,或者就是应该是那个佼佼者,学习成绩就应该是好,同学们就应该是喜欢我,而我一直也活在这种"白日梦”中,但现实总是打我的脸,我曾经鼓起勇气问过我高一班主任一句话“老师,初中老师都说我很聪明,可是高中我怎么成绩就不好了,我到底是聪明还是笨?” 而老师给我的回复是“你太幼稚。” 之后转身就走了。 嗯,幼稚,谁能再给我解释下幼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没有素质特别特别高的父母,我没有读过除课本以外的书籍,我没有发达的互联网世界让我一探究竟。这个幼稚在我的心里慢慢转化为我天生就是个笨蛋,我不配,我做不到。两个声音在我心里出现了:一个是“我就应该厉害”,一个是“我很幼稚。” 整日受这两个声音的折磨,没法消化,我陷入了不稳定的情绪里,有时悲观,有时乐观,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像被一个大恶魔操控中,完全不由我控制。我一度认为这世界,这生活,这人就是这样的,完完全全不由自己操控。现在回想,我那时是个胆小的人,我没有对自己下的结论提出质疑。我是个懒惰的人,我没有去咨询更多的人,没有去多渠道的一探究竟。
这种观念时不时的就跑出来坑害我,我说要坚持锻炼,跳了几天绳,跑了几天步,额,好难好痛苦,我就是做不到,放弃。我说要去参加合唱团,唱了几天,发现同学们都唱的比我好,嗯,我可能天生就听不出音准来吧,放弃。我说要去参加学校的辩论赛,诶,导辩为什么不选我做代表参加比赛,恩,就是他对我有偏见,放弃。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还真是“幼稚”。而这个“想想”和“这个还真是‘幼稚’”的行为和结论,着实让我探索了好久,直到遇到了船长教的“终极三问”,我才抽丝剥茧般的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想想” : what 定位我存在什么问题?why Since what: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For what: 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how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with what 工具、by what 方法、in what 条件)
对比下之前的想法和现在回想相同问题的思想路径:
之前的想法: 我成绩不好,是不是我不聪明,但初中老师说我聪明啊,怎么回事,我到底聪不聪明,结论:现在的成绩证明,我就是一个不聪明的人。
而现在分析路径:what:定位问题 我成绩不好,我到底聪不聪明?why: 成绩不好的原因在那里?我想要好到什么程度?how: in what 我当时在什么样的环境中,with what 我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有什么, by what 我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坚持。
而把这些每一个点都搞清楚,答案就出来了,而也印证了我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直接”、“自我意识过强”和“喜欢主观想象”。而这些词定义了“幼稚”——本指还未系统接受教育的小朋友,思想天真无邪,简单不复杂,说话总是很直接, 自我意识 较强。后引申为成人思想不成熟,见识不够开阔,看问题难以洞悉实质,心智未开,总是喜欢 主观 想象。
如果回到当年,如果我还想参加合唱团的话,我也可能不会那样轻易放弃,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提升,该如何提升:what: 跟不上其他团友,容易走音。why: since what: 基础薄弱,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其他的团友基础比较好,并且入团训练的时间也比我长。 for what: 跟上合唱团节奏,不走音。how: 1. 寻求老师的指导 2.设定阶段性目标 3. 练习 4.降低心理预期,做好心理准备,只要老师不说开我,就不自我放弃 5.坚定信心,按照正确的方式加快练习,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好。
这个思考路径,和“ 我就是天生听不出准音吧”是有十万八千里的差别,而或许这个才能让我走出思想的沼泽,而开始行动,去得到想要的结果。
二、方法实践:无实践,方法论永远不能带你加速。
现在回想,18年整个一年,孤阅的教材,我也只“读”完了,西简、西艺5章,说理之艺6章,亲密关系。就这么点,现在想想都有点惭愧,如果能再多读完几本该要多好,至少把说理之艺读完,把社会心理学业读完嘛,那就美哉哉了。
但是想想,一开是读这些书的时候是真的难,18燎原报名后,信心满满的我开始看录屏,从“四课联播”到“政哲导论”在到“十九世界欧洲艺术”,我学到了很多的思考模型,见识了很多次船长们拿这些利剑去分析复杂问题,也跟着思路进行了一些思考。 可是,脱离了录屏,我无法自己拿这些工具去分析我所遇到的问题。当时我知道自己需要练兵场了,我想起了船长们讲的而我从未翻开过的书本,我下定决心要死磕下一本,我看了很多遍艾力亚尔和董金筠,两位前辈如何拿下西简的,打了很多针鸡血,开始上路。
录屏里船长教给我们学术阅读方法,指出过的我们的一些不高效的观念,这时也都回到我的脑子里。 现在总结了下,我用的最好用的几条就是: 1、火速推进,遇到生词就查,绝不标注。2、尽自己的努力每读完一段就反问自己这段读了什么。3、心理建设:单词忘记就再查,船长说了靠量; 这段没读懂现在绝不不重读,后面继续努力实践船长交的方法论,战神说了,不能再前面就倒下,学后面的内容也的时候会加深对前面的理解。
