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关平
三国时代,武人征战沙场、镇守四方,文人辅佐明主、出谋划策。根据自身的政治愿望、性格特点、所学专长、人生际遇,三国谋臣所走的道路和做出的贡献都不尽相同。
本文简要分析一下魏国谋士的代表荀彧、荀攸叔侄的政治愿望。
————
荀彧
荀彧,是汉朝最后一个忠臣?还是魏国第一个功臣?是非曲直、云雾缭绕,一时很难说得明白。
出身名门世家的荀彧自幼饱览群书,深晓忠君爱国之道,少时被名士何颙评为“王佐之才”,认为其能够匡扶汉室。本想追随明主拯救大汉江山,故而与毛玠建策曹操迎天子至许,奉主上以从民望。是“奉”而不是“挟”,希望曹操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事实证明,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后,实力与日俱增,不仅政治上名正言顺,而且招揽到很多人才。
我翻阅史书,发现曹操迎汉帝之后的几年内收的人才最多,如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董昭、贾诩、刘晔、蒋济、陈群、徐晃、张辽、张郃等。
荀彧在冀州时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这个“成大事”可以理解为无法像刘秀那样中兴汉室,也可以理解为无法像刘邦那样建立新的王朝。我认为,荀彧应该倾向于前者。袁绍政治上犯过很多错误,比如处置宦官时过于决绝,提议西凉军入京救主过于愚蠢,建议废立皇帝过于草率,所以荀彧和郭嘉一样眼光如炬,弃袁而投曹。
荀彧与曹操交谈之后,被曹操评为“吾之子房”,从此找到了可以完成理想之处,在曹操身边大展宏图。不论外讨群逆还是内安社稷,荀彧都尽最大力量帮助曹操,为其分析乱局,谋划战略方向,成为了曹操的腹心,长期负责留守大任。在曹操东征陶谦报父仇的时候,张邈、陈宫勾结吕布反曹,荀彧当时就全面负责兖州防务,凭借智勇保住了大本营,一直到官渡之战,荀彧还在许都为曹操做强力后盾。
荀彧任职最长的官职是尚书令,在他的斡旋之下,不仅能够很好地协调汉帝和曹操的关系,而且为朝廷大力推举人才,虽然这些人多数归为曹操所用,但同时也是国家的栋梁。
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杜畿等,或能定国,或能安邦,于谋于政,各司其职,在荀彧的精心编制下,展现了一片即将“中兴”的景象。
若是曹操不称公称王,而是继续恭迎献帝,为汉家辅臣,后世定载之为伊尹、吕尚,曹操旗下一帮文武也都可能成为“许都(邺城)二十八将”。但曹操并没这么做,他在有生之年晋封魏公、魏王,且雄心壮志不止于此,这就与荀彧最初的政治愿望相违。
一直以忠臣自诩的荀彧认为曹操会对自己言听计从,所以回绝了董昭、王朗的建议,苦口婆心地力劝曹操。曹操念及旧情,想到荀彧的恩德功勋,不忍与其冲突,但在曹操心中,荀彧已经完全与自己背道而驰了,而且越来越远。
荀彧碰巧在当年去世,死在征孙权的路上(荀彧之死成了史学疑案,此处不详谈),陈寿写他以“忧死”;罗贯中写荀攸也因反对曹操称王,最后忧郁而亡。
叔侄俩死如其名,都是忧郁而死(荀攸、荀彧),也算一桩巧合。
而在历史上,荀攸真的会和荀彧一样,极力劝阻曹操称王吗?且看下一环节。
————
荀攸
做为曹操帐下的重要谋臣,荀攸的政治思想和处世哲学与族叔荀彧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首先,荀攸较早地卷入了董卓之乱中,他早期和荀彧同在宫中为官,当董卓入京之后,荀攸和王允、何颙等人一样,对董贼心生厌恶,决定学博浪沙的张良,刺杀董贼以利天下,这时候,另一刺客何颙暗中成为袁绍集团的重要一员,荀攸和荀彧也都心向袁氏而厌恶董卓,不过叔侄俩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荀彧弃官求出,董卓应允,于是暂回家乡躲避;而荀攸辈小年长,人缘、地位都比荀彧要高,他与几位仁义之士合谋刺董,可惜事情败露,受了牢狱之苦。
