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法国并没有迎来李安导演的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上映,我查了一下大概要到2017年一月底初才会在法国上映。估计很快在网上就可以看到这部评分并不太高的电影了。今天,很意外看了一部反映法国母女间相处的电影《⟪Maman a tort⟫》:
影片中一位法国14岁的小姑娘,突然发现他的母亲的另一面,与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之后小姑娘在母亲的保险公司实习,同时也发现了关于自己父亲的秘密。开启一段启蒙之旅,家庭的裂纹和原材料的责任承担,或许是告别童年的一种形式……
影片刚开始的一个场景,那家餐馆,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研究生毕业前的那个圣诞节,那是我即将毕业实习前找的一份周末的工作,影片中餐馆的名字叫:中国乐园
半个世纪前,华人在法国还不像现在这样数目庞大,中餐馆也没有今天这般遍地开花。那时候如果有一家中餐馆,真是一种精神象征。尤其是对中国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来说,中国人能在海外吃到中国菜,绝不只是饱腹或品尝美食这么简单,那浓浓的乡愁、打拼的辛酸以及人在异乡的孤独,都被这一道道家乡菜安慰。
1962年,来自北京的齐大妈,横跨整个欧亚大陆抵达法国,在巴黎5区开了家名为“中国乐园”的中餐厅。50多年来,这家餐厅见证了法国中餐的蓬勃兴旺和华人的移民变迁,接待过无数名流,也成为三代中法食客的美好回忆。
如今,这家店已传了三代,现在的老板是齐大妈的侄子齐先生和侄媳妇齐大姐,他们聊起这家店的历史和趣事也是滔滔不绝,完全展现了北京人天南海北都能侃的特点。据介绍,这店里格局50年来都没变过,这桌子椅子都经历了半个世纪。
既然是老字号,必然有自己的立店之本,齐大姐对“传统”的坚持,透露出一种绝无妥协的可能。店里最出名的招牌菜就是北京烤鸭(如图)和北京饺子。北京烤鸭需要提前两天预订,因为买来的整只大鸭子需要一天的时间风干,这样烤出来的鸭子才能皮儿脆,肉也能一咬就咬掉了。齐大姐说每年中国春节,店里都忙疯了,法国人也凑热闹,跟着中国人过春节抢着订鸭子,图个喜庆。至于北京饺子,都是现包现卖而且是售完即止,从自己擀皮儿到自己和馅儿,全手工的正宗水饺吸引了不少客人,不过店里只有星期四、星期日两天有。齐大姐解释,店刚开的那个年代,法国小孩儿还是星期四不上学,所以全家人都这一天来吃饺子,虽然现在改成了星期三休息,但这个习惯还是一直保持至今。
除了这两样特色菜,店里还有回锅肉,老北京炸酱面、干炒虾、红烧狮子头等经典老菜,制作方法也是按照传统一丝不苟完成,“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客人一吃就说就是这个味儿!”齐大姐兴奋地说。好多顾客几十年来就奔着自己最爱的老菜没有变过。
对齐大姐来说,中国乐园代表着一种坚持,在新店辈出,全民求快的环境下,坚持把中国老菜传下去:“传统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是靠日积月累对食物和文化的理解。”
的确,作为老字号中餐厅的中国乐园,卖的不仅是传统的手艺,也是几代人的中国情结。
(摘自法国《食尚亚洲》杂志)
以上,我全文转发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25日 第 10 版)的这篇题为:《⟪法国老中餐馆⎜烤鸭和饺子彰显中国情怀》⟫的文章。
网址: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6-04/25/content_1673504.htm
关于这家餐馆我的体会:
这家店的地址因为与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同在一条街区,据说当年密特朗未当选总统前经常光顾这家餐馆,最喜欢的是春卷和酸辣汤。我个人当时在该餐馆打工时的理解是:密特朗应该是在访华前经常光顾,访华以后我觉得应该不会再去了吧。
关于饺子这事儿,我倒是觉得没有宣传报道的那么神奇,一普通的猪肉白菜水饺,用着法国最便宜的面粉,不是很贵的猪肉馅。拌饺子馅也不存在神马类似于天津狗不理包子那样的秘方,就是拼命往肉馅里加水以及多放香油,也不存在什么更多的饮食秘密。我觉得饮食这事儿不用搞得那么神乎其神的,也不是搞登月或是核爆,饮食行业应该不存在什么秘密可言。
当时我在这家餐馆周末打工,周六日全天上班,餐馆的客流几乎都是法国人,且是多年的熟客,店里的老服务员人称阿基,开头提到的那部电影的开头,有一位穿着红西服的胖子,就是阿基。是一位越南华侨,现已在法国定居。好多客人都是从小就在这家餐馆吃饭,有的一吃三、四十年,法国很多人,对中餐的观念都停留在洋葱牛、木耳鸡、铁板虾这样的老派菜系,好多人,也没有到过中国,从未品尝过地道的中国味道,我觉得还是相当遗憾的一件事。
老板、老板娘人都还不错,北京人,也挺和气。老板娘(韩明,1957年生于北京西城区,据说是下乡知青)经典口头禅:
- 我们这是做饭店的,跟别的餐馆不一样。其实,饭店应该是提供食宿的场所,每次老板娘跟我说的时候,我都心里暗自发笑,我并没有嘲笑她的意思,只是觉得好玩罢了。
- 你们现在的留学生做事,一点都不认真。上个菜,叭,往那儿一搁,人转身走了,你以为你在十三区打工呢?我们这是饭店,很正规的。我当时课业压力也不小,到了周五的晚上我除了要准备考试,还得处理好多作业。有时候,难免会有疲劳的时候。这点我倒没有给自己辩解,做事不论大小认真总是对的。
- 咱们这家饭店是有光荣历史的饭店,所以你们在我这里工作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可不能给咱们饭店抹黑,你也代表着咱们饭店的形象。我立马感觉我这是在人民大会堂里接待外宾,随时都代表着祖国,身后13亿中国人的形象都在我一个人肩上扛着呢。现在想来我都觉着这事儿,有点意思……
- 老板娘跟我们说她最喜欢汪峰,每天循环播放《北京北京》这首歌曲,我至今都怀疑她真心喜欢汪峰还是因为不会操作Ipad无法导入别的歌曲呢?!
前后在这家饭店工作了半年,之后我就开始工作了。这大概是我在法国打的最后一份餐馆的工作。这家餐馆倒是有很多著名的华人、华侨光顾该餐馆。在明年的体验式小说里我还会详细叙述半年来我在这家餐馆遇到的人和一些有趣的事儿,这里我就不展开来详细叙述了。我上网有搜索了一下,这家餐馆还上了央视四套,真让人唏嘘不已。
视频地址: http://www.mt-v.com/you/v7KO5SoFi5A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段视频,我觉得好多事情并不是很真实,估计这段视频背后应该有他们运作的成分,因为之前我在那里打工的时候看到有相关媒体的华人在他那里吃饭,此处我不展开。这篇我并没有黑这家店的意思,也没有刻意抹黑或故意夸大,都是我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用眼睛看,用心去体会,用胸去扩张,是我一直的人生信条。这段故事暂时叙述到这里,只是一部电影引发了我的一些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