吭哧吭哧,实在基础比较差,不认识的词太多,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西简上面,终于2个月我搞定了西简,那一刻莫名的就觉得再也不怕英文阅读了。 (读的过程中,听到李思怡同学的分享,她2个月读完了西简西艺,内心受挫,还去找小雅求了下安慰)
我跨过了“怕”这一步,可我还需要更多的训练来内化船长教的方法论,我还需要更多的训练来提升我的速度,我开始啃其他书了,而且确实越来越快了。我仍旧记得真的是在读“亲密关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在脑子里自动画过逻辑图,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在本子上了。或许也是因为这本书相比较其他书来说更简单吧,但是那一刻我体会到了阅读快感,也是我以后都想达到的境界:边看书,自动补脑图。
在这个读书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一点“学习方法论无法带我加速,但实践方法论却能带我体会飞起来的感觉。”
三、方法落地:我终于体会到“方法”和“行动”这两个词的含义与价值。(用方法去解决更多方面的问题)
往事难追,过去的我再也改变不了,但它一直梗在那里,只有想清楚了,才能释怀, 而且更大的好处是,你成长了,你不那么幼稚了,你会往前走,你动脑子知道自己缺少了哪里,知道了该如何分析一些事情,知道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来无限接近你想要的。
而这个思考模型也融入了我现在的工作与生活;
工作中,去客户处调研需求,不再是想到哪里问哪里,而是利用思考模型,先了解客户是否已经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一种已经目标明确,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想要建成什么样子,当前建设条件如何,我方能提供什么样的能力帮助达到目标。 一种目标不明确只有模糊的想法,我们可以一起梳理构想:现在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当前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政策背景如何? 整合我们技术和资源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带来的价值有哪些?我们相比其他厂家的优势在那里?等等...将方法论运用到工作中,解决一些问题,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思考全面,提升效率和质量。
生活中,我和妹妹与父母异地生活,作为姐姐总是希望妹妹能够完全听我的话,因为我认为我是完全为她好,过度的担心与叮嘱让我与妹妹之间越来越疏远,她像防备父母一样的小心翼翼待我,而我这颗敏感脆弱的心觉得异常的难过。我想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定是出了问题,但是我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我知道我想要和她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亲密无间。也是从战神亲密关系课堂上,书本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父母和我们的交流方式,我与妹妹之间的交流方式,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我慢慢变成我父母的发言人,越来越像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她“好”,而没有从“她“的角度去考虑她需要什么? 再一次,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是个成年人,而我作为姐姐,能做的或许更需要做的是“鼓励”、“安慰”和“支持”,而不是“掌控”。观念指导行为,我忍住自己不再过分询问她的工作情况,朋友关系,把她当成独立的个体,慢慢的,她开始信任我,知道我不会过渡干预和指责,她开始主动询问我一些工作上的建议,一起商讨着做决策。关系更融洽了,我也感觉更开心了。
后来我总结了一句话,当你觉得这种方式的达不到你想要的状态,请改正你的行为,尽管这种改正让你一开始很难受,但是如果是正确的,请把它放入脑子,融入血液,深入骨髓。
回想2018年在燎原的学习,我知道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些我能够用言语表达出来,而有些我还没有能力用言语来表达,但我更知道的是,我学到的还很少,在燎原这个宝藏资源里,我挖掘到的还不足10%,2019燎原学院,我希望自己明确更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快速更深刻的吸收知识、更远更高效的将学到的迁移到生活中方方面面。而且无论自己现在处在何种境地,绝不放弃自己,去找方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莫名的相信一句话" 方法总比问题多”。
未来的路还很长,可是未来能让我继续停在原地等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敢于知道,因为真理使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