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书目《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阅读页书:P243-P306
再次交代时代背景,孙坚当时死于乱石后,孙家大势已去。当时长子孙策投奔袁术手下。
那么孙策如何开始逆袭?可从文中分析一一到来。
1.孙策勇猛过人,是一代将才。孙策与太史慈大战而不败,说明他的战斗力是惊人的。
2.孙策投奔袁术后,袁术常说,如我有儿子如孙策一样,那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这样的赞美,也可以看出孙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3.孙策有雄心,而且有自己的远见和智慧。不甘屈于人后,在袁术那里虽然经常帮袁术打胜丈,但是袁术并不重视他,所以孙策想自己单干。但是他自己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当有朱治,吕范和他商议后,他有了更多的信心去做这件事情。
具体看案例:吕范曰:“只恐袁公路不肯借兵。”策曰:“吾有亡父留下传国玉玺,以为质当。”范曰:“公路款得此久矣!以此相质,必肯发兵。”三人计议已定。次日,策入见袁术,哭拜曰:“父仇不能报,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策敢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省亲。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术闻有玉玺,取而视之,大喜曰:“吾非要你玉玺,今且权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马五百匹。
由此可看出孙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并不在乎玉玺,玉玺只是一个物件而已,他能果断的舍弃来换士兵和马匹,真是一大智慧。
4.
孙策爱才,惜才,也懂得礼贤下士。这是那个时代王者的共性,都懂的爱才。最清楚的例当属周瑜要孙策去请二刘出山当谋士。
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策遂拜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纮为参谋正议校尉:商议攻击刘繇。
孙策派人请不动,变亲自去请。而且孙策在降服太史慈的时候,也是给予了太史慈充分的信任。所有将士都觉得太史慈会反水,但是孙策一人独相信太史慈不会出尔反尔。
慈曰:“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余众,以助明公。不识能相信否?”策起谢曰:“此诚策所愿也。今与公约:明日日中,望公来还。”慈应诺而去。诸终曰:“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策曰:“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众皆未信。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孙策大喜
05.
孙策心善,施仁政,知道百姓为重,这是那个时代很多为政者不具备的。
闻孙郎兵至,皆丧胆而走。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赍牛酒到寨劳军。策以金帛答之,欢声遍野。其刘繇旧军,愿从军者听从,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江南之民,无不仰颂。由是兵势大盛。
06.孙策勇猛无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场,但是也因为这样的气场,注定了一个悲剧的伏笔。
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怨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
孙策因为这一战,吼声如雷,被封为小霸王的美誉。
纵观罗贯中笔下的孙策,有勇有谋,礼贤下士,又懂的休养生息,安慰百姓,招贤纳士,按理来说,他的确是一个可以治国安邦的良才。但是你不得不从文中看出。
孙策,他有一致命缺点。--年少轻狂。
但是孙策他的确有狂妄的资本,因为他本人的实力太强大了。他只有二十多岁,但是拥有良好的声誉,强大的战斗力,屡战屡胜,他有很多的战斗伸直是敌方后院起火,为了来投奔他而不战而胜。所以说,这也片面的造成了孙策的部分自大心里。
比如在战刘繇的战斗中,
”策曰:“吾夜梦光武召我相见,当往祈之。”长史张昭曰:“不可。岭南乃刘繇寨,倘有伏兵,奈何?”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遂披挂绰枪上马,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出寨上岭,到庙焚香。下马参拜已毕,
明明在非常危险的地方战场,孙策只是因为一个梦,便要前往险境,还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态,这便是未尝败绩的孙策,所自带的傲气和狂妄。
所以说,三国,三国,最终谁主沉浮都没有定论,因为你都不知道结局如何,每一个人物性格都注定了他未来能走多远,我只是以一个旁观者姿态在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