当时荀攸说过一句话:“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肴、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
和荀彧最初的政治理想都是匡扶汉室,做齐桓、晋文,而非更朝换代的刘邦。荀攸似乎志向更为远大,从“据肴、函,辅王命”可以看出他兼有王佐(指辅佐皇帝)和割据思想。汉末文人多有称雄之心,刘表、刘焉、孔融、刘繇皆儒士出身,却都割据一方,与军阀逐鹿天下。
这些谋臣一直安于本心,政治理想难以动摇,不像孙坚父子、曹操,时过境迁,野心日盛,“保王修陵”变成了“向魏称王”,“征西将军曹侯”也成了“魏武帝”。
在董卓死后,逃过一劫的荀攸认为天下不可卒定,他不愿意再次卷入纷争之中,于是请求入蜀。若真如此,以后刘备定益州,荀攸估计会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不过荀攸的计划未能实现,荀彧以真言动之,又为曹操网罗了一位重要的军师。
曹操与荀攸交谈后,重复了五年前对荀彧说的话,称赞了荀攸的王佐才能,认为是仅次于荀彧的重要谋臣(当时郭嘉未加入)。荀攸也鼓舞干劲,决定跟随明主大干一番事业。
在其后的征伐岁月中,二荀就像江东二张一样,荀彧主内,荀攸主外,叔侄俩为曹操进献了很多珍贵的计策。在今人看到的正史野闻中,所载的谋士之语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时值乱世,大小事务均需群策群议,史书不可能把所有谋略全都记录下来。后来好友钟繇打算把荀攸的十二奇策整理出来,最终却未能完成,成了三国迷考究荀攸谋略思想的遗憾,也增加了荀攸之智的神秘感。
宋朝学者范浚将荀攸与陈平作比较:
“汉高祖以陈平为腹心,或计秘,世莫得闻。荀攸从魏武攻讨,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古之君臣,于机事慎密;如此其至,是以决策举亊,鲜不有成。今庙堂之上,沈机秘画,必如汉髙之与陈平,魏武之与荀攸;则何攻之不克?何战之不胜?何敌之不摧?何宼之不灭哉!”
这两人确实是很像的。
荀攸在外为谋主,在内依然能够管理政事、推举人才,像蜀国的法正。太祖称之为“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为首,公达其次”。
但荀攸为人处世风格与荀彧大有不同。
陈寿评价荀攸“深密有智防”,曹操更是说其“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智可及,愚不可及”。
曹操的评价是很有趣的。智可及,愚不可及?也就是说:学荀攸的聪明也许能够学会,学荀攸的愚笨恐怕就学不会了吧。
荀攸就是这样,关键时刻会挺身说话,而且只说关键话,其余时刻闷头不吭,若有所思,和郭嘉的言议英发完全相反。由于二人的性格与处事大相径庭,故而当荀攸和郭嘉的计策不谋而合时,曹操从内心深处定会觉得“此二公竟然意见相同,必为真理”。攻打吕布时,二人共献水灌下邳之策,结果曹操大善而用之。
荀攸自幼孤苦,性格较为深沉,十三岁时就以智商过人又处事低调为人所惊,再加上遭受过董卓的劫难,更养成了寡言少语、安分随时、人谓藏愚、自云守拙的道家思想。史书上并未记载荀攸劝阻曹操称王之事,也没说他忧郁而死,可能是罗贯中为了加深荀彧之死的悲剧感虚构出来的情节,因为荀攸和叔叔一样也死在征孙权的途中,所以罗贯中的推理想象也很细思极恐。
在荀攸的字典中,似乎从未犯过过错,曹操评价为:“与之相处二十载,竟无毫毛可非者”。虽然和荀彧一样心存汉室,但是不随意触碰曹操的高压线,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最终得到善终。
荀彧像处女座,荀攸像天蝎座。虽然从悲剧感和道义上,荀彧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更容易被后人感动,但荀攸深藏不露的处世之道不也是另一种人生的智慧吗?
2009.10.8初稿 2018/1/27